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议论文说理文证明文阐明文写作目的以理服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交流四水抱城斜——团结力量大
散作千溪遍万家——贡献是一种美德、洒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因地制宜
学生错误答案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
——搜集它 ——追问它(为什么、怎么办)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2011北京)
是否符合题意,是作文能否及 格的“分水岭”。
增加了“主要看选择角度”——
突出了材料角度选择在审题中的重要性, 突出了材料角度选择的层级性。
“中心角度”“重要角度”:符合题意 “次要角度”:给分由评卷现场掌握 “沾边角度”: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
(不给“发展等级”分)
材料作文“材料”的类型: 1.故事、寓言、漫画、对话 2.名言警句 3.社会现象 ——从感性到理性 4.诗歌 5.图画 ——从理性到理性
思想,带着我们去创造。(分论点)著 名的画家凡高从前在他的表哥家学习画画的时 候,并不拘于事物外表作画,而是画出自己内 心所想象的事物,虽然他的表哥并不赞同他的 画法,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凡高是对的。凡高 死后,他的画价值连城。(论据)正是凡高的 思想带他去创造,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为世界 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议论)
较高要求之一:
说理充分、深刻
孙绍振新浪博客 《寻找议论文教学的“黑天鹅”》 《用具体分析统率“三要素“》 《从两篇高考作文满分卷看“三要素”
的流弊》
孙绍振《片面立论和语录堆砌》
——《语文学习》2012年第11期
刘宇新《从调整入手提高议论文写 作指导的实效性》
——《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1期
论点:除了依靠自己,还要借助他人。 事例:
刘备之所以能建立蜀汉,是因为他借 助了孔明、关羽和张飞等人的力量。
借助的原因? 借助的效果?
刘备是汉室宗亲,胸怀匡复汉室的大 志,具备了兴汉的政治条件。但他运筹 帷幄,智不如孔明;率兵拒敌,勇不及 关张。正因为这样,他才借助了孔明、 关羽和张飞等人的力量,弥补了自己才 智上的不足,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齐宣王听音乐合奏,浩浩荡荡的 乐队为南郭处士不会装会、不懂装 懂创造了客观条件。(定向转述材 料)所以,要培养人才,首先必须 改革人才成长的环境。(论点)
人的一生中,自幼小到年长,都对事物 怀着美丽而又梦幻的憧憬,不论是事业上 的、学业上的、友情的、爱情的……但是 在不同人的眼里,事物总是千变万化难以 令人捉摸,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看法、 想法及思考的角度都不尽相同。
成 就了一种永恒。
第二层次——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刹那”顿悟,沉 淀
为一种永恒——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看到水壶盖子被蒸气顶起的“刹那” 顿悟,成就了一种永恒——发明了蒸汽 机
——挖掘、回答这些表象背后“刹那” 成为“永恒”的关键、内在关联(为 什么)
《有的人》(臧克家)
某种精神(为人民、为祖国、为正义) 永存,影响、教育后人
分论点+议论(阐释论点)+论据+议论(分析论据)
坚守需要坚定的信念。(分论点)身处逆境时,信念能帮 助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促使你永远地坚守下去。(议论) 孔子坚守自己“礼乐治国”的主张,哪怕困在陈蔡之间,七 天七夜饥寒交迫,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心志,他坚信,他的 理论一定有被人接受的那一天,于是他广收弟子,潜心教 学,著书立说,修订典籍,终于成为万世宗师,他的儒学 思想至今仍然魅力四射,受到全球许多国家的推崇。(论 据)正是因为孔子心中有一个不灭的信念,使他能克服一 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最终他成功了。(议论)
“自古才子出寒家”。古今中外成材者,大 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 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荷兰画家梵高也曾 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 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家。古今中外成材者,大多出自寒家。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 以吃到;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 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 流浪儿……寒门是他们根植的土壤,也正是这块贫 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发育,不断成熟,塑造自我,完 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 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摆脱贫穷的信心 和斗志。穷则思变,要干,要努力,要奋发图强。越 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向上,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 的太
如果只有二个正反例子——
二、本论:
论点:学以致用
正面例子(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
反面例子(赵括纸上谈兵)Fra bibliotek对比分析
——对比式结构
例如:《说“安”》 长安—临安
如果只有二个古今(外中)例子——
二、本论: 古代(外国)例子 分析议论 现代(中国)例子 再分析议论
结尾段的任务:
1、总结全文; 2、归纳分论点; ——这两点交叉关系 3、联系实际(即阐述论点的现实意 义,给我们的启示) 要求:短,照应全文。
清风徐来,拂过我的脸颊,12年 来的奋斗,是否因我的不懈追求, 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考场上的我 满带笑容。
——散文化写法
◇议论文基本结构:
一、引论(提出问题):由“材料”或题目 提出自己的论点(判断句)。50—100字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 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 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 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 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 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 —新胂凡纳明。(四个点例定向转述)这 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 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 有恒心和毅力。(例后议论)
二、本论(分析问题): 一般由三个主体论证段组成,每段200—250

1、分论点之一+事例+议论(或夹叙夹议) 2、分论点之二+事例+议论 3、分论点之三+事例+议论 三、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100字内
基本要求之三:
掌握主体论证段的常式、变式
主体论证段的常式结构:
分论点+论据+议论
论点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故意输球→公平竞争的原则→奥林匹克精神
