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铜鼓县中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春市铜鼓县中考理综-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6八下·香坊期末) 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 . ①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2. (2分)(2018·广东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称量NaOH固体
B . 加热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稀释浓硫酸
3. (2分)(2018·朝阳模拟) 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B . 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铁
C . 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
D . 若X是稀硫酸,d不可能是单质
4. (2分) (2018九上·吴中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的有关说法正确是()
A . 高锰酸钾由K+和MnO4﹣构成
B . 3H表示3个氢元素
C . N2表示两个氮原子
D . 2NaCl表示2个氯化钠分子
5. (2分)(2019·临清模拟) 有X、Y、Z三种金属,将X、Y和Z分别浸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
将Z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 X Y Z
B . X Z Y
C . Y Z X
D . Y X Z
6. (2分)(2019·信丰模拟)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因此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7. (2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 . 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的水: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
8. (2分)(2019·苏家屯模拟)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铁丝弯曲
B . 酒精挥发
C . 冰雪融化
D . 酸碱中和
9. (2分) (2016九上·简阳期中) 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可吸入颗粒物
D . 二氧化氮
10. (2分)(2016·兴化模拟)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和类别全部正确的是()
A . Na2CO3 烧碱盐
B . Ca(OH)2 熟石灰碱
C . C2H5OH 酒精氧化物
D . NaHCO3 小苏打酸
11. (2分)(2018·高台模拟)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 冰雪融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 .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D . 酒精温度计遇热读数上升——分子变大
12. (2分)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 不锈钢
B . 玻璃
C . 铝合金
D . 铜线
13. (2分)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B . 用MnO2来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D . 用砂纸打磨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二、填空及简答题 (共4题;共15分)
14. (3.0分)(2016·深圳)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除去某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杂质,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粉(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填字母),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②过滤,得到FeCl2溶液和金属混合物.
A . 铁
B . 铜
C . 银
(2)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上述②得到的金属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将该金属混合物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8.0g.向此金属混合物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计算该金属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___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②该实验中,有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测定其他数据来计算Cu的质量分数,实验时他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应是________.
15. (5分)请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填写下列各空.
(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 作用;
(2)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与化学实验操作中常用的________原理相同;
(3)用烧杯分别取等量井水和蒸馏水加入适量________ ,搅拌.发现蒸馏水中泡沫多,井水的泡沫少.结
论:井水是硬水.
16. (3分)(2016·榆次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有NaCl和HCl 猜想二:有NaCl和NaOH
猜想三:有NaCl、NaOH和HCl 猜想四:________
你认为猜想_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写一种不合理的猜想,对应写出理由)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猜想一成立
17. (4分) (2019九上·垦利期末)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是紫红色固体单质,G的溶液为浅绿色,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 D的化学式为________;G的名称为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写出物质F在生产生活的一种用途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18. (7.0分)据媒体报道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后,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
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并要探究某下水道的气体的成分:(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1)(猜想)
Ⅰ含有可燃性气体CO;
Ⅱ含有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有可燃性气体________和________;
(2)(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________法收集气体。
(3)(进行实验)
①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略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
体
②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略目的是除去________
③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干燥且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
焰上方
①烧杯内壁有________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
素
②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_元素(4)(作出判断)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________也有相同的现
象。
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________的存在。
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有同学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定量探究,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
种或多种。
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
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证明气体X成分中一定没有________,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则气
体X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气体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________
A.可能只有甲烷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E.可能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
四、计算应用题 (共1题;共5分)
19. (5.0分)(2016·蒙城模拟) 某水下供氧设备中供氧剂是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
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某同学为测定供氧剂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20g供氧剂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反应),
直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产生氧气的质量为3.2g,请计算,供氧剂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填空及简答题 (共4题;共15分)
14-1、
14-2、
15-1、
16-1、
16-2、
17-1、
17-2、
17-3、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18-1、
18-2、
18-3、
18-4、
18-5、
四、计算应用题 (共1题;共5分)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