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20年4月8日我国一些地区观察到了“超级粉红月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到“粉红月亮”是因为月球的大气层反射粉色的光B.月球表面的暗区是平原和盆地C.“超级月亮”大是由于当天月球体积变大了D.当天绍兴柯桥地区昼夜等长
2.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次数质量m/kg重力G/N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
10.10.989.8
20.2 1.969.8
30.3 2.949.8
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也可以完成本实验
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上表),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小明处理数据时,给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如图),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3.如图,只有B物体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

如果用水平力F将物体A 和B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

则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
A.左、右都受向上的摩擦力
B.左侧受向上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下的摩擦力
C.左、右都受向下的摩擦力
D.左侧受向下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上的摩擦力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在新型飞机研制中,为了研究飞机在空中高速飞行时受空气的作用力的规律,科学家们不是将飞机拖拽着在空气中高速飞行,而是将飞机静置于“风洞”中,再用鼓风机向飞机高速鼓风,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如图所示,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6.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发育迅速。

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分析,下列要求不合理的是()
A.尽量不与异性交往
B.端正坐姿与看书姿态
C.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
D.按时作息,参加体育活动
7.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后,“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进行科学考察,登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大步。

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下列哪件事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A.水装在漏斗中,漏斗下端会滴水不漏
B.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C.轻易地举起500千克的重物
D.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推力
8.下列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实验时,我们增大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会增大B.图2实验时,我们压实大米是为了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从而顺利提起杯子
C.图3实验时,我们抽去玻璃罩内空气后,影响了电铃的振动,从而听不见声音了D.图4实验时,我们通过改变材料改变了小车在水平面的动力大小,从而运动距离变化了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换上焦距小的凸透镜,蜡烛不动,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10.小科最近在网上进行了虚拟种植活动,他发现一棵果树要结出果实需要经历的过程是()
①萌发形成花粉管②花粉传到雌蕊柱头
③精子和卵细胞结合④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11.下列有关蝗虫和家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害虫
B.两者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两者都有蛹期
D.两者的一生都只有个体大小的差异
12.新冠肺炎爆发期间,我们要关注自己的体温是否正常。

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科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A.触觉感受器B.热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冷觉感受器1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小柯做了如下实验。

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由以上实验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每次实验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开始下滑
14.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孔,已用橡皮膜密封(如图所示)在隔板两侧各注入适量液体,下图符合实际的是()
A.B.C.D.
15.铅球被推出到落地,并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在丁处。

此过程中如图所示甲、乙、丙、丁4个位置,其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甲B.乙C.丙D.丁
16.小刚同学把两个50克的钩码挂到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其重力(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需把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调零
B.称量时弹簧需在竖直方向静止时才可读数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千克
D.弹簧测力计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伸长跟拉力均成正比
17.小明和小张运用所学知识对足球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球门为参照物,射向球门的球是运动的
②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作用
③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
⑤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⑤18.表中选项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选项甲乙丙丁
A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真菌酵母菌蘑菇大肠杆菌
C力压力重力摩擦力
D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试管婴儿
A.A B.B C.C D.D
19.骆驼的体重较大,但能在沙漠中行走自如。

下面改变压强的方法和骆驼相同的是()
A.铁轨需要铺在枕木上面B.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
C.细线能够轻易切割皮蛋D.图钉的钉尖做的很细
20.学习科学要理清概念间关系,下列概念关系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选项X Y Z
A宇宙太阳系地月系
B光的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
C营养繁殖嫁接种子繁殖
D太阳黑子耀斑日冕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21.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22.结合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坐在教室里各处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迹,是因为照射在黑板上的光发生了_____的缘故。

(2)坐在后座的小明从汽车内后视镜看见正在驾驶汽车的爸爸的眼睛,此时爸爸通过车内后视镜也一定能看见小明,因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____的。

2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请回答:
(1)粽子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糯米所含的淀粉主要来自糯稻种子中的_____(填结构名称)。

(2)龙舟赛中,队员奋力划桨,队员看到终点红线的过程:红线反射来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落到眼睛的_____上,刺激感光细胞产生信息,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4.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小车甲做_____运动。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运动。

25.如图为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轨道列车载人试飞的场景,该轨道列车由两节完全相同的车厢组成(每节车厢相关信息见下表),两节车厢整体悬挂在一根箱型轨道梁上。

