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湖北麻城经济开发区区域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麻城经济开发区区域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写本
编制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
编制时间:20XX年10月
第一章总则
1.1项目由来
湖北麻城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4年8月省政府以鄂政发[1994]106号文件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XX年8月经国务院审核并更名为湖北麻城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麻城老城区至麻城火车站,规划面积近期为6km2,远期为10km2。
开发区地处鄂东北革命老区麻城市城区边缘,详细地理位置见附图1湖北麻城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建区十几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全区已形成“三纵五横”的道路框架(金桥大道、京九大道、西陵大道;货场路、车站路、西陵一路、西陵二路、闵五路)道路全长30余km;建成了规模较大、功能完善的火车站广场;给水、排水已形成网络;已建成日产2万吨的二水厂,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担负着供、排水的任务;通信已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建成数控通信大楼、京九光缆中继站、移动电话已进入通讯网络;电力已建成110kV伏输变电站、湖北大别山火电厂紧挨着开发区,正在加紧建设。
环卫园林绿化事业建设已初具规模,绿化面积约40万m2。
迄今为止,开发区内已引进企业项目40家。
以产业划分,可划分为机械汽配、纺织鞋业、医药化工、科技电子、食品粮油、冶金钢铁、材料、房产物业和仓储物流。
其中,重点项目有:兴业物资、卓尔纺织、南街村食品、正东科技、建元实业、众盈电子、大帆汽配、建鑫传动轴等。
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开发区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麻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特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承担该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编制依据(略)
1.3评价范围
(1)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本次水环境评价范围为开发区附近浮桥河约4km河段。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陆地生态评价范围包括开发区和邻近地域生态地带,近期约7km2,远期约12km2。
(3)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
开发区区域向上风向延伸2km,向下风向延伸4km,横向两侧各延伸2km 的范围。
(4)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开发区及向四周各延伸约200m边界范围内。
1.4采用的环境标准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拟采用的评价标准见表1-1。
表1-1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一览表
1.5 环境保护目标
经调查和现场踏勘,评价区域内没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稀动植物资源。
根据工程性质及周围环境特征,确定本规划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2。
表1-2 麻城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目标
1.6 评价重点
结合麻城经济开发区的特点,初步拟定本次环评的重点内容:
(1)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提出避免和减缓各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2)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要素的环境容量,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3)分析和评价因开发区的建设涉到植被的损失,土地功能的变化,建设期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均可带来系列影响。
1.7评价时段
评价规划基准年:20XX年。
评价规划年:近期:20XX年;远期:2020年。
第二章开发区规划和开发现状
2.1 开发区总体规划概述
2.1.1开发区性质
湖北麻城经济开发区是1994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20XX年经过国家重新核准的省级开发区(详见附件3),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麻城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医药、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仓储等产业格局。
2.1.2指导思想(略)
2.1.3 开发区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
2.1.
3.1 规划范围
开发区规划拟分期实施,其中近期开发用地6km2;远期开发用地10km2。
近期规划范围:北部以金桥大道为界,南部以西陵大道为界,东西两侧各以闵五路和货场路为界。
远期规划范围:以规划中的106国道为界,南至金桥大道,东至京沪大道,整体形状类似于三角形。
2.1.
