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
【基本信息】
[简要描述]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为负性单链RNA病毒。
·EHF-IgM的测定对诊断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有重要价值,而EHF-IgG的测定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其他名称]
anti-EHF
【测定方法及参考值范围】
ELISA法、免疫荧光法:阴性。
【结果及临床意义】
[阳性]
◇疾病因素
·流行性出血热
注释:(1)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2-3日,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IgM,10日达高峰。
(2)特异性IgG在病后2周出现,可持续多年。
【样本准备与采集】
[样本类型]
血液
[准备与采集]
采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进行测定。
【注意事项】
·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8型,我国所流行的主要是Ⅰ型和Ⅱ型,人体感染后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急性肾衰竭为主要特征。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是带病毒的宿主动物,其唾液、粪便等排泄物可污染食物、水源、空气等。
人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等方式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