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1)若A、B、C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俗称苛性钠,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

①向B溶液中通入W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

①A、B、C三种物质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单质与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一步转化为C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B时,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③一定条件下B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

则C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在加热的情况下,D的浓溶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32-+H2O+CO2=2HCO3- NaOH+NaHCO3=Na2CO3+H2O 2Al+2NaOH+2H2O =2NaAlO2 +3H2↑ Al3-+ 4OH- =AlO2- + 2H2O NO 不能 2NO+2CO2CO2+N2
S+2H2SO4(浓)3SO2↑+2H2O
【解析】
【分析】
(1) 若A、B、C 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含Na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为NaOH,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则W为CO2、B为Na2CO3,C为NaHCO3;
(2)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则B为Al(OH)3,A为AlCl3、C为NaAlO2;
(3) 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则A为N2、W为O2、B为NO、C为NO2;
(4) 若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 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则A为S,W为O2、B为SO2、C为SO3 。

【详解】
(1) 若A、B、C 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均含Na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为NaOH,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则W为CO2、B为Na2CO3,C为
①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生成NaHCO3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CO2=2HCO3-;
②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
(2) 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一种金属元素,且B为两性物质,W俗称苛性钠,则B为Al(OH)3,A为AlCl3、C为NaAlO2;
①A、B、C三种物质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为Al,单质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 =2NaAlO2 +3H2↑;
②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生成NaAl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4OH- =AlO2-+ 2H2O。

(3) 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则A为N2、W为O2、B为NO、C为NO2;
①B 的化学式为:NO;
②由于NO能与氧气反应,实验室制取NO时,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③NO与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和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2CO2CO2+N2;
(4) 若A 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 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则A为S,W为O2、B为SO2、C为SO3 ;SO3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为H2SO4,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 3SO2↑+2H2O。

2.A、B、C、W均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反应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

(1)若A、B、C三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俗称苛性钠,W为无色无味气体,C受热分解可转化为B。

①向B溶液中通入W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A溶液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B、C、W四种物质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1.
①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B时,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③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W为气体单质,B、C均为酸性氧化物。

①由B生成C时,每生成1molC,消耗W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C溶于水形成化合物D,在加热的情况下,D的浓溶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答案】CO32-+H2O+CO2=2HCO3-NaOH+NaHCO3=Na2CO3+H2O NO不能3NO2+H2O=2HNO3+NO
0.5mol S+2H2SO4(浓)=3SO2↑+2H2O
【解析】
(1)若A、B、C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则A、B、C中均含有钠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 为NaOH,W为无色气体,C受热分解可以转化为B,由转化关系可知W为CO2,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据此分析;
(2)若A、B、C、W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则C为NO2,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N2、W为O2、B为NO,据此分析;
(3)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则A为硫,W为气体单质,B、C为酸性氧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W为O2、B为SO2、C为SO3,据此分析。

【详解】
(1)若A、B、C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则A、B、C中均含有钠元素,A俗称苛性钠,则A 为NaOH,W为无色气体,C受热分解可以转化为B,由转化关系可知W为CO2,B为碳酸钠,C为碳酸氢钠,据此分析:
①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碳酸氢钠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CO2=2HCO3-;
②NaOH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CO3=Na2CO3+H2O。

故答案为CO32-+H2O+CO2=2HCO3-;NaOH+NaHCO3=Na2CO3+H2O;
(2)若A、B、C、W均为气体,其中A、W为单质,C的摩尔质量为46g/mol,则C为NO2,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N2、W为O2、B为NO,据此分析:
①B的化学式为NO;
②因为NO和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则实验室制取B(NO)时,不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B;
③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①NO;②不能;③3NO2+H2O=2HNO3+NO ;
(3)若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则A为硫,W为气体单质,B、C为酸性氧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W为O2、B为SO2、C为SO3,据此分析:
①由SO2生成SO3的化学方程式为2 SO2+ O2ƒ2SO3,每生成1mol C(SO3),消耗W(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②SO3溶于水生成化合物D(H2SO4),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

故答案为0.5mol;S+2H2SO4(浓)3SO2↑+2H2O。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涉及Na、N、S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与转化,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反应的规律,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单质.则C与H2O反应的生成物为______(填化学式)。

(2)Na2O2也是一种淡黄色固体,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和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N2与H2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 Na2CO3N2 + 3H2 2NH3
【解析】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是S单质,属于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则B→C 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SO3与H2O反应的生成物为H2SO4;(2)C是淡黄色固体Na2O2,则A为Na、B为Na2O、C为Na2O2,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Na2CO3,过氧化钠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 CO2=2 Na2CO3+O2↑,故答案:Na2CO3;(3)在催化剂作用下N2与H2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2 + 3H2 2NH3。

4.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X和G的化学式:X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D+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离子方程式B+H2O:_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0.5mol B转移电子
________mol。

【答案】Na2S SO3 2Na2SO3+O2=2Na2SO4 SO3+2NaOH=Na2SO4+H2O 2Na2O2+2H2O =4Na++4OH-+O2↑ 0.5
【解析】
【分析】
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B与水反应能放出O2,则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

