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章第3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位置: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是本章的终点与难点之一。

通过回顾一种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将一对基因的一条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提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即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材安排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目的是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基因有显性和隐性,基因的传递特点。

在此基础上,出示白化病患者的照片或红绿色盲检查图等,使学生了解近亲之间携带某种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比非近亲的机会高,近亲结婚后,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结合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病的机会高,认同禁止近亲结婚。

教学重点:
1、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掌握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描述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教学目标:【以上内容部分参考莲山课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Ⅰ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Ⅱ能力目标: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Ⅲ情感目标: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孟德尔揭示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表明,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需要坚韧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还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研究方法。

二、学情分析
2
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到生物学遗传学相关知识,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很陌生,所以,本课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典型实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让学生沿着科学巨人的探索之路,学习科学的试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感性认识,加强合作学习,鼓励大胆猜测与假设,在教师的帮助或引导下,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重点难点。

三、教学策略
首先,通过回顾一种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将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引出单看基因的传递过程。

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节要研究的问题,即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要通过实验证实,而不能靠猜测。

接下来介绍孟德尔,豌豆的闭花传粉,孟德尔所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现象,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逐一问题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遗传规律。

再次,分析常见双眼皮单眼皮的遗传现象,加深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遗传规律的理解。

最后,通过白化病家庭,摩尔根的家庭悲剧,使学生理解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通过介绍其他隐性遗传病和观看色盲检测图谱,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有遗传缺陷的人。

四、教学准备
3
教师准备:课件(摩尔根和孟德尔生平介绍的资料,常见人类隐性遗传病的资料等),色盲检测图谱。

学生准备:预习导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详细内容见导学案】
六、板书设计:(一)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1.在一对基因中,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二)禁止近亲结婚
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

七、归纳小结:
4
(一)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1.在一对基因中,占主导地位的、能够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2.在豌豆的高矮茎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茎)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3.生物体同一性状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组成未必相同。

如高茎的基因型是DD或Dd。

(二)禁止近亲结婚
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

八、评价反馈:
5
课前认真预习导学案的同学课堂表现相对较好,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基本掌握,对基因组成及形状表现一部分学生还需通过练习加强理解。

九、课后作业:
教材37页《练习》及38页拓展《中国拥抱“基因世纪”》
十、教学反思: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作为本章的难点之一,要用一节课来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清显、隐性基因与显、隐性形状之间的关系,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希望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推演入手,与学生共同推导验证孟德尔的推论,从而找出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变化的基本规律,在进一步延伸学生运用于实践指导,厘清近亲结婚遗传学角度的危害。

基本实现了课前拟定的教学目标。

下次教授该节内容时教学语言要更加精炼,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还应进一步精细简化,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其学习主体地位还要进一步加强,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交流探讨。

时间允许可把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血亲关系交由学生讨论。

6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会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我能出显、隐性基因与显、隐性性状的关系。

3、我认同并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了解禁止近亲
结婚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显、隐性基因与显、隐性性状的关系教学难点:显、隐性基因与显、隐性性状的关系;禁止近亲结婚的必要性
7
8
9
10
11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基础落实★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遗传。

3、下列属于人类遗传病的是()A.坏血病 B.艾滋病 C.白化病 D.巨人症2、在成对的基因中有些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

发展能力★★4、人的双眼皮是显性,单眼皮是隐性,一对夫妇,均是单眼皮,他们生的子女应该()A.都是双眼皮 B.都是单眼皮 C.单双眼皮都有可能 D.不可能有单眼皮
5、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则一对均为单眼皮的夫妇,生出双眼皮子女的机率为 ( )A.25% B.50%C.O% D.75%
6、无酒窝由显性基因B控制,有酒窝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为Bb,他们的后代性状可能是()A、全部是无酒窝
B、不可能出现有酒窝
C、全部是有酒窝
D、部分无、部分有酒窝
提升素养★★★7、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的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
会。

12
8、在豌豆的高矮茎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茎)的,其基因组成只有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的,其基因组成有或两种。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的影响,还会下去。

9、生物体同一性状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组成未必相同。

如高茎的基因型是或。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