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蝈蝈》问题探究.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蝈蝈》问题探究-
提示: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2、第一段中的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3、文章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好处?
提示:拟人。

如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4、作者在文章中对蝈蝈变换多种称呼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

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是不同的。


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绿色蝈蝈》习题精选-
《绿色蝈蝈》习题精选[课内检测]
1.下列加粗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狩猎(shu)喧嚣(xiāo)吮吸(shn)角落(jio)
B.螽斯(dōng)扰乱(ro)大颚()气氛(fn)
C.静谧(b)屠夫(t)低劣(li)窸窣(sū)
D.莴苣(wō)俘虏(l)哀号(ho)蝉喙(hu)
2.选出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静谧(安静)狩猎(打猎)
B.窸窣(细小的磨擦声)喧嚣(喧哗)
C.喑哑(缄默、不说话)撇开(丢开、抛弃)
D.惊慌失措(安放、安排)和睦(和好、亲近)
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贪婪踢蹬逃窜夜色苍茫
B.劫掠大鄂和睦更胜一畴
C.鼓膜莹火虫扰乱窃窃私语
D.俘掳喑哑篡夺惊慌失措
4.填空题。

《绿色蝈蝈》选自《_______》。

作者________(1823~1915)__________国著名____________家,代表作有《_________》。

5.简答。

(1)“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这句话中“麻烦”一词表现了什么?
(2)“我独自一人”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当被捉住的蝉还在挣扎的时候,梧桐树梢上的节目还在进行着,但合唱队已经换了人。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____(像是擂鼓的声响像是滑轮的响声像是拉锯的声响像是弹钢琴的音响),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①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尽管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不管怎么说还是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虽然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演唱,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捕捉到这②微弱的声音。

然而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6.在语段空缺处,应选填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7.“梧桐树梢上的节目”指的是_____________,“合唱队”指的是____________,“夜晚的艺术家”是指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田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中的“和”能否换成“或”?为什么?
[课外创新]
10.下边是陈毅为鲁迅先生逝世所写的挽联,其上联的次序打乱了,请重新排列(只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①懂得进退攻守②要打叭儿落水狗③岂仅文坛闯将④临死也不宽恕
下联: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以为白鳍豚属于鱼类。

其实,它是兽不是鱼。

它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

胎生哺乳,而且它有猩猩一样发达的大脑。

科学家告诉我们,鲸类的祖先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始哺乳动物,后来由于受冰川的袭击,它们不得不迁入水中避难。

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化成完全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类群。

白鳍豚6岁左右性成熟,母豚一般2年一次怀胎,孕期约10个月,每胎一仔,也有二仔的。

幼豚靠母豚带游,有时倚在母豚的鳍翅上戏水,有时钻到母腹吮吸乳汁,活泼有趣。

成年白
鳍豚雌性比雄性大,雌性身长可达2.5米以上,重达170公斤;雄性长达2.2米以上,重达125公斤。

白鳍豚喜群居。

通常两三头以上一起出没,幼豚游在中间,大而壮的豚在前后左右相伴。

如同长辈呵护着子女,一家几口和谐相处,尽享天伦之乐。

由于白鳍豚世世代代生活在浑浊的江水里,视觉器官退化。

不过,它在大江里却非常灵活。

因为它有一套得天独厚的声纳系统。

它的前额呈球状隆起,像聚焦的透境,是声纳发射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就是靠声波回弹来识别目标和捕食猎物的。

白鳍豚的皮肤构造也很特殊,皮是双层结构,上有许多管状海绵物质,游动时互相滑动,能减少水的摩擦力。

当它快速冲刺时,连全速推进的鱼雷也相形见绌。

科学家说,白鳍豚的价值不仅在于观赏,更重要的是具有仿生学、生物学、考古学、军事学等多学科的科研价值。

在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分别被视为陆上和水生保护动物的“旗舰种”,且白鳍豚更为珍贵。

11.下列对白鳍豚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白鳍豚不是鱼类,而是兽类。

B.白鳍豚是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受精,胎生哺乳,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兽。

C.白鳍豚是一种像猩猩一样有发达的大脑的动物。

D.白鳍豚是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演化成完全适应水中生活的特殊鲸类。

12.下列白鳍豚的特性,不属于哺乳动物特征的一项是()A.有性成熟期。

B.有怀孕期。

C.幼豚要靠母豚哺乳生长。

D.雌性比雄性大。

13.下列是对第三段的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浑浊的江水是自鳍豚视觉器官退化的原因。

B.得天独厚的声纳系统是白鳍豚非常灵活的原因。

C.呈球状隆起的前额是自鳍豚有声波回弹的原因。

D.特殊构造的皮肤是白鳍豚能全速推进的原因。

14.下列是对本文各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介绍了白鳍豚的本质特性和生物进化历程,打消了有些人认为它是鱼类的错误认识。

B.第二段是从白鳍豚的生长过程的角度来介绍它的。

C.第三段是从白鳍豚在水中的生活能力的角度来介绍它的。

D.后一段写了白鳍豚的价值和珍贵,可见作者的苦心是要我们保护好这种动物。

[写作训练]
15.在大自然中,有许多话泼可爱的小生灵。

请你仿照《绿色蝈蝈》的写法,仔细观察,细心描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有关某一昆虫的短文。

答案
1.A 2.C 3.A
4.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昆虫学昆虫记
5.(1)“麻烦”一词表现作者对蝈蝈悉心照料,不怕麻烦的态度。

这样介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

(2)说明了作者对他所热爱的事业的执著。

搞科学研究需要这种精神。

6.像是滑轮的响声
7.蝈蝈对蝉的弱肉强食在白天呜叫的多种昆虫蝈蝈
8.“这”①:在蝈蝈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

“这”②:十
来个蝈蝈在演唱。

9.不能。

“或”不同时出现,有选择性:而“和”则表示同时出现。

考虑夏夜的特定环境,青蛙和其他小虫会同时呜叫,所以这里应用“和”。

10.②④①③
11.B 12.D 13.D 14.B
15.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