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公倍数、最
小公倍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明确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小青蛙和小兔子在玩什么游戏呢?
【课件播放动画:最小公倍数游戏】
师:动画中小青蛙和小猴都跳到哪几个格子呢?小青蛙和小猴子第一次同时跳到哪个格子呢?这些问题,大家在动画里都看到了吧,如果没有动画展示,老师出这样一个题目,你会做吗?
生:我们也画格子。
师:这个办法也可以,但是要画多少个格子呢?是不是很费力气和时间呢?今天我们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后,你们解决这类问题就轻松很多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动物玩游戏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加课堂活跃气氛。
】
二、合作探索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每到春节很多人都会贴窗花。
这不一个商店制作了“春”字窗花。
想要把这种规格的窗花布置在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供顾客欣赏。
师:你觉得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呢?下面大家用准备好的纸,剪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代替“春”字窗花,来摆一摆。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我发现每个小组摆的各不相同,看来摆法还是很多的么。
谁来说说呢?
生1:我用6个小长方形,摆出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
生2:我们组用24个小长方形,摆出了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
生3:我们是摆成了边长18厘米的正方形了。
……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我们可以摆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6厘米、12厘米、18厘米、24厘米……(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展示这几种摆法),大家想一想,摆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和小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
生:6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12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正方形的边长都既是长方形的长的倍数,又是它的宽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我们想要确定正方形的边长,只需要确定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就可以了。
师:谁来找找呢?
生回答。
有的是用列举法,有的用的筛选法,还有的用的集合图法。
【课件展示集合图法】
师:我们发现了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公倍数有:6、12、18、24……,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其中6是最小的,我们称它为2和3的最小公倍数。
2.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想想,找最小公倍数有哪些方法呢?
生:也可以用列举法,筛选法。
师:恩,是的。
那大家来说说列举法怎么做,筛选法怎么做呢?以下题为例。
例:求12和1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生1:列举法就是先分别找出12和18的倍数,然后从中找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生2:用筛选法做,就是先找出较大的数18的倍数,然后在18的倍数中看看哪些也是12的倍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回答的很好。
同学们观察下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师:恩,回答正确。
师:我们在找最大公因数的时候用到了短除法,那么可以用短除法来找最小
公倍数吗?
生:应该可以吧。
师: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活动。
师:找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和找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作法类似,不同之处就是最后结果是将所有除数和商相乘。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归纳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
三、自主练习
1.数学游戏。
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略。
3.先分别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再仔细观察。
你能发现什么?
答案:左边:42,36,65;发现: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右边:24,36,33;发现: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3.用短除法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24和18 24和12 18和9 14和21
45和30 16和20 15和25 10和12
答案:72,6;24,12;18,9;42,7;90,15;80,4;75,5;60,2。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回答。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可以利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我们平时生活中要留心观察。
【设计意图:最后总结也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整个课堂都是学生为主题的思路,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
五、课后作业
1.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0和12 7和8
12和18 13和39
答案:60 56 36 507
2.你会用短除法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1)2、3和8
(2)5、9和15
(3)6、8和12
答案:48 45 144
想一想,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