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解析)(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解析)(word)
一、自然界的水选择题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答案】D
【解析】
A、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通过过滤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正确;
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正确;
C、蒸馏可以得到纯水,可以将海水淡化,正确;
D、常用的净水方法有过滤、吸附,消毒等,电解水不是水净化的方法,电解水会生成氢气和氧气,错误。
故选D。
2.在金星的大气中含有C2O3气体(分子结构如图),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是由2个碳元素和3个氧元素组成的
B.该气体是由多原子构成的
C.一个三氧化二碳分子含有35个质子
D.该气体的一个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故A错误;
B、该气体由分子构成,不是由原子构成,故B错误;
C、一个碳原子中有6个质子,一个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故一个三氧化二碳中有36个质子,故C错误;
D、根据结构图可知,一个三氧化二碳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D。
3.掌握好化学用语,有利于化学学习。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B.硝酸根离子:NO3
C.两个水分子:2H2O D.氧化铁FeO
【答案】C
【解析】
A、该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错误;
B、硝酸根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硝酸根表示为NO3-,错误;
C、2H2O表示的是2个水分子,正确;
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错误;故选C。
点睛:氧化铁中的铁元素显+3价,氧化亚铁中的铁元素显+2价。
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CuSO4,故A正确;
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l3,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故C正确;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D正确。
故选B。
5.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量筒中的水:通过
水的体积变化得出
集气瓶中的水:冷
却铁丝燃烧时溅落
集气瓶中的水:吸
收硫燃烧时放出的
集气瓶中的水:先
排尽瓶中空气,后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硫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除吸收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外还用于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故C错误。
答案为C。
考点:装置中水的作用
6.超市出售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1 C.+3 D.-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已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 =0,解得x=+1,故选B。
7.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
我省蕴藏着丰富的钨矿资源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
A.-6 B.+4 C.+6 D.+7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Ca为+2价,O为-2价,四个氧共-8价。
根据整体为零可得W为+6价。
8.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2:1
B.通过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C.纯净水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故错误;
B、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错误;
C、水本身也是一种化学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
故选D。
9.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化合物的一组微粒是()
A.Mg2+和Cl﹣B.Na+和S2﹣
C.Ca2+和O2﹣D.Al3+和SO42﹣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故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2价,形成的化学式为:MgCl2,正确;
B、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故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故形成的化学式为Na2S,错误;
C、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故形成的化学式为CaO,错误;
D、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相等,铝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故形成的化学式为Al2(SO4)3错误。
故选A。
10.蔗糖是储藏在甘蔗、甜菜中的糖,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蔗糖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
C.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12
100%42.1%
1212+122+1611
⨯
⨯≈
⨯⨯⨯
,故选项说法错
误。
B、1个蔗糖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蔗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2):(1×22):(16×11)≠1: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1=34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下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
B.铝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O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g
D.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13+
【答案】D
【解析】
A、地壳中的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不是铝,错误;
B、铝元素形成氧化物时,铝元素显+3价,化学式为Al2O3,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铝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A13+,正确。
故选D。
点睛: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可记成:一只羊(氧),两只龟(硅),三头驴(铝)。
12.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的材料。
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A.EuO B.Eu2O3C.Eu3O2D.Eu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氯化铕中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为零可计算出铕元素显+3价。
所以氧化铕的化学式为Eu2O3。
所以应选B项。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书写
1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H20)和过氧化氢(H20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答案】A
【解析】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属于纯净物,所以分子中都不含有氢气分子(H2),只含有氢原子,故A错误;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正确;
D、常见的净水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掌握水和肥皂水的性质及其电解水和净化水方面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14.近来,多种知名品牌白酒陷入塑化剂风波。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塑化剂,化学式为C16H22O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6H22O4的相对分子质量278g
B.C16H22O4由C、H、O三个元素组成
C.C16H22O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1%
D.C16H22O4由16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不是g,选项A错误;
B、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应说C16H22O4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选项B错误;
C、C16H22O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16
100%69.1%
1216+122+164
⨯
⨯≈
⨯⨯⨯
,选项C正
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应说一个C16H22O4分子由16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选项D错误。
故选C。
15.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
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
D.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式C3H6S ,A.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6+32=74,选项正确;B.硫化丙烯中碳氢硫元素的相对质量分别为36、6、32,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C.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原子个数比为3:6:1,选项错误;D.一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选项错误;故选A
考点:化学式计算
16.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太少,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故解释合理;
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
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故解释合理;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解释合理。
故选A。
17.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 Na2FPO3,已知 F 为﹣1 价,则 P 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 C.+1 D.﹣3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化合物Na2FPO3中P元素化合价为n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2+(-1)+n+(-2)×3=0,解之得n=+5;
故选A.
18.由NaHS、MgSO4、NaH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 B.1﹣1.75 a% C.(1﹣a%)4/7 D.(1﹣a%)3/7
【答案】C
【解析】
【详解】
可以把钠元素和氢元素放在一起看做镁元素(23+1=24),这样两种物质相当于是MgS、MgSO4,此时两种物质中镁和硫的个数比都是1:1;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所以镁元素和硫的质量分数为1﹣a%,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24
⨯--。
(1a%)=(1a%)
24+327
故选:C。
【点睛】
本题有一定难度,把把NaH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看成与Mg是等同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近来许多饮品被曝“塑化剂”超标。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塑化剂属于氧化物
B.该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该塑化剂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D.该塑化剂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选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3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4,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24):(16×4)≠6:1,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构成的,1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是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0.新版人民币中的防伪油墨含有一种由镁元素和氟元素(化合价为-1)组成的化合物,它的化学式是()
A.MgF B.Mg F C.MgF D.Mg F
【答案】C
【解析】
在化合物,正负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A、由MgF,则(+2)+(-1)≠0,故A错误;
B、由Mg2F,则2×(+2)+(-1)≠0,故B错误;
C、由MgF2,则(+2)+2×(-1)=0,故C正确;
D、由Mg2F2,则2×(+2)+2×(-1)≠0,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