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数学思维培养教案
简介
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问题、启发性的讨论活动和实践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推理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2.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迎接挑战的勇气。
3.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案内容
1. 引入阶段
•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将涉及的主题,并激发他们对该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相关知识点,并与现有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2. 讲解阶段
在这个阶段,老师通过具体例子或讲解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概念。
•解释与数学思维相关的概念,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提供范例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得出解题方法。
3. 探索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有机会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
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设计一系列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合作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式发现、类比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4. 实践应用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设计相关实践任务或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图表分析、模型构建等实践活动,并展示结果。
5. 总结反思阶段
在这个阶段,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思维的理解。
•向学生提出一些复习问题来检查他们对关键概念和解题策略的掌握情况。
•给学生提供反思问题,让他们思考并分享对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探索阶段的表现,包括其参与度、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
略。
2.收集学生完成的实践任务或项目,并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3.综合考虑学生在总结反思阶段对关键概念和解题策略的理解程度。
参考资源
1.数学思维培养教育指南:教育部出版社,2009年。
2.弗兰克·古漪(Frank Yellin)和朱利安娜·斯塔纳劳特(Juliana
Staunton):《Mathematical Thinking: From Problem-solving to Proof》,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