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课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育课的主要内容
中职学校心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中职学
校的教育过程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对提高中职学生的
人格和心理品质是至观重要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称心育训练课)的目的是根据中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分析学生在心里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
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中职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对学生实施心理
素质的训练,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他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方式,他的
显著特点是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

心育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形式上以
学生活动为主,体现的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轨迹。

因此,心育活动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研究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要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使学生
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与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

因此,中职学校心育活动课的开
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1)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开放
进取的性格。

现在的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
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

要通过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行为训练
来加以改正。

对于那些尚未出现但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及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
这一实际情况,老师设计了《学会合作》、《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众人划桨开大船》等活动课,在活动中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互相合作、
齐心协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在活
它在获得洞察力、活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坚强自主的人格和不畏惧困难的品质。

设计内容不同且形式多样的心
育活动课,如《我喜欢我自己》、《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帮助他们
认识、接受和坚信自己,提高自信心;努力提高他们的自觉性,行为的目的性,培养学生
的独立性,鼓励他们勇于挑战、不胆小怕事、不怕苦不拍累的品质。

(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性格,培养良好的社会兴趣和沟通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关爱。

他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爱自己,还要关心和帮助他人,包括父母、老
师和同龄人。

他们还应该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社交技能,倾听他人的对话,自由表达自己的
想法和感受。

有鉴于此,在不同年级设计了不同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如“身体力行,体谅
他人”、“文明礼貌,说话得体”等,让学生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上感受和督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心理教育活动的目的。

(4)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个性。

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人生幸福的重要基础,通过心育活动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态度,常常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通过心育活动课,培养学
生幽默开朗的性格,以及应付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采取正确
的态度和应付方法。

心育活动课《了解绥芬河的历史》、《我们周围的环境》等就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学生
不良的学习情绪会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
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材料难度大,而是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产生的情绪问题与动机
障碍。

心理教育活动课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技能。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探索某种
事物的认识倾向,是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是心育活动
课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设计如《学习的苦与乐》《给厌学者开处方》、《注意力自测》等
活动课,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
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这方面,可以设计“养成良好习惯”和“学习习惯自测”等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对于学生将来
获得幸福而充实的生活具有潜在的影响,同时,对他们个性的发展和提高学习效率也具有
迁移作用。

(一)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自理能力反映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是他们生活能力的重要体现。

培养学生的自
我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建设和自信心的增强,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如“我今天负责”、“游北海公园”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提高自我照顾能力。

(2)学会合理消费
学会合理消费是现在社会生活中一个公民必备的生活技能。

一个认得消费行为和消费
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怎样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是辅导
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引
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的意义在于培养他们节俭独立生活的能力。

通过丰富的活动课程,
如“善用零花钱”、“小会计”,学生可以了解消费的一般知识,初步获得理财能力。

(3)学会珍惜时间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谁都不能留住时间,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而无情的。

学生往往不懂得珍惜时间,所以我们设计了《我的小闹钟》、《生活帮手》、《和时间赛跑》等系列心育课,让他们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从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总之,课堂教学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途径。

心理教育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心理教育活动课程走进学生心中,走向社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彩的空间,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