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1测量器具准备
1.1.1红外线扫平仪一台、经纬仪一台、水平仪一台。
1.1.2钢卷尺(30m)1把、塔尺(5m)、盒尺(5m)、墨斗
1.2技术准备
1.2.1组织劳务放线人员、技术人员等有关施工人员对图纸及变更洽商进行交底,劳务技术员、放线员熟悉并校合已发到的施工图纸及图纸变更洽商。
图纸熟悉后进行现场交底,主要交底施工现场一次结构控制线与建筑物轴线及开间墙体的的几何关系。
劳务技术员和放线员要核对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控制线与填充墙的几何关系,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有疑问报栋号长答疑解决。
1.2.2 对照建筑图和结构图,核对两者相关部位轴线、尺寸、高层是否对应等。
1.2.3 充分熟读测量依据和有关的设计交底及设计变更,并进行相应的测量计算,并画出各楼层放线图。
1.2.4 对所用的测量仪器进行签订和校核,且必须有鉴订合格证,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钢尺在正式使用前,应及时送到国家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要根据环境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尺长改正和温差改正。
注意仪器的使用应在租定有效期内。
1.2.5 测量前塔尺应进行校核,用校核好的钢卷尺对塔尺进行校核,把塔尺全部拉出,用钢尺从刻度0点对塔尺进行全长度量。
再次从接头处上下各100mm进行度量,误差不超过1mm者为合格。
1.2.6 盒尺在使用前,应和计量检测合格的钢尺进行校核,误差1mm为合格,校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1.2.7 对施工配合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1.2.8高程竖向传递:
地下室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结合30m钢卷尺往下传递临时水准点的高程,校核合格后,方可抄平放线。
作为层竖向标高传递点。
在施工时,用钢尺沿垂直方向,至少三处从楼角向上传递高程,并划出整数水平线,作为施工面上进行施工测量的依据。
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检测
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误差在±2mm之内。
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个高程传递点以作校核,在墙体、柱上弹1米控制线作为顶板施工时的标高依据。
抄测时两水平点间距不应大于4mm,墨斗线直径小于1mm,在结构施工时竖向水平标高控制线墙柱墨线均为建筑标高,并标注墨线的相对高程。
1.2.9平面线的放样
在结构施工测量和装修施工过程中,应按装修工程要求将施工所需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柱、板上,作为装修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在结构室内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正1米水平线,作为内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根据每层结构施工墙线(500mm)放出各内隔墙、分户墙,GZ等细部尺寸线,楼梯间管道井处先用红外线水平仪或经纬仪在进户门处休息平台导入管道井处,然后放管道井墙线。
1.2.10 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
1.测量时,做到依据准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每抄测距离、点位都有校核,采用的校核方法必须与抄测的方法为两种方法。
2 测量高程(标高)时,水准仪采用前后视等视距法。
3量距精度要求在1/30000.即30m量距误差在1mm
4 测角精度要求在±6〞
1.3测量保证措施
1.3.1施工测量中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即遵循主轴线—轴线—细部放线的放线原则,达到整体控制局部的目的。
1.3.2施工测量过程中,应遵循步步有校核的原则,即在轴线投测前应先校测轴线控制点准确无误后,再进行投测,投测后还应用其他方法进行检查;施工层放线时,先校核轴线是否准确,再进行细部放线,细部放线完毕后,也应复核检查,这样做到步步有校核。
1.3.3施工中应坚持步步验线的原则,测量组每次放完线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项目部进行核验,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