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高二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高二地理试题
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日本、英国图,完成1~2题。

1.两国的气候均深受海洋影响,东京与伦敦两城市( )
A.均为亚热带气候类型
B.均为海洋性气候类型
C.东京气温年较差较大
D.伦敦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2.两国均为岛国,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两国的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
B.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都较高
C.两国的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
D.两国工业都是“临海型”布局
1题,东京地处亚洲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地处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大于温带海洋
性气候。

第2题,两国都是岛国,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都较高。

英国
矿产资源丰富,日本缺乏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

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牧草生长,城市化发展早、水平高,乳畜业发达;日本是季风气候,
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

日本工业原料和产品都依赖国际市场,工
业是“临海型”布局,英国传统工业多建立在原料地,不是“临海型”。

2.B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简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区域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甲、乙两区域河湖众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区域矿产资源贫乏,乙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4.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水陆交通便利,交通便捷程度高
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3题,甲区域为我国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缺乏;乙区域为美国五大湖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甲、乙两区域河湖众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第4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

A 项中的热量不足属于自然条件;美国五大湖区加工制造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而长三角地区原料、燃料不足。

两区域水陆交通都便利。

4.C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就有“陕西十大怪”之说: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吼起来。

据此完成5~6题。

5.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为主,才形成了“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
A.玉米
B.小麦
C.大豆
D.高粱
6.“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6.D
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饮食文化,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的人,口味也千差万别。

下图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区域饮食文化圈(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景观一致
C.无具体自然标志
D.圈内地理差异显著
8.区域饮食文化圈的虚线表示( )
A.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
B.现实中无该圈地域饮食文化
C.形成与该圈不同的饮食文化
D.饮食文化传播受到政区的限制
7题,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

图示区域饮食文化圈是依据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划分,有划分指标依据;由于地域、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与自然景观不一致;划分指标属于人文因素指标,无具体自然标志;圈内地理差异不明显。

第8题,区域饮食文化圈的虚线表示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该文化圈不仅分布在国内;现实中相邻国家有该圈地域饮食文化;形成与该圈相同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传播不受政区的限制。

8.A
关键能力提升练
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
10.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9题,根据经纬度位置、河流的形态,可以判断出甲为塔里木盆地,乙为四川盆地,①为塔里木河,②为长江。

塔里木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汛期在夏季。

长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凌汛现象,其汛期比较长。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第10题,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品质优良。

10.B
我国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出发,到达图中的⑨地:①包头→②太原→③西安→④成都→⑤昌都→⑥攀枝花→⑦昆明→⑧桂林→⑨赣州。

读图,完成11~13题。

11.考察队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没有实现的是( )
A.①→②:草原森林之旅
B.②→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
D.⑤→⑨:特色地貌之旅
12.考察队沿途经过的下列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 )
A.①⑥
B.①⑧
C.②④
D.④⑥
13.小明在整理考察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时,不小心抄写错了一处,这一项是( )
A.①地—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B.②地—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C.⑤地—抓好粮食生产,种(植)养(殖)结合
D.⑦地—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
11题,抓住关键词“没有实现”,包头→太原这一考察线路,气候较为干旱,森林很少,主要以草原景观为主。

第12题,包头和攀枝花都是我国著名的“钢城”,属于资源型城市。

第13题,昌都应该加强湿地和草场的
保护,合理发展畜牧业。

12.A 13.C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京携手张家口击败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市约200千米。

张家口市的崇礼区是著名亚洲滑雪胜地和“北京后花园”,有着滑雪赛事的举办经验。

材料二北京和阿拉木图气候资料图(图1);北京市及张家口、崇礼位置示意图(图2)。

图1
图2
(1)列表比较北京与阿拉木图气候的差异。

(2)简述崇礼区举办2022年冬奥会滑雪赛事的优势条件。

(3)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将会对北京及张家口地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1)题,根据北京和阿拉木图的气候资料图,确定两地的气候类型,两地最冷月气温都在0 ℃以下,都是温带气候,北京夏季降水较多,阿拉木图全年降水较少,可以推断出两地的气候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然后归纳其气候特征,分析其成因。

第(2)题,一是围绕有利于滑雪的自然条件分析,冬季气温低,积雪厚度大且不易融化;周边多山区,赛场条件好。

二是结合北京市及张家口、崇礼位置示意图分析,该地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有组织大赛的经验。

第(3)题,冬奥会的申办成功,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将会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促
进就业,
增加经济收入等,主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从经济、社会
和生态三方面分析。

(2)自然条件:冬季气温低,积雪厚度大且不易融化;周边多山区,赛场条件好。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有组织大赛的经验。

(3)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②增加就业机会;③促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④推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