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的玉米永久性失绿突变体chs10的鉴定及基因克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份新的玉米永久性失绿突变体chs10的鉴定及基因克隆侯雨微;岳毓菁;李川;苏帅;易洪杨;曹墨菊
【期刊名称】《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2)1
【摘要】【目的】利用60Co-γ射线处理自交系齐319获得了一份新的玉米叶色突变体,对该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基因定位与克隆,并对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以该突变体为亲本,构建遗传分析群体和基因定位群体;通过图位克隆技术获得关键候选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关键候选基因的结构和进化关系;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候选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运用烟草瞬时表达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表达分析。
【结果】鉴定了一份玉米永久性失绿突变体chs10(Permanent chlorosis 10),chs10自V2时期开始,叶片从幼苗基部到顶部逐渐由绿转黄,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再复绿,并且,整个植株包括叶鞘、叶环、茎秆、苞叶和雄穗也均为黄色。
该突变体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可稳定遗传,植株生长发育正常,可正常授粉结实。
突变基因被定位于玉米第10染色体长臂标记SNP-2和SNP-3之间约0.17 Mb范围内,确定了关键候选基因
Zm00001d025860,qRT-PCR结果显示Zm00001d025860在玉米根、茎、叶和叶鞘中均有表达,但在叶片中高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目标蛋白被定位在细胞膜和叶绿体中。
利用STRING预测发现Zm00001d025860与卟啉结合蛋白GUN4基因互作,GUN4与叶绿素合成中的镁离子螯合酶(MgCh)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结论】Zm00001d025860基因的突变导致突变体chs10叶色的改变,并且
Zm00001d025860可能通过参与叶绿素合成途径来调控叶色变化。
突变体chs10
的发现一方面丰富了玉米叶色突变体研究的基因资源,同时为解析镁离子螯合酶在叶绿素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机理奠定了材料基础。
【总页数】12页(P46-56)
【作者】侯雨微;岳毓菁;李川;苏帅;易洪杨;曹墨菊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一份新选玉米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2.一份新的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32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3.一个新的玉米Bt2基因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分子鉴定
4.一个新的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6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5.一个新的玉米Miniature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