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站的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实践站工作制度
一、总则
文明实践站是我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为加强文明实践站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

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思想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文明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3. 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特点,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群众特点的文明实践模式。

4.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文明实践站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确保文明实践站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工作内容
1. 开展理论宣讲。

组织党员干部、理论工作者、志愿者等,深入基层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宣讲活动,增强群众理论素养。

2. 开展文明风尚培育。

倡导文明礼仪、文明用语、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观念,养成文明习惯。

3. 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组织举办各类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

4.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志愿者开展扶贫帮困、环境保护、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传播正能量,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5.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道德信贷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传播道德理念。

6.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7.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实验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科学素质。

8.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活动,关注群众心理健康,提升群众心理素质。

四、工作制度
1. 定期开展活动。

文明实践站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季度、月度活动计划,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2. 明确活动主题。

文明实践站要围绕中心工作,突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3. 落实活动责任。

文明实践站要明确责任人,确保活动组织、实施、总结等环节有人抓、有人管。

4. 注重活动质量。

文明实践站要注重活动内容、形式、方法创新,提高活动吸引力、感染力,确保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5. 加强队伍建设。

文明实践站要注重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文明实践队伍,为文明实践站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6. 完善激励机制。

文明实践站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文明实践工作积极性。

7. 加强宣传引导。

文明实践站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文明实践站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8. 及时总结经验。

文明实践站要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文明实践站工作水平。

五、工作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文明办要加强对文明实践站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文明实践站工作落到实处。

2. 落实工作经费。

地方各级财政要保障文明实践站工作经费,确保文明实践站正常开展工作。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各级文明办要重视文明实践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明实践站工作条件。

4. 充实工作力量。

地方各级文明办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文明实践站工作队伍,提高文明实践站工作能力。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地方各级文明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