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在复化学平衡状态特征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平衡移动并分析平衡移动本质原因。

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几个主要外因分析不同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并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在理解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图像对应外界因素的变化。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外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认识其一般规律。

2.结合图像分析外界条件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图
像推测外界条件的变化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归纳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让学生进一步了
解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讲述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
学会先复。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问:请学生回答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提问:其中“变”的含义是什么?从中分析化学平衡状态改变的原因。

学生分析过程平衡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得出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原因:改变外界条件后,V正≠V逆,与V正、V逆增大减小无关,只与其相对大小有关。

所以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可能会影响平衡状态。

2.复不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浓度影响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提问:移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2) 压强影响
注意适用体系适用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体系。

对于可逆反应:aA(g) +bB(g) cC(g)+dD(g)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

①若a+b≠c+d,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②若a+b=c+d,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

提问:移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提问:增大压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在恒容的密闭中进行的反应,向其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是否移动?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和上面哪一种情况是等效的?
3) 温度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②若a+b=c+d,改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3、温度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催化剂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反应速率,故对平衡无影响
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改变反应条件会影响平衡,平衡会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未平衡状态不能用此来分析
3、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影响
三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
1、改变固体、纯液体的量,平衡不移动
2、改变有实际参加反应物质的浓度对平衡才有影响
3、惰性气体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直接从浓度分析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还是从浓度分析,浓度减小等效于减压具体体系
四应用
1、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
2、影响化学平衡因素的图像分析
3、不同速率-时间图像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