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4分,共16分)
下面是关于李白和杜甫的相关资料,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唐天宝三年(744),33岁的杜甫与44岁的李白初次相遇于东都洛阳。

当时的李白早已名满天下,此时的杜甫刚刚崭(zhǎn)露头角,虽然他们整整相差了11岁,却因着“宿
命”悄然(qiǎo)拉开了友情的序幕
..,结下了一生最为的友谊。

李白狂歌放酒、恣意潇洒,他高昂着头,看到的是蓝天的浩瀚
..,雄鹰的搏击,因而慷概激昂,歌声豪放;杜甫辗转漂泊、半生蹉(cuō)跎,他低垂着头,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沟壑的幽深,因而歌声凄苦。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

“仙”出世,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
入世,一生都在现实的荆(jīn)棘与泥泞中跋涉
..。

李诗秀于神,杜诗美在骨。

他俩是诗坛永恒矗立的双峰,他们的千古名篇,都被在历史的玉柱上,撑起了唐代诗坛一片“高不可及”的天空;他们都以博大的胸襟,文学史上谱出了“文人相重”的一段千古佳话。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崭.(zhăn)
B.悄.(qiǎo)
C.蹉.(cuō)
D.荆.(jī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序幕
B.浩瀚
C.慷概激昂
D.跋涉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珍贵郁郁寡欢铭记绮丽
B.贵重忧心忡忡镌刻绮丽
C.贵重郁郁寡欢铭记瑰丽
D.珍贵忧心忡忡镌刻瑰丽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谱出了一段“文人相重”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B.谱出了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

C.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在文学史上被谱出。

D.文学史上一段“文人相重”的千古佳话被谱出了。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前年,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

我赞叹它,。

,。

,那么,沙漠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变成春天的故乡呢?
①它虽然已死去千年,但仍然以一棵树的形象存在于人间
②那么就可以证明,沙漠只是后来的演变
③既然沃野可以变成沙漠
④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既然千年前这里还有树木
⑤它虽然再也听不见春天的召唤,但却给执着的生命留下不朽的启迪
A. ①⑤④②③
B.⑤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⑤
D. ⑤④②③①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始龀”指七八岁。

B.《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仅具有说明文准确、客观的一般特点,又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价值。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作家》等。

D.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等。

真实性是其基本要求。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0.5分,共4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3),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诗中能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6)《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苏轼因月色美好,也因孤独寂寞而想到了同病相怜的张怀民的句子是:,。

二、综合性学习(含8~12题,共9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

材料一:“千百年来,茶从中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报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火。

”广德福表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材料二:手拿金箍棒、身着宇航服,乐高“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

这款
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呈现出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

以中国经典名著为灵感设计玩具,“悟空小侠”还是头一个。

乐高集团高级设计师温笑东反馈:“海外消费者已经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看《西游记》的书了。


材料三:守正创新,气象万千。

近年来,国风国潮纷纷兴起,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引起观众共情共鸣;《长津湖》《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化作品叫好又叫座;文化类综艺节目频频出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文化厚度彰显精神高度,带来现象级流量……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8.请对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作简要概括。

(2分)
9.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2分)
(二)名著阅读(3分)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

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

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0.(1)选文中的蟋蟀体现出和的品质。

(1分)(2)《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

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启示?(2分)
(三)临写与鉴赏(2分)
11.观察下边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

(1分)
12.《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庄秀丽,可作楷模”,下列能体现这一字体特点的是图。

(1分)
A B C
三、阅读(含13~25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3~14题。

(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颈联中“历历”“萋萋”两个叠词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请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10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②轻家则敢陵③上犯禁,敢陵上犯禁④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节选自《管子》)
【注】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

②危乡:不安于本土③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④犯禁:触犯禁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池.非不深也池:(2)攻亲戚之所畔.畔:
(3)凡治国之道.道:(4)必先富.民富:
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7.【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

请写出【乙】文中的这个句子。

(1分)
18.两段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了什么观点?【甲】【乙】两文分别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述的?(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1小题。

(共9分)
考试焦虑是怎么回事
①什么是考试焦虑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复杂反应。

它可能表现在生理层面上,如直冒冷汗;也可能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如不断地抓耳挠腮;还包括心理层面上的心慌意乱,难以平静。

每个人面对人生各个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时,都或多或少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那么,(1)?
②从社会层面来说,考生周围的人,比如父母、亲戚、朋友等,都可能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抱有期待。

尤其是对于重大考试,这种期待就更为强烈。

这种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期望程度越高,考生随之产生的心理压力越大。

比如,有些学生并没有过分关注自己的考试,但他们感到父母对考试的成败非常在乎。

如果失败了,就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焦虑也随之产生。

③从心理层面来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对于个人来说,考试被看作一个衡量自身能力的过程。

当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时,就会感到自身能力得到肯定;反之,当考试失败时,可能会怀疑自身能力。

当我们开始担心这种考试失败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④考试焦虑产生后,人们常常感到心情难以平静,身体坐立不安,大脑好像变得一片空白——记忆力显然受到了损害。

