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期
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是30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A、10N、10N
B、20N、40N
C、200N、200N
D、700N、720N
参考答案:
BCD
2. 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线轴与门面垂直.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的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的最大夹角称作视场角.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n,圆柱长为l,底面半径为r,则视场角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3. 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表头改装成量程分别为5 V和10 V的电压表,串联后测量12 V的电压,则
A.两表的电压示数相同,均为6 V B.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相同
C.两表头的指针的偏角不相同 D.两表的电压示数不同
参考答案:
BD
4. 对阻值不变的灯泡L1、L2、L3,L1和L2上标有“220V,100W”,L3上标有“110V、100W”若三个灯不烧毁在图中路中消耗功率最大的接法是()
参考答案:
B
5. (多选)如右图所示,虚线是某电场的等势线及其电势的值,一带电粒子只在电
场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沿实线从A点飞到C点时恰好速度变为零,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C.该粒子一定带正电
D.粒子从A点到B点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大于从B到C点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A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振源A带动细绳上下振动可以产生简谐波,某时刻在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周期为0.4s,由图可知P点的起振方向是(选填“向上”或“向
下”);波从A经0.6s传播到绳上的P点,此时AP之间有个波峰.
参考答案:
向上两个波峰
波形最先产生的是波峰,所以震源先向上振动;周期是0.4s,波从A经0.6s传播
到绳上的P点,则AP之间有个波形,而波形最先产生的是波峰,所以AP之间有两个波峰。
7. 有10只相同的蓄电池,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2.0V,内阻为0.04Ω。
把这些蓄电池接成串联电池组,外接电阻为3.6Ω,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A,每个电池两端的电压为 V。
参考答案:
5,1.8
8.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按左图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当闭合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然后按右图所示将电流表与副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原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电键S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1)S闭合后,将螺线管
A(原线圈)插入螺线管B(副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如何偏转?(2)线圈A放在B中不动时,指针如何偏转?(3)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将如何偏转?(4)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指针将如何偏转?(把结果分别填在以下横线上,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1)(2)(3)(4)
参考答案:
向右,不偏转,向右,向左
9. 下图中各摆中线的长度L都已知,摆球视为带正电的质点,且均作小角摆动。
且q,m,E,B均已知, 则它们的周期
T a=_____ ___ T b=_____ _
参考答案:
T a= T b=
10. 一个原来不带电的半径为r的空心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该点电荷距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金属球上出现了电荷,这些感应电荷在球心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填“左”“右”)若用导线的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左侧,另一端接触金属球的右侧,侧导线____________(填“能”“不能”)将金属球两侧的感应电荷中和。
参考答案:
左不能
11. 一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g=50μA,表头电阻Rg=1kΩ,若改装成量程为Im=10mA的电流表,应并联(填“串联”或“并联”)的电阻阻值为5
Ω.若将此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Um=15V的电压表,应再串联(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 2.99×105Ω的电阻.
参考答案:
解:把电流表改装成10m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分流电阻,
并联电阻阻值:R==≈5Ω;
把电流表改装成15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分压电阻,
串联电阻阻值:R′=﹣R g=﹣1000=2.99×105Ω;
故答案为:并联;5;串联;2.99×105.
本题考查了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改装,知道电表改装原理、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
将A和B固定起来,二者间距离为R,二者间作用力为,然后让A 球和B球接触,再放回原来位置,此时作用力与原来二者间作用力的比值是(其中Q为正数)
参考答案:
9KQ2/R2 、16:9
13. 已知钠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波长为λ0=5×10-7m ,普朗克常量h=6.63×10-
34J·s ;现用波长为λ=4×10-7m 的光照射用金属钠作阴极的光电管,求: (1)钠的逸出功Wo= ▲ J (2)为使光电管中的光电流为零, 在光电管上所加反向电压U至少为
(写出表达式)▲(用h、U、电子电量e、真空光速c、λ0、λ等字母来表示)
参考答案:
3.978×10-19 或4×10-19 (4分) U=hc/e(1/λ-1/λ0)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然后,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b)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试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
为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1)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滑块1;(2)0.620;0.618;(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
【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分析】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本实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设置滑块在气垫导轨上碰撞,用打点计时器纸带的数据测量碰前和碰后的速度,计算前后的动量,多次重复,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解答】解:(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所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放开滑块1;
(2)放开滑块1后,滑块1做匀速运动,跟滑块2发生碰撞后跟2一起做匀速运动,根据纸带的数据得:
碰撞前滑块1的动量为:P1=m1v1=0.310×=0.620kg?m/s,滑块2的动量为零,所以碰撞前的总动量为0.620kg?m/s
碰撞后滑块1、2速度相等,所以碰撞后总动量为:P2=(m1+m2)v2=(0.310+0.205)
×=0.618kg?m/s
(3)结果不完全相等是因为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滑块1;(2)0.620;0.618;(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
15. 用接在50 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 1两点间距离x1=30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2=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 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若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其加速度大小为 m/s2。
参考答案:
0.1s 0.3m/s 0.6m/s2
试题分析:,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
在2与3两点间平均速度为,速度在增加,做加速运动
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电源的内阻,电阻两个定值电阻
,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两极板的间距,开关S断开时,有一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的初速度射入C的电场中,微粒恰能落到下板的正中央,已知该微粒的质量为,g取,试求:
(1)开关断开时两极板间的电压(2)微粒所带电荷的电性和电荷量q
参考答案:
(1)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两端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流
电容器的极板电压
(2)粒子进入匀强电场中受到重力和电场力作用,做抛体运动,则有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
电场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故微粒一定带负电。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
17. 如图所示,两带电平行板A、B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E=4.0×102V/m,两板相距d=0.16m,板长L=0.30m。
一带电量q=1.0×10-16C、质量m=1.0×10-22㎏的粒子沿平行于板方向从两板的正中间射入电场后向着B板偏转,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求:
(1)要使粒子能飞出电场,粒子飞入电场时的速度v0至少为多大;
(2)粒子飞出电场时速度偏转角的正切值.
参考答案:
解:(1)由类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
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
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2分)
且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知:(2分)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1分)
(2)经分析可知:
(2分),(2分)
得:(1分)
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 轴射出磁场,如图9所示。
不计粒子重力,求:
(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参考答案:
(1)设粒子过N点时的速度为v,有=cosθ①
v=2v0②
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有
qUMN=mv2-mv③
UMN=④(6分)
(2)粒子在磁场中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O′N,有qvB=⑤
r=⑥(6分)
(3)由几何关系得ON=rsinθ⑦
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有ON=v0t1⑧t1=⑨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⑩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2,有t2= T?
t2=?
t=t1+t2
t=?(6分)
答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