3.2规划目标
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1)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亿元,实现增加值40亿元;创税38亿元;财政收入达2.08亿元。
(2)20XX年引进项目总数达300个,投资总额20亿元以上,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50个,工业项目150个,“三资”项目50个,引进外资达8000万美元。
(3)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到5亿元,开发区建成面积达到10km2,与老城区联为一体,成为大别山地区的中心城市,开发区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成为全省的示范开发区,向国家级开发区目标迈进。
(4)区内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以上,平均每年增长15%,每百人拥有手机30部,电话30部。
(5)一、二、三产业调整为3:62:35。
实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金密集
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
(6)开发区管理体制日瑧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科、教、文、卫、体、市政设施达到较高现代化配套水平。
2.1.4 开发区总体规划方案及专项建设规划概述(略)
2.1.5 开发区优先发展项目清单和主要污染物
根据市场需要以及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方向,目前该区优先发展并已经逐渐形成规模的行业有:机械汽配9家;纺织鞋业5家;医药化工3家;科技电子4家;食品粮油7家;冶金钢铁3家;材料6家;房产物业3家。
各行业优先发展清单及其主要污染物情况见表2-1。
表2-1 麻城经济开发区优先发展项目及主要污染物
2.1.7开发区规划与现实的不符性
1996年编制的《麻城市黄金桥科技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时间较为长远,由于历史条件等种种原因,开发区并未严格按照该规划发展,因此导致目前开发区土地的利用情况与原规划相差较大;并且由于社会的发展,原规划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开发区的发展要求,因此本次环评是以原有规划为基础,在开发区现有发展上结合其目前不同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评价。
2.2开发区现状回顾
2.2.1 开发过程回顾(略)
2.2.2 区内产业结构及重点项目
开发区经过近几年的理性招商和调整,园区内已经注册的40家工业企业逐步形成了六大支柱特色产业,其中机械汽配产业9家,冶金建材9家,纺织服装5家,轻工食品11家,医药化工3家以及房地产开发,这六大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脊梁”,兴业钢铁、南街村、卓尔纺织等企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小巨人”。
目前开发区已经投产的18家重点项目见表2-2。
表2-2 麻城经济开发区已投产重点项目清单
2.2.3 主要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状况
目前开发区内主要能源消耗为燃煤和水资源,在已经投产的18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有锅炉,各企业燃煤消耗量及排污情况见表2-3。
表2-3 开发区现有能源消耗及排污情况一览表*
*表中数据是企业排污申报统计数值。
2.2.4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开发区近年来,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当地政府竭尽全力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已经投资约4个亿来建设开发区,主要内容包括:
道路交通:全区已形成“三横六纵”道路框架,道路总长36.8km,建成了长途汽车客运站,改扩建了火车站广场,“六通一平”建设已初具规模。
通信:开通万门程控电话,建成邮电、通信大楼、京九光缆中继站,移动电话进入全省通讯网络。
供电:建成110kV输变电站1座,湖北大别山火电厂已在开发区西面的四化岗加紧建设,供电网主线路达80km。
给水:在供水方面麻城市已建成日产5万t水厂1座,主要担负麻城市城区的供水任务;开发区拟建设2座水厂,一期在开发区西面规模为10万t/d,现已建成2万t/d规模,目前已正在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担负着供、排水的任务。
由于资金的限制,目前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开发区内雨污水收集管网尚未建立,造成目前大部分企业废水均仅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对其直接受纳水体浮桥河水质有较大的威胁;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有待尽快落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有待于与城区污水处理收集系统进行系统考虑,开发区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等。
2.2.5 开发区移民及安置情况
麻城经济开发区自成立建设以来涉及移民搬迁共计387人,其中原水库库区移民117人,后期因征地拆迁搬迁270人。