那么,(2)?对此,英国研究者艾森克等人提出了一个加工效率理论。

⑤这一理论认为,考试焦虑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记忆的加工效率。

人们需要完成一项任务
时,需要付出心理资源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如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努力思考等等。

这种心理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

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时,可用来完成任务的心理资源大大减少。

简单来说,就是考试焦虑会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⑥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考试焦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认识,那么,(3)?
⑦我国心理学家陈顺森等人对考试焦虑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有趣的结果。

过高的考试焦虑的确会对人们的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但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生的记忆力。

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乎意料的现象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解释。

前文已经介绍了考试焦虑是如何给我们的记忆带来负面影响的。

考试焦虑的学生们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这正是过高的焦虑造成的影响。

⑨此外,研究者们发现,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使学生们产生了警觉,相比于没有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这就像龟兔赛跑,没什么焦虑的兔子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相对比较焦虑的乌龟则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而成了赢家。

⑩因此,当我们在考试前被一股无形的焦虑所缠绕时,也许可以放下恐惧,尝试与焦虑和解。

要知道,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能更好地调动心理资源,增强记忆力,帮助我们完成考试。

让我们和焦虑握手,在考场上与之化敌为友,借助其一臂之力,取得令人羡慕的好成绩。

19.根据上下文揣摩,第①段、第④段、第⑥段横线处,作者依次提出的问题是
(1)(2)(3)(3分)
20.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如果你正陷入考试焦虑的情绪中,心情紧张,坐立不安,请根据文意为自己想几点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

(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5小题。

(12分)
故乡的美食
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

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的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产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

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

一找,果然。

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

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

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

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

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

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

炒米是吃不饱人的。

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

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

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

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

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

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

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和联军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

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

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

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

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

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

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

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⑦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⑧炒米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22.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格补充完整。

(3分)
本文以“炒米”为话题娓娓道来,有对炒米的介绍,如第①段介绍了家乡炒米的风俗,第②段介绍了(1),第③段介绍了装炒米的器具,第⑤段介绍了(2);
还有对相关事件的叙述,如⑥⑦两段写(3);文章信笔所致,无拘无束。

23.汪曾祺散文语言平淡而有味,请根据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4分)
(1)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
(2)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

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

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请赏析句子的语言风格)(2分)
24.有人认为第④段写张仲陶算卦之事多余,该段可删去。

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2分)
25.汪曾祺先生擅长于“凡人小事”中寄寓人间情味,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文中读出的“情味”。

(3分)
四、作文(40分)
26.(40分)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触动了我
题目二:采撷一段奋斗的时光
要求:
①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2. C
3.D
4.B
5.A
6.C
7.(1)徙依欲何依(2)学诗谩有惊人句(3)几处早莺争暖树(4)入则无法家拂士(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8.(2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同形式走向世界。

9.(2分)“文化自信”指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发自内心地崇敬,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或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

(言之有理即可)
10.(1分)(1)勤劳、聪明、不辞劳苦、持之以恒。

(答对两个即可)
(2分)(2)启示:热爱大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生活态度;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注重观察和实验;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任意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1.(1分)略。

12.(1分)A。

13.(2分)“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

(或运用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14.(2分)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15.(2分)(1)池:护城河(2)畔:同“叛”,背叛(3)道:道理
(4)富:使……富裕
16.(4分)(1)(2分)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2)(2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17.(1分)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18.(3分)都强调了“以民为本”的观点,(1分)甲文从“施行仁政”的角度加以论述,(1分)乙文从“富民”的角度加以论述。

(1分)(意近即可)19.(3分)(1)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呢?(1分)(2)考试焦虑为什么会影响记忆力(1分)(3)考试焦虑真的只是考场上的绊脚石吗?(1分)
【乙】参考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

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

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必然是穷的。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20.(3分)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将中等程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和没有什么焦虑的学生比较,(1分)突出强调了适中的焦虑可以调动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1分)
21.(3分)①考前和父母沟通,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制定合理考试目标,避免对孩子成绩的过高期待;②调整自己心态,要以坦然豁达的心面对考试的成败;③考前要认真充分地复习,提升实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④考前可通过听音乐、画画、散步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

(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给分)
22.(3分)炒米的做法;炒米的吃法;一家人在动乱年代吃炒米应急(每空1分)
23.(4分)(1)(2分)运用动作描写,“抓”“开”、“掏”、“塞
等动词,写出了劳动人民的干活的娴熟麻利(1分),表现了当时故乡贫穷的生活状态下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1分)
(2)(2分)语言口语化,同时含有方言词汇“蛋瘪子”、“惯宝宝”。

(1分)平实自然,如话家常,通俗易懂,充满生活趣味。

(1分)
24.(2分)不认同,此段不可删去,第④段写张仲陶算卦之事,目的是表明炒米坛子几乎家家都有,(1分)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1分)
25.(3分)示例:①“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这里将家乡的炒米与四川的炒米进行比较,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②“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

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自然地讲述了故乡的风俗,过往岁月历历在目;③“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

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艰难岁月,与炒米相伴的夜晚,回忆起来,浪漫而温馨。

(结合文章内容1分,探究出“情味”,言之成理2分)
26.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