空中轨道列车具有占地少、不影响地面既有道路交通的优点,而且基本做到无声息运行,距离车体6.5米处噪音测量为65dB。

(1)人体接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的_____中,65dB描述声音的是声音三个特性中的_____。

(2)若以人均质量60kg计算,该空中轨道列车满载时,车轮对轨道的压强为多大?_____(g=10N/kg)
26.起重机吊着4吨的货物,当货物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牛,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牛;当货物匀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_(填“不等于”或“等于”,下同)它的重力;当货物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拉力________它的重力。

27.如图是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开启的一辆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出行坚持绿色低碳共享出行的服务理念。

(1)手机扫描成功后,会发出“滴”的提示音。

人接收到这一声音刺激后在________处形成听觉。

(2)共享单车的哪个结构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的:________。

(写出一点)
28.“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每年4月份的农田里可以看到成片的油菜花,油菜花主要是靠________传粉的。

(2)一个枇杷往往有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________。

(3)多肉植物是指植物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是肥厚多汁,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的。

许多多肉植物的叶子能插在泥土里再生。

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方法中的________。

29.2020 年7到8月份,我国即将发射火星探测器。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时间约为地球公转一周时间的两倍。

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
A.火星上也有昼夜长短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一天中,火星上的杆影长度有变化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
(2)当火星处于图中d位置时,火星北半球的季节类似于地球北半球的_______季。

30.如图甲为支付宝推出的扫脸支付装置,顾客站摄像头F A装置前,摄像头捕捉人脸即可在感光器上成像,进行顾客身份识别。

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支付装置的成像规律(如图乙)。

(1)该支付装置中的感光器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

(2)人脸在感光器上成一个________的实像。

(填像的性质)
(3)该装置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时,支撑架对屏幕作用力的方向为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

三、探究题
31.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

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1234
小球质量/g254540
小球半径/cm0.50.5 1.52
小球收尾速度/(m/s)16404020
(1)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N。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推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
_____________m/s。

3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滑动或滚动状态有关。

请自行选择小车、细线、
弹簧测力计、砝码和透明胶带等器材设计实验,研究小车摩擦力大小与滑动和滚动状态之
间的关系,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

33.小科经常开展家庭小实验,他用如图所示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了三个指
定实验。

请根据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实验内容
选用的器

操作方法发生现象
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

锥子、橡
皮泥
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
同的力压橡皮泥
凹陷明显的是用
________(选填尖端
或柄)部位
2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
惯性
小石块、
一张白纸
将小石块静止放在白纸
上,快速水平移动下方
白纸
________
3
探究:液体对侧壁压
强与________是否有

锥子、塑
料瓶及水
________
有水喷出,且深度越
深喷出的水越远
34.小梦乘坐竖直升降电梯从一楼到六楼,刚上升时有一种向下沉的的感觉,快到六楼时
却有一种向上飘的感觉。

小梦猜想这种感觉应该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有关。

于是小
梦把压力传感器放在电梯地板上,将一物体放在压力传感器上,探究电梯上升过程中压力
传感器示数变化,每隔1s记录一次数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t/s
01234567891011

10.011.511.010.510.010.010.010.09.59.08.510.0力
F/N
(1)根据上表数据,请在图中绘制出电梯整个上升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
的图象。

____
(2)分析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N,由图象还可以获取的信息有____(写出一条即
可)。

35.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
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
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上表所示。

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
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36.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培养皿编号种子的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A3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20℃
B3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或纱布20℃
C3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10℃
D3培养皿中的种子被水淹没20℃
(1)用培养皿A与C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本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4)如果选择上表中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结果种子未能萌发,对此应从什么方面寻找原因?________
(5)如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培养皿相同的环境中?________(6)若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第一步:配制营养液
第二步,取两个烧杯编号E、F之后,各垫上纱布,再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
第三步:定期往E烧杯中滴加营养液,往F烧杯滴加________,并将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

第四步,几天后观察萌发情况
对于种子萌发的情况,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

(7)种子萌发生长出的茎和叶,是由胚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月球表面并没有大气层,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地区,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氏陷地带,B符合题意。

C、"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甶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的体积没有变,C不符合题意。