前期移民由政府安排土地进行生产性安置,安置费由政府财政拨款补助600元/年,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拨付;后期移民由政府统一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进行拆迁还建建设安置小区,并由财政拨款补助500元/年,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执行兑现。
2.2.6 区内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开发区常规监测工作开始于20XX年,根据麻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在开发区进行常规监测结果,近2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分别见表2-4,2-5,2-6。
表2-4 开发区近两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情况表*
*采样点为毛家河,数据为平水期监测结果。
表2-5 开发区近两年大气环境质量情况表*
*采样点为黄金桥南侧居民楼,数值为年均值。
表2-6 开发区近两年声环境质量情况表(以L50计)dB(A)
从表2-4~2-6可看出,开发区近2年来,附近受纳水体毛家河水环境质量尚可,各监测指标可达到Ⅲ类水体水质要求,但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明显递增趋势,这与开发区因发展而生活人口逐年增多,生活污水量加大有明显关系。
开发区空气环境总体来说尚好,TSP、SO2、NO x均符合GB3095-1996二级标准。
区内声环境目前亦能满足各功能区要求,昼夜间噪声声级值在相应标准值控制范围内。
第三章区域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3.1 区域环境状况
3.1.1 地理位置
详细地理位置见附图1。
3.1.2 自然环境概况(略)
3.1.3 社会环境概况(略)
3.2 区域环境调查与评价
3.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评在评价区设置了4个大气监控点,以了解开发区空气环境质量情况。
结果表明,开发区目前空气环境质量尚好,可以满足环境功能要求,TSP、SO2、NO2日均浓度值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3.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环评对开发区附近的纳污渠和受纳水体浮桥河相关河段水质共设置4个断面点位进行了监测。
统计结果表明:受纳水体浮桥河水质指标中,一些有机污染物如BOD5、溶解氧、氨氮以及总氮表现出明显超标,经调查,在开发区上游建有华瑞化工厂,该厂废水目前未完全达标排放,导致浮桥河部分水质指标超标。
此外,无论是毛家河还是浮桥河,石油类均严重超出Ⅲ类水体标准要求,这与开发区目前机械汽配行业较多,而生产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有关。
总体来说,受纳水体尚无法完全当地环境满足功能要求。
*表中超标项目用阴影表示。
3.2.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环评在评价区共设置了14个监测点,点位设置考虑到集中生活小区声环境质量的了解,同时也注意到交通噪声和工业噪声监测。
监测点布置见附图6。
结果表明,开发区昼间总体声环境尚好,各测点均可满足当地功能要求,但夜间有部分点超标,根据当时现场监测情况分析,主要是由于夜间当地一种昆虫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所致。
3.2.4 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
开发区目前固体废弃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2种,不涉及危险、有毒、有害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目前排放量分别为3.029万t/a和0.47t/a。
生活垃圾由市环卫部门定期运往指定垃圾填埋场,但工业固体废物尚未进行统一处置。
3.2.5 环境敏感区域分布和保护现状
开发区主要环境敏感点包括铁路职工生活小区、中心学校和2个集中居民点,详见附图2。
总体来说,目前这些敏感点均各自成为一体,比较集中,离黄金大道较远,主要在西陵路一带,附近是一些污染比较轻的企业,如铁路职工小区附近两侧分别是阿迈斯鞋业和正东科技,相距有一定间隔;中心学校和商苑小区在铁路职工小区对面,其附近是医院和开发区管委会等事业单位,因此总体来说,目前这些敏感点比较集中,相对得到保护,使工业园中也有明显的功能区分。
第四章开发区影响识别和污染源分析
4.1 开发区影响识别
根据麻城市经济开发区目前产业结构以及未来优先发展次序,开发区建设是处于一个逐步建设完善的过程,其建设将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带来明显的影响,各方面因素主要包括:
(1)自然环境因素:水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土壤、固体废物等;
(2)社会经济因素:能源及利用方式、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土地利用、原辅材料、拆迁就业及居民收入、人群健康、景观、区域发展规划等。
而开发区建设是一个滚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宏观而言,开发区整体规划的实施将对麻城市全市经济、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带来长期的、不可逆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从微观具体项目而言,开发区具体项目的建设对于开发区的规划实施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对自然环境也带来直接、不可逆的影响。