又因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则X是Na2S,那么乙是S,F 是SO2,G是SO3,进一步推出D是Na2SO3,E是Na2SO4,而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以此解答本题。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a2S,G为SO3;
(2)D为Na2SO3,具有还原性,丙是O2,具有氧化性,二者反应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C是NaOH,G是SO3,二者反应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其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发生歧化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若消耗0.5mol过氧化钠,转移电子0.5mol。

5.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中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它物质已经略去):
(1)若A是黄色晶体;B为酸雨的成因之一,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将B通入KMnO4溶液的现象为_____;体现B的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请写出D的浓溶液与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此反应中作氧化剂的D与参加反应的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若A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常温下D的浓溶液能使金属Fe、Al钝化,请写出实验室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请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__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E,E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1)紫红色变为无色;还原性;
Cu+2H2SO4(浓)CuSO4+SO2↑+2H2O;1:2;
(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NO2+H2O=2H++2NO3-+NO;
(3)过氧化钠;2Na2O2+2CO2=2Na2CO3+O2;Na2CO3
【解析】
试题分析: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1)若A是黄色晶体,B为酸雨的成因之一,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则B为SO2,A是单质S,则根据转化关系知,C是SO3,D是H2SO4,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将B通入KMnO4溶液的现象为:紫红色变为无色,在该反应中SO2表现还原性;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每2mol硫酸参加反应,其中只有1mol硫酸作氧化剂,所以作氧化剂的H2SO4与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A是NH3,D的浓溶液能使金属Fe、Al钝化,则D为浓HNO3,则根据转化关系知,B是NO、C是NO2,实验室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 2NH3+2H2O,其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

(3)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是Na,B是Na2O,C是Na2O2,C的名称为过氧化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是2Na2O2+2CO2=2Na2CO3+O2;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Na2O2与空气增大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产生碳酸钠,故最后将变成物质E是Na2CO3。

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作用的知识。

6.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已知A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酸式盐。

D.Y.H为气体,X为无色液体,G和K均是常见的强酸。

H与Na2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的盐与Ba2+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G的白色沉淀,一个D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X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H.X反应生成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H(g)+Y(g)⇌2I(g)△H=-196.6 kJ•mol-1.当加入4 mol H和2 mol Y后,放出345 kJ的热量时,H的转化率最接近于__________(填字母)。

A.40% B.50% C.80% D.90%
(4)写出D与K反应生成的正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D(g)+bY(g)⇌cE(g)+dX(g).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D和5mol Y,有催化剂存在下,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容器内
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则前2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1•min-1,平衡时D的浓度为__________ mol•L-1。

【答案】 NH3+SO2+H2O=NH4++HSO3- D c(NH4+)>
c(SO42-)>c(H+)>c(OH-) 0.5 1
【解析】
【分析】
X为无色液体,与过氧化钠反应得到B与气体Y,则X是H2O,Y是O2,B是NaOH.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且D为10电子分子,可判断A为铵盐,D为NH3;C与强酸K反应,生成气体H,且H能与Na2O2发生化合反应,可判断H具有还原性,H的氧化产物能与Ba2+生成难溶于酸的沉淀,可知该沉淀是BaSO4,据此逐步推出,A为NH4HSO3,C 为Na2SO3,H为SO2,I为SO3,K为硫酸;由D到G的转化过程可判断,E为NO,F为NO2,G为HNO3,据此解答。

