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
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产科分娩的78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39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鸟巢护理。
比
较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状况、体温保持状况、睡眠时间、
脱离保温箱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新生
儿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保证其体温的稳定性,促进其体重的增长,延长其睡眠
时间,缩短保温箱的运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新生儿;鸟巢式护理;效果
新生儿时期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新生儿的抵抗力较弱,很容出现病变[1]。
同时,由于其缺乏基本的自主进食能力,在患病后用药难度也相对较大,治疗难度提升,疾
病后果严重化。
多数新生儿在患病后,都会相较于其他年龄层次的幼儿更严重,甚至死亡[2]。
因此,对于新生儿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从而保证其健康发育。
传统的护理方案无法
改善新生儿的身体质量,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3]。
因此,近年来不建议使用。
在我院妇产科
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必须要保证其处于良好地环境之中,且尽可能提
高其免疫力。
鸟巢式护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模拟其在母体的环境,来提升新生儿的适应性,促
进其发育。
在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让其过度到现阶段的环境之中,从而更好地保证新生儿健康。
笔者选取我院的适用状况,对其进行探讨。
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产科分娩的78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
对照组中,包含男23例,女16例,胎龄32~40周,平均胎龄(34.21±3.28)周,体重1200~3600g,平均体重(2154.21±23.87)g;观察组中,包含男21例,女18例,胎龄32~42周,平均胎龄(34.87±3.87)周,体重1200~3500g,平均
体重(2163.11±23.87)g。
纳入标准:(1)无宫内感染现象,且分娩时无不良反应。
(2)
本次研究经过新生儿家属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3)新生儿本身无先天性疾病。
将两组新
生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进入保温箱之前,对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处理。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给予鸟巢式护理。
即将棉布制成椭圆形,在形状、大小、硬度上必须要适中。
同时,其棉布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在33℃左右。
在放入保温
箱以后,需要适当对新生儿的状况进行调整,使得棉布能够紧贴新生儿。
同时,还需要对保
温箱的光照和温度进行调节,尽量模仿子宫的状态,使得新生儿能够有回到母体的感觉。
光
线必须要尽量避免注射新生儿的眼睛,避免灼伤。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消毒,使得
新生儿机体保持干净整洁,在喂养后,也需要保证其口腔内无异物,使得呼吸道畅通。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状况、体温保持状况、睡眠时间、脱离保温箱的时间并且加以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状况、体温保持状况、睡眠时间、脱离保温箱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观察组的39例患儿均无体温变化过大的现象,而对照组的39例患儿有7例出现体温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
详见下表。
3讨论
新生儿的机体状况相对于正常人较弱,尤其是抵抗力。
因此,新生儿很容易被细菌侵袭,从而诱发疾病[4]。
其在分娩后,从子宫过度到新的环境,从而使得其自身存在诸多的不适应,这就会给新生儿带来较大的挑战。
临床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必须要对其进行护理干预。
在以往对这类新生儿的护理,多使用常规护理。
该种护理方案虽然能够全面的照顾新生儿的机体感受,却忽略了新生儿的适应性。
而新生儿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尤其是在刚刚脱离母体,身体各项功能发育还不够完整,且缺乏适应能力。
新生儿的体温波动最大,很容易使得机体热量流失,从而使得机体其他指标受到影响。
鸟巢式的保护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加良好的保护环境,让新生儿有回归母体的感觉,降低了对周围事物的排斥感,适应力提升[5]。
在这种状况下,其机体发育也能够更加快速。
同时,注意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操作的专业性,动作要轻柔,不可对新生儿造成其他损伤。
注重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尤其是有呼吸暂停、皮肤溃烂等现象的新生儿,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相较于对照组更快的脱离保温箱,同时,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更为快速,在体温保持上也存在较大的优势,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因此,可以认定观察组护理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保证其体温的稳定性,促进其体重的增长,延长其睡眠时间,缩短保温箱的运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魏国华,方闪闪.探究鸟巢式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2):143+145.
[2]李韵.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4):133-134.
[3]姜倩.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142+144.
[4]肖国连,潘冬梅,尹沁蕾.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69.
[5]王自兰.鸟巢式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3):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