为此,开发区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按照规划实施期即建设期,和规划实施后两个大的环节来分析,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综上所述,开发区规划实施总体上来说,对社会经济大多数因素有着正面、长远影响,而具体项目的实施,对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明显一些,有些影响是短期阶段性的,随着开发区各种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这些不利影响均可得到减缓或消除。
开发区规划方案实施运行期的影响为永久性,其影响多为不可逆影响;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具有影响范围小、影响时间短等特点。
因此,以下分析主要就规划方案实施后的影响作为主要影响分析,主要评价因子为水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内容。
开发区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见表4-1。
表4-1 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
4.2 开发区污染源分析
根据开发区产业结构以及产业优先发展次序,结合《麻城经济开发区“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在保持开发区目前产业结构,且按照以机械汽配、轻工食品、纺织、科技电子、冶金建材、医药化工、房地产为发展次序,开发区目前已经投产有18家企业,其排污情况见表2-3。
开发区在建还有22家企业,预计分别在今年年底和20XX年投产,开发区拟定在在20XX年招商50家。
目前在建的22家企业情况如下表4-2-1。
表4-2-1 麻城市经济开发区在建项目一览表
4.2.1地表水污染因素分析
4.2.1.1施工期废水
施工期间废水大体可分为混凝土搅拌废水、洗车废水和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指标为SS、悬浮物和石油类,其中石油类含量较小,对该部分废水通常采用先沉淀后除油的方法,对地表水污染较小。
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为COD、BOD和氨氮,可采用化粪池等临时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其对地表水的污染较小。
4.2.1.2 开发区建成期间废水
(1)水量分析
区域污水发生量的计算,一般可根据区域的面积、用地规模、企业结构、人口规模和经济产值来预测。
通过单位污水流量法、比流量法、和人均用水量法,确定的污水排放量分别列在表4-2-4中。
表4-2-4 不同预测方法污水量的比较
由表4-2-4可知,比流量法和单位面积污水流量法结果相差不大,结合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规划和发展速度,取三种算法结果的中间值,即近期污水排放量为3万t/d,远期污水排放量为5万t/d。
(2)水质分析
①生活污水水质
结合污水水质类比调查结果,开发区在20XX年至少需要建设规模为3.5万
m3/d的污水处理厂,2020年至少需要5.5万m3/d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区内全部污水。
本评价确定生活污水水质和污染物产生量见表4-2-8。
表4-2-8 开发区生活污水20XX和2020年情况一览表*
②工业废水水质
参照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南京市环保局网20XX.2.14),根据麻城经济开发区现有入驻企业情况和今后对入驻企业的要求,同时参照国内其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情况,确定麻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废水进水水质见表4-2-9。
表4-2-9 工业废水外排入污水处理厂水质情况一览表*
*工业废水按300天计,且假定园区内行业变化不大,废水水质在20XX年与2020年相同。
③污水处理厂综合水质
综合预计20XX年污水处理厂和2020年污水处理厂总体水质情况见表
4-2-10。
表4-2-10 污水处理厂进水情况预测一览表*
*污水处理厂按330天计。
对照表4-2-10和表4-2-8、4-2-9二者结果,可看出,按照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推算开发区废水中污染物的量略高,预测时以表4-2-10中数值计算。
4.2.2环境空气影响因素分析
4.2.2.1施工扬尘
开发区开发过程中,房屋拆迁、场地平整及地基处理等土方工程将产生大量扬尘,建筑材料的运输、堆放及施工过程也有扬尘产生,直接危害现场工人的身体健康,随风飞扬后又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及居民有一定的影响。
经类比调查,施工扬尘主要来源包括:
①现场开挖
②余土堆放
③粉状建筑材料现场搬运及堆放
④搅拌混凝土扬尘
⑤道路运输扬尘
工程建筑施工将产生一定量的扬尘,污染周边环境空气。
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取决于施工方式、材料堆放以及风力等因素,其中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市环科院曾对7个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情况进行了测定,测定时风速为2.4 m/s,结果详见表4-2-11。