【详解】
X为无色液体,与过氧化钠反应得到B与气体Y,则X是H2O,Y是O2,B是NaOH.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且D为10电子分子,可判断A为铵盐,D为NH3;C与强酸K反应,生成气体H,且H能与Na2O2发生化合反应,可判断H具有还原性,H的氧化产物能与Ba2+生成难溶于酸的沉淀,可知该沉淀是BaSO4,据此逐步推出,A为NH4HSO3,C
为Na2SO3,H为SO2,I为SO3,K为硫酸;由D到G的转化过程可判断,E为NO,F为NO2,G为HNO3;
(1)X为H2O,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形成过程为;
(2)亚硫酸属于二元酸,NH3少量时生成酸式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NH3+SO2+H2O=NH4++HSO3-;
(3)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4 mol SO2与2 mol O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96.6kJ×2=393.2kJ,实际放出的热量为345 kJ,故SO2的转化率为:
=87.7%,故答案为D;
(4)NH3与硫酸反应生成(NH4)2SO4,铵根离子部分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OH-);
(5)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D和5mol Y,有催化剂存在下,2min后反应
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反应为4NH3+5O2=4NO+6H2O,设生成一氧化氮物质的量为X
有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起始量(mol) 4 5 0 0
变化量(mol) X X X X
平衡量(mol) 4-X 5-X X X
测得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相同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4-X+5-X+X+X=5+4+(5+4),X=2mol,
则前2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5mol/L•min;
平衡时D为NH3的浓度==1mol/L;
7.已知化合物A、B、C、D、E、F、G和单质甲、乙所含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A的浓溶液与甲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甲是常见的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常见的气体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E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每生成 1mol 乙气体,反应中转移 mol 电子.【答案】(1)Na2CO3;
(2)C+2H2SO4(浓)CO2↑+2SO2↑+2H2O;2SO2+O2+2H2O=4H++2SO42﹣;
(3)2Na2O2+2H2O=4Na++4OH﹣+O2↑;2.
【解析】
甲是常见的黑色固体单质,可为生产生活提供热能,可知甲是C,B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SO2气体,因此A为浓硫酸溶液,常温下,C是一种无色液体是水,D为CO2,二氧化硫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故乙为O2,水、二氧化碳均与E反应生成氧气,说明E为Na2O2,则F为NaOH,G为Na2CO3,
(1)上述分析可知G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
(2)①反应是碳和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②反应二氧化硫和氧气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O2+O2+2H2O=4H++2SO42﹣,
(3)③反应是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反应中生成1mol乙为氧气电子转移2mol,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物质的颜色、气味、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及相互转化来推断各物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S及其化合物及Na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8.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且A、B、C、D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E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
(2)C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3)其中X与C的反应,常常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NaHCO3;Na2CO3;Na2O2;NaOH;
(2)1:2;(3)2CO2+2Na2O2=2Na2CO3+O2;
(4)2NaHCO3Na2CO3+CO2↑+H2O.
【解析】A、B、C、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均含有Na元素,E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E为O2,分别由X和Y与C反应生成,则C应为Na2O2,X、Y为CO2和H2O中的
物质,A加热分解生成X、Y、B,B应为Na2CO3,则D为NaOH,所以X为CO2,Y为H2O,A 加热生成Na2CO3、CO2、和H2O,则A为NaHCO3,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NaHCO3,B为Na2CO3,C为Na2O2,D为NaOH,
(2)C为Na2O2 ,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3)X为CO2,C为Na2O2 ,发生的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常常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4)A为NaHCO3,A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题目难度中等,焰色反应、E 的性质且均由C与X、Y反应得到是推断突破口,关键是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
9.现有A、B、C、D、E、F、G、H、I九种物质,其中A、B、C均为氧化物,且A为淡黄色粉末,I、E为气体单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其他与题无关的生成物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A ,G ,H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 → D+E
F+Ca(OH)2→ D
D+I→ G
【答案】(9分)(1)A:Na2O2 G:NaClO H:HClO (每空2分)
(2)2Na2O2+2H2O=4Na++4OH-+O2↑(2分)
CO32-+Ca2+=CaCO3↓(2分)
Cl2+2OH-=Cl-+ClO-+H2O(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淡黄色固体粉末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和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
E为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氧气的物质为次氯酸,所以H为次氯酸。

则G为次氯酸钠,I 为气体单质,为氯气,则D为氢氧化钠。

F为碳酸钠。

(1)通过上述分析,A为Na2O2;G为NaClO; H为HClO。

(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
2Na2O2+2H2O=4Na++4OH-+O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考点:无机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睛】根据物质的颜色进行推断,是无机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常用的颜色的物质有: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绿色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10.已知A、B、C、D、E、F、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是淡黄色固体,B是无色液体,G为红褐色沉淀。

常温下甲、乙、丙为气态非金属单质,丙呈黄绿色;丁、戊为常见金属单质,其中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有的反应部分产物已经略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

(2)写出丁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在实验室中,欲检验F 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先向溶液中滴加几滴 溶液,再加入几滴氯水,观察到溶液变为 色,证明原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

(4)F 转化为G 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Na 2O 2、HCl (2)第三周期、ⅢA 族
(3)KSCN 、红、Fe 2+
(4)4Fe(OH)2 + O 2+2H 2O = 4Fe(OH)3
(5)2Al+2OH -+2H 2O=2AlO 2-+3H 2↑
【解析】
【分析】
A 是淡黄色固体,
B 是无色液体,二者反应生成
C 与单质甲,且甲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则A 是Na 2O 2,B 是H 2O ,甲是O 2,C 是NaOH .丙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呈黄绿色,则丙是Cl 2;金属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D 与乙,且乙为气态非金属单质,则丁为Al ,D 是NaAlO 2,乙为H 2,甲与乙反应生成水.乙与丙反应生成
E 为HCl ,戊是当前用量最大的金属,金属戊与盐酸反应生成
F ,F 与氢氧化钠、氧气反应得到
G 为红褐色沉淀,则戊为Fe ,F 为FeCl 2,G 为Fe (O
H )3,D 与E 反应得到白色沉淀为Al (OH )3,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为AlCl 3,据此来分析本题即可。

【详解】
(1)根据分析,A 为22Na O ,B 为HCl ;
(2)丁元素是铝,铝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 族;
(3)欲检验2+Fe ,应向溶液中先加入KSCN ,若不变色再加入氯水,此时变红即可证明溶液中有2+Fe ;
(4)2Fe(OH)在空气中不稳定,极易被氧化22234Fe(OH)+O +2H O=4Fe(OH);
(5)反应②即铝与碱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222Al+2OH +2H O=2AlO +3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