D、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春分日,当日昼夜等长,2020年4月8日位于春分和夏至日之间,当天绍兴地区应该是昼长于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A
解析:A
【详解】
A.在探究“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物理规律,所以不是为了减小误差,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月球上也有重力,只是比地球上小,所以利用现有器材,也可以在月球上完成本实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小亮的表格中,三组对应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都相等,所以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明画出的图像中,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所以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不合题意。

3.D
解析:D
【分析】
分析物体B的受力情况,可知B的右侧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根据力的作用相互性可知A左侧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A受力情况,可知A右侧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详解】
因为B受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而B的左侧是光滑的,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因此,B物体右侧受到A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则A物体的左侧也受到了B物对它向下的摩擦力。

又因为A物体受重力作用,也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则在它的右侧受到了墙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A的左侧受向下的摩擦力,右侧受向上的摩擦力。

故选D。

4.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超声波不能引起人的听觉,故B错误;振幅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与音调无关,故C错误;隔音墙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 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声现象
5.B
解析:B
【详解】
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里面的飞行员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行员相对于模拟气流是运动的。

故选B。

6.A
解析:A
【分析】
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正确对待。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及时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性道德观。

【详解】
A. 青少年第二性征出现,性意识也开始萌动,此时易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尽量不与异性接触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故A错误。

B.青春期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坐姿不端正容易导致骨骼变形,故B正确。

C.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此时应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故C 正确。

D.青春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按时作息,适当的参加体育活动,有益健康,故D 正确。

【点睛】
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D
【详解】
A .在月球上,物体仍然受到月球引力,所以,漏斗中的水会不断滴下,故A 不符合题意;
B .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层,太阳光不会发生散射,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可以到达月球表面而发生混合,所以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所以500kg 的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
1=500kg 10N/kg 833.3N 6
G mg =⨯⨯≈ 即在月球上举起500千克的重物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由平衡条件知道,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的月球的引力和竖直向上的推力,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8.B
解析:B
【详解】
A .图1实验时,我们增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会增大,故A 错误;
B .图2实验时,我们压实大米是为了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当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时,即可顺利提起杯子,故B 正确;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电铃的仍然振动,但影响了声音的传播,从而听不见声音了,故C 错误;
D .图4实验时,我们通过改变材料改变了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大小,影响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从而运动距离变化了,故D 错误。

故选B 。

9.B
解析:B
【详解】
A .由图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是投影仪的原理,故A 错误;
B .当更换一个焦距小(即会聚能力强)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此时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左侧,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故B 正确;
C .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左移动,
D.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故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D
【分析】
本题考查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要想形成果实与种子必须进行的两个过程是:传粉与受精。

【详解】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所以一棵果树要结出好吃的果子需要经历的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成熟,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的基础性考查。

属于基础题。

11.B
解析:B
【分析】
家蚕和蝗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
A.蝗虫是害虫,家蚕不是害虫,A不符合题意。

B.蝗虫和家蚕都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符合题意。

C.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C不符合题意。

D.蝗虫和家蚕的发育方式不同,两者的一生并不只有个体大小的差异,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12.B
解析:B
【分析】
皮肤和某些粘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两种。

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热觉感受器。

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热觉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热觉,冷觉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

热觉感受器只对热刺激敏感,冷感受器只对冷刺激敏感。

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热觉受器产生冲动,引起热觉,因此,当环境使手背皮肤温度上升时,热觉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热觉,热觉感受器只对热刺激敏感。

即妈妈用手背来感觉小科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热觉感受器。

故选B。

【点睛】
掌握皮肤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3.B
解析:B
【详解】
A.运动的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会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其速度改变得越慢,其运动的距离越远,故B正确;
C.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即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C错误;
D.该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14.B
解析:B
【详解】
A.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不同深度的水,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橡皮膜会向压强小的即深度浅的一边凸起,故A不符合题意;
B.两边水的深度相同,密度相同,压强相等,故橡皮膜不会凸起,故B符合题意;CD.两边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和盐水,盐水的密度大压强大,橡皮膜会向水的一边凸起,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B
解析:B
【详解】
AB.铅球离开手后,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在铅球重心,方向竖直向下,A错误,B正确;
C.铅球被推出到落地,由于惯性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所以在丙处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同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C错误;
D.静止在丁处,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