表4-2-11 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情况TSP浓度(单位:ug/m3)
另外,施工期运输车辆运行将产生道路扬尘,而道路扬尘属于等效线源,扬尘污染在道路两边扩散,最大扬尘浓度出现在道路两边,随着离开路边的距离增加浓度逐渐递减而趋于背景值,一般条件下影响范围在路边两侧30m以内。
因此,车辆扬尘对运输线路周围小范围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工程完工后其污染也随之消失。
4.2.2.2汽车尾气
开发区开发后因区内工业运输、办公、居住等交流需要,区内交通流量比建设前大大增加,汽车尾气将成为区内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柴油车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排气管的排放,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比较见表4-2-12。
表4-2-12 汽油车与柴油车污染物的比较
由表4-2-12中看出,汽油车排气污染物主要以CO、THC和NO X为主。
CO是燃料未完全燃烧的产物,HC是燃料未燃烧的产物,而NO X的生成条件则是高温、富氧。
柴油车的排放污染物中碳烟的浓度远远高于汽油车,而CO、THC和NO X 的浓度要比汽油车低。
(2)汽车尾气有害物的种类及危害
汽车是一种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有害物质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其主要污染成分是CO、THC、NO X,它对人体健康、公共环境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取决于这些有害物的毒性、浓度和浸入量。
4.2.2.3燃料燃烧废气
根据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区居民生活耗热定额规划指标为近期2930 MJ/人·a,即远期3140 MJ/人·a,居民燃气气化率为100%(全气化)。
居民用气量、公共建筑用气量、工业用气量之为6:2:2。
各类用户用气不均匀系数确定如下:月不均匀系数取1.2,日不均匀系数取1.15,小时不均匀系数取3.5。
经测算,各类用户需天然气量如下表所示。
表4-2-13 天然气量用量标*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手册》,天然气燃烧污染物产生系数按照烟尘2.4kg/万m3,SO21.0kg/万m3。
表4-2-14列出了天然气燃烧产生污染物情况。
表4-2-14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t/a)
此外,由于进工业园企业的不确定性,产品品种、规模、工作制度以及生产原料的不同,生产过程中工艺废气及污染物的有无、种类、排放量也不尽相同。
机械加工等过程所需的燃料建议尽可能利用电能或液化石油气等无污或少污的燃料,因此,污染物产生量也较少。
4.2.2.4锅炉烟气
为使开发区建成为一个“水碧天蓝”的高标准的工业园区,建议管委会制定一定的经济与行政政策使工业园区内的锅炉全部采用燃油、燃气等。
燃油(气)锅炉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4-2-15。
表4-2-15 燃油(气)锅炉污染物排放情况
由表4-2-15可见,该类锅炉烟气的污染物排放浓度较低,只要达到规定的排放高度,可达标排放。
4.2.2.5厨房油烟
主要包括居民厨房油烟,单位食堂及酒店餐饮业的油烟。
对单位食堂及餐饮业油烟,按《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要求,须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后高空排放,其排放情况见表
4-2-16。
表4-2-16 单位食堂及餐饮业油烟排放情况
由表4-2-16可知,单位食堂及酒店餐饮业油烟经净化后可达标排放。
4.2.3声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2.3.1施工噪声
主要来源于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
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
根据施工
布置情况,施工噪声是施工工地主要污染源之一,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或设备噪声,其污染影响具有局部性、流动性、短时性等特点。
考虑到工业园区建设期较长的特点,施工噪声影响也是相当敏感的问题。
施工期间,单点噪声源或多点噪声源在施工区内缓慢移动,噪声源强取决于施工方式、施工机械种类及交通运输量。
通过类比调查,各阶段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4-2-17,声级最大的是电钻,可达115dB(A)。
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各阶段的车辆类型及声级见表4-2-18。
表4-2-17 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状况
表4-2-18 交通运输车辆声级
在施工阶段,相对而言,装修与安装时期较短,且噪声影响程度和范围均低于施工机械噪声影响。
4.2.3.2交通噪声
麻城市开发区的规划性质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普通一、二类工业为主的高科技开发区,随着园区的不断建设,以及居住小区的建设都将导致人口密集,使得建成后车流量增多,交通噪声将对邻近道路的住宅产生影响,其主要影响特点是干扰时间长、影响面广、噪声级也较高。
交通噪声将成为工业园区建成后居住区的主要噪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