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疏通字词
1.播放视频,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
2.导入:今天就让我们回望历史,去看一看开国大典。
(板书课题)
3.学生初读课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学生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宣告宣布汇集旗帜检阅瞻仰高潮爆发排山倒海肃静
(2)相机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
(3)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区分词义。
宣告宣读宣布
◆毛××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
政府的公告。
◆中央人民政府书长林伯渠()典礼开始。
◆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瞻仰瞻望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鲜红的国旗。
◆从山脚抬头(),只见四周绿树成荫,一排排房屋掩映在树丛之中。
(4)书写指导:瀑、隆、宣、射
重点指导:“爆”的“”部件,提醒与“恭”的区别;“宣”和“隆”不要忘记短横;提醒“射”的“”撇变提。
5.学生联系课题,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
二、提取信息,理清脉络
1.提炼场面,理清开国大典的过程。
(1)学习活动:填过程图。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哪些重要而难忘的场面?
②概括场面,完成过程图。
(提示:重点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
)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3)总结方法:段落起始句往往提示了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能帮助我们快速提取信息,把握内容。
2.串联场面,概括大典。
(1)明确要求:借助过程图说清楚、有条理。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学生按照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时间顺序,将各个场面串联起来简要说说大典的过程。
3.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记叙了群众入场、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这几个重要场面。
三、寻找“点”“面”,聚焦“点”
1.过渡: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这篇文章中同样运用了这样的写法。
我们先走进开国大典里最隆重的“大典中”的场面去看看吧。
(板书:点面结合)
2.小组合作,分工研读第5~10自然段的三个场面,用“____”画出“点”,用“”画出“面”。
3.小组汇报,交流并补充找到的“点”和“面”。
4.聚焦“点”的描写。
(1)学生思考:聚焦这些描写“点”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基本在写毛××)
(2)学生思考:在三十万人中,有人民群众,也有众多的国家领导人,作者为什么只重点突出了毛××?
预设:毛××是开国大典中最主要的人物。
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3)师生合作朗读描写毛××和群众的部分,引导学生抓住群众的反应,读出群众对毛××的敬爱之情。
(4)小结:毛××就是这三十万人中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点”。
看来,选“点”要聚焦典型。
(板书:点聚焦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