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抓住时机,有效开展数学德育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物细无声”——抓住时机,有效开展数学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19-11-11T15:59:44.67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作者:陈期立
[导读] 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键是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抓住时机,顺其自然,有效开展,实现数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学528303
摘要: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键是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抓住时机,顺其自然,有效开展,实现数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德育渗透理解题目解题过程总结归纳作业批改试卷讲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教书的过程应该是育人的过程,将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每个教师的重要工作。
德育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辛勤耕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怎样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理解题目时巧妙地进行德育渗透
在解答数学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题意,正确地理解题目是解答数学题的基础。
在理解题目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巧妙而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如:应用题:“据统计,人们在饭店吃饭,一般会浪费10%的饭菜。
照这样计算,如果某省上半年饭店营业额为50亿元,那么该省上半年在餐桌上造成的浪费约有多少亿元?”在理解本题时,先要弄清楚在饭店吃饭为什么会造成浪费现象?那是因为要么点菜点多了,或者饭菜不合口味等等,都会产生浪费。
师:同学们,我们今后在饭店用餐时,应该怎么做?(尽量避免浪费,养成从小节约的好习惯。
)
二、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无时不在,作为教育者。
要深知德育如“涓涓细流,慢慢浸入学生的心田”。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发现在解题过程中,巧妙地进行德育渗透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再生纸产量约为其废纸原料质量的,淘气家每年能收集废旧的书籍报纸约50千克,如果进行利用,可以制成多少千克的再生纸?”师: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
如:卫生纸,复印纸,包装纸等。
50千克是什么纸?(废纸)它能产生多少千克的再生纸呢?学生列式:50× =40(千克)。
问:作为50千克的废纸,可以制成40千克的再生纸。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通过教学,学生学到了再生纸的知识,了解了废纸可以废物利用,实际上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三、在总结归纳中进行德育渗透
归纳和演绎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学习常常通过简单、个别、具体、特殊例子的研究,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数学概念,感知数学方法。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总结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数学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如:已知1克大米约50粒,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粮食,全国13亿人口每天大约浪费多少吨粮食?学生计算,约26吨。
解答完以后,我进行了总结:同学们,一粒粮食看起来微乎其微,可是全国13亿人每天浪费一粒粮食,合起来就是26吨!学生们很惊讶:哇!这么多!通过数学题的计算,让学生感受每人节约一粒粮食,全国13亿人节约的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总结,让德育在数学中渗透,勤俭节约的美德渐渐渗入学生的心田。
四、在作业批改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业批改是“备、教、批、辅”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既是教师“教”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对学生“学”的检测与反馈。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发挥作业批改的德育功能,使它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能对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有利的影响。
在作业批改中我主要采用三种方式进行作业评价: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
当一个学生表现出色时,给再多的五角星也及不上老师三言两言的表扬。
把符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班里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解题方法比较独特时,我会附上一句:“你真棒,你的思维很独特!”,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因为不仔细而看错了题目,但有个别学生做对了,我就会写“今天你很仔细。
”,当一个学生的书写变好时,我会鼓励他:“作业工整,继续加油!”当一个学生作业有进步时,我会留言:“你的进步越来越明显了。
”
五、在试卷讲评中进行德育渗透
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数学试卷讲评的。
讲评实际上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再认识,使原来一些错误的认知得到纠正,使知识得到升华。
在讲评时,不要光局限于对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要进行一些德育的渗透。
特别是一些非智力因数如情感态度等。
这些因数往往是学生错误的根源。
在试卷的讲评中,我经常把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评,如:抄错数,小数点出错等拿来讲评。
通过讲评,让同学们感受到:细节决定成败!
参考文献
[1]李小丽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读与写,2018,15,(36),158。
[2]王明东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18,(44),104,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44.094。
[3]刘建新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有效性的研究[J].教师,2018,(36),50-51,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8.3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