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高教版)电子教案:第四部分旅游企业服务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心理学》
第四部分旅游企业服务心理
第一节旅游服务中的客我交往
是指旅游服务人员与客人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意愿、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影响的各种过程。
一客我交往的心理特点和基本策略
X轴代表情绪性,Y轴代表积极性。
每个人的情绪性和积极性的不同数值都能在图上找到,并合成一个交叉点,这个点表示人的心理状态。
1区
心理状态类型——表示该人的情绪很好,积极性很高。
在这种状态下人显得轻松愉快,活跃好动,容易接纳他人,易于接近。
策略——客人最易交往
Ⅱ区
心理状态类型——是最危险的,属于气急败坏、寻衅滋事者。
策略——服务员根据经验应迅速判断出这类“危险”客人,提供迅速而谨慎的服务,不要过分殷勤试图引导其多消费,应以避免冲突为最佳选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Ⅲ区
心理状态类型——表明该人情绪不好,积极性也不高。
这时人看起来意志消沉,心灰意懒,有种暴风雨过后喊没缓过劲来的感觉。
策略——难度是最大的,首先要设法调动客人的情绪,然后再调动其积极性。
Ⅳ区
心理状态类型——客人情绪不错,但积极性不高
策略——服务员要想办法感染、影响客人,将客人的积极性提高上来,从而促进客人消费。
二客我交往的特殊性
2 公务性
3 不对等性
4 个体与群体的兼顾性
三客我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1平等的含义是“相互尊重”
2服务员不可能与客人“平起平坐”
3不要把“人”和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混为一谈
(二)双胜原则
1“客人总是对的”并不是对客观事实的判断
2不要说客人“不对”
3不要把“分清是非”变成“争输赢”
四客我交往的沟通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认为:信息的全部表达=55%表情+38%声音+7%言语1 有声语言沟通
(1)用语
(2)声调
2 书面语言沟通
例如调查表、投诉信、感谢信等
3 无声语言沟通
(1)表情语
(2)手势语
(3)操作语
第二节客人的需求心理
一、旅游业服务质量
1设施设备质量
2有形产品质量
3劳务质量
5感知服务质量
二、客人需求心理
方便安全卫生安静舒适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