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治疗心理成功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认知治疗心理成功案例
小李是一个典型的职场“社畜”,每天都被焦虑感紧紧缠绕。
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任务繁重不说,竞争还特别激烈。
每次接到新的项目,他就开始担心自己做不好,被老板批评,然后被同事比下去。
这种焦虑情绪让他吃不好、睡不好,工作效率也越来越低。
一、初始状态。
我第一次见到小李的时候,他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的。
他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在热锅上的蚂蚁,心里总是慌慌的。
比如吧,昨天我要做一个广告策划案,刚坐在电脑前,脑子就像一团乱麻。
我满脑子都是‘这个方案要是不行怎么办’‘老板会不会觉得我太无能了’,结果半天过去了,文档上还是一片空白。
”
从元认知的角度来看,小李陷入了一种对自己思维的过度担忧。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想法只是一些未经证实的假设,就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了。
他的元认知能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无法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消极思维模式。
二、治疗过程。
1. 识别自动思维。
我和小李一起开始尝试识别他在面对工作任务时的自动思维。
我让他在每次感到焦虑的时候,就把脑子里冒出来的想法写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给我看他的记录,上面写满了诸如“我肯定会搞砸这个项目”“我能力太差了,不适合这份工作”之类的话。
我拿着这个本子对他说:“你看,这些想法就像一群调皮的小鬼,在你脑袋里捣乱,可你一直都没发现它们其实是瞎捣乱。
”
2. 挑战自动思维。
接下来,我们开始挑战这些自动思维。
我问小李:“你说你肯定会搞砸这个项目,那你有什么证据呢?”小李想了想,说:“我之前有个小任务完成得不是很理想。
”我笑着说:“就因为一次小任务没做好,就断定这个大项目也会搞砸?这就好
比你有一次煎鸡蛋没煎好,就觉得自己永远做不好满汉全席一样荒谬啊。
”然后我们又分析他觉得自己能力差不适合工作的想法,我让他列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取得过的成绩。
开始他还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在我的引导下,他慢慢地写出了不少,像“我和客户沟通的时候很有耐心”“上次那个紧急项目我虽然紧张但也按时完成了一部分”。
我对他说:“你看,你并不是像你自己想的那么一无是处啊。
”
3. 培养元认知监控。
我教小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监控自己的思维。
我告诉他:“你就把自己的脑袋想象成一个电视台,那些消极的想法就是一些乱播的广告。
你得学会当这个电视台的台长,一旦发现这些乱播的广告,就赶紧换台。
”小李觉得这个比喻很有趣。
他开始试着在自己焦虑的时候,停下来审视自己的想法,然后告诉自己:“这只是我自己吓唬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是真的。
”
三、成功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元认知治疗,小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一次,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我最近接了一个超级难的项目,刚开始我那老毛病又犯了,那些消极想法又冒出来了。
但是我突然就意识到,这是那些‘捣蛋鬼’又来了。
我就按照你教我的方法,把我之前写的自己的优点和成绩在心里默念了几遍,然后告诉自己‘我能行’。
结果你猜怎么着?我顺利地完成了项目的初步规划,老板还表扬我有创新思维呢!”
现在的小李,不再是那个被焦虑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了。
他在工作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焦虑情绪也大大减少。
他说:“我现在感觉自己像是掌握了一种魔法,能把那些坏想法都赶跑,我又重新爱上我的工作了。
”
这个案例就很好地展示了元认知治疗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提高对自己思维的认识、挑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并培养监控思维的能力,小李成功地从焦虑的困境中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