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转换作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转换作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氨基转换作用的过程和机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深入理解生物体中氨基酸代谢的重要环节。

二、实验原理
氨基转换作用是指在转氨酶的催化下,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α酮酸的酮基上,生成相应的新氨基酸和新的α酮酸。

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在谷丙转氨酶(GPT)的催化下发生氨基转换反应,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通过检测反应前后丙酮酸的生成量,可以间接反映氨基转换作用的强度。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一)实验材料
1、新鲜的动物肝脏(如猪肝)
2、 01mol/L pH 74 的磷酸缓冲液
3、 01mol/L 丙氨酸溶液
4、01mol/L α酮戊二酸溶液
5、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6、 04mol/L NaOH 溶液
(二)实验设备
1、离心机
2、恒温水浴锅
3、分光光度计
4、移液器
5、试管、量筒、烧杯等玻璃仪器
四、实验步骤
1、制备肝脏匀浆
称取新鲜的猪肝_____g,用预冷的 01mol/L pH 74 的磷酸缓冲液冲洗,除去血液和结缔组织。

将肝脏剪碎,放入匀浆器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制成 10%的肝脏匀浆。

2、反应体系的配制
取 4 支试管,编号为 1、2、3、4。

向 1 号试管中加入 05ml 肝脏匀浆、05ml 01mol/L 丙氨酸溶液、
05ml 01mol/L α酮戊二酸溶液和15ml 磷酸缓冲液,混匀,作为实验组。

向 2 号试管中加入 05ml 煮沸的肝脏匀浆(以灭活转氨酶)、05ml 01mol/L 丙氨酸溶液、05ml 01mol/L α酮戊二酸溶液和 15ml 磷酸缓冲液,混匀,作为对照 1。

向 3 号试管中加入 05ml 肝脏匀浆、05ml 01mol/L 丙氨酸溶液、
05ml 磷酸缓冲液,混匀,作为对照 2。

向4 号试管中加入05ml 肝脏匀浆、05ml 01mol/L α酮戊二酸溶液、05ml 磷酸缓冲液,混匀,作为对照 3。

3、反应
将上述 4 支试管置于 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 30 分钟。

4、终止反应并检测丙酮酸
保温结束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 2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
在 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 20 分钟。

向每支试管中加入4ml 04mol/L NaOH 溶液,混匀,静置10 分钟。

以对照管调零,在 520nm 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管的吸光
度值(A)。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试管编号|吸光度值(A)|
|::|::|
| 1 |______ |
| 2 |______ |
| 3 |______ |
| 4 |______ |
1、结果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各管中丙酮酸的浓度(mmol/L)。

实验组丙酮酸的生成量=实验组丙酮酸浓度对照 2 丙酮酸浓度对照 3 丙酮酸浓度
2、结果分析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 1 的吸光度值和丙酮酸生成量,说明转氨酶的活性对氨基转换作用的影响。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 2、对照 3 的吸光度值和丙酮酸生成量,分析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氨基转换反应中的作用。

六、注意事项
1、肝脏匀浆的制备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以保持酶的活性。

2、反应体系的配制要准确,各试剂的加入量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

3、恒温水浴锅中的温度要保持恒定,以确保反应条件的一致性。

4、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要正确,调零和测量时要选择相同的波长和比色皿。

七、实验讨论
1、本实验中影响氨基转换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氨基转换作用在生物体中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它与其他氨基酸代谢途径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3、实验中使用的谷丙转氨酶在临床上有何重要的诊断价值?举例说明其在某些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八、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在谷丙转氨酶的催化下,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发生了氨基转换反应,生成了谷氨酸和丙酮酸。

实验组与对照管的比较结果表明,转氨酶的活性是氨基转换作用发生的关键因素,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是氨基转换反应的必要底物。

本实验为深入理解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氨基转换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