《让与不让》 《制约与发展》 《“包揽”后的反思》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 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
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人才成长需要自由空间(环境)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 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 避危险,发现实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推迭式结构
论层:论证、说理的基本单位
或叙述、议论结合,或议论 并列式(同质,不同侧面) 递进式(逐层深入) 对比式(正反方面) 推迭式(同质,古今或中外) 综合式
——本论部分(有时包括结尾)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 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 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 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 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 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人类历史、科学、文明发展起到推 动作用
第三层次——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刹那”顿悟, 沉 淀为一种永恒——发现了万有引力,在 科学文化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 然的奥秘树立了极大的信心 。
瓦特看到水壶盖子被蒸气顶起的“刹 那”顿悟,成就了一种永恒——发明了
蒸 汽机,翻开了世界工业革命的新纪元, 推动了科学文明大踏步向前发展。
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 看
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 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
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 “以
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 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
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 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
较高要求之二:
论证结构变化
新材料作文:“材料”是材料作文的由 头、
缘起,在行文中应不时地渗透、关照、 提起 ,如“盐溶水中,无形有味”。
材料作文是一种资源型作文,试题 中的“材料”(含内容、思想、主题)
就 是给予写作者的第一份资源,是文章思 维的起点,思想的火种。
◆写作的思维轨迹(即作文的脉络):
基本要求之一:
正确提炼中心论点
2011年高考作文试题(17个) 材料作文:8个(2009年、2010年9
个)
命题作文:4个 材料+命题作文:4个 话题作文:1个
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17个) 材料作文:16个 材料+命题作文:1个(江苏)
新材料作文:
阅读材料(理解、把握,寻找 写作切入点)是一道客观存在的 “门槛”。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 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 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 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对立统一法】 可以侧重某一方面
新材料作文审题构思的思维轨迹:
选择角度→明确论点→切分分论点
第一,我们不像欧美那样,把哲学原理 用简明的语言直接提供给考生,而是 更着重于把矛盾隐藏在经典的寓言、 格言,或者在感性形象之中,考生是 否具备从感性直接向理性升华的能力 就成为关键。
第二,提供的矛盾不是单层次的。而是 隐含着多层次的矛盾。
(孙绍振)
◇材料作文审题:
既要整体把握,又须抓关键词句及 其之间的辩证关系,注意领会材料 的中心、倾向。 忌:抓住与中心无关的只言片语。
——《最遥远的距离》开篇
下笔之前,务必明确“论点”。
是谁,弹出世间绝唱?是那位双目失明 的老者,无心世俗,灵魂得以升华。
是谁,吟出千古诗篇?是那位潇洒浪漫 的诗仙,鄙弃官场,心灵得以自由。
是谁,造就一代王朝?是那位忍辱负重 的小卒,心怀大志,生命得以永恒。
——《 困境造就英才 》
开篇尤其禁忌华而不实。
——人才成长需要好奇心(学习主动性)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 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
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 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人才成长需要老师的期望(自信心)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 定规律的。
【分角度法】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 都会过去。”
基本要求之二:
搭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1段任务:
1、定向概述原材料; 2、引出(从何来,怎么得出)自 己的观点(即全文一以贯之的论 点)。 要求:短,入题快,观点醒目。
“滥竽充数”里的南郭先生,因新继 位 的湣王要听独奏,他在乐队里再也混不 下去了,只好连夜逃走。(定向转述材 料)南郭先生的可悲下场警示着人们: 每个人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论点)
以“材料”为圆心的圆周状 (像卫星绕着地球转),而不 是射线状。
如果只有一个例子(前后变化)——
本论: 事实前后对比(布鲁诺) 分析议论
如果只有一个(一类同质)例子—— 本论:
正面例举(张海迪、高尔基、安徒生) 分析议论 反面假设论证(如果……那么……)
——实虚对比
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 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 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 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分角度法】 【抓关键词法】
生甲:“实力说话”→实力与冠军 →实力与成功
生乙:垄断与发展 生丙:
才智不足→借助他人→弥补不足→建立 蜀汉
人生由无数的“刹那”组成,但是并 不 是所有的“刹那”都能成为“永恒”。 请以“刹那与永恒”为题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论点:人生有的“刹那”成为了“永 恒”。
第一层次—— 瓦特看到水壶盖子被蒸气顶起的“刹 那”顿悟,沉淀为一种永恒。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刹那”顿悟,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 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 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 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 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 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