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沟通与会谈技巧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者沟通与会谈技巧心得 - 工作心得
沟通要掌握什么技巧
对人尊重的态度和同感的理解是需要通过语言来传递或表达的,因此,沟通双方运用语言的才能和艺术是获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关键。
运用好语言符号
第一,把话说得悦耳,悦耳的声音会令人心情舒畅。
第二,把话说得清楚,必须让人明白所要传达信息的意思,这就要求沟通者思维有条理,吐字明晰,把意思说明白。
第三,把话说得准确,要完好地表达句意,说话用词尽量科学准确。
第四,把话说得恰当,说话必须符合特定的身份和场合。
第五,把话说得巧妙。
例如,如何说好第一句话?怎么才能开启对自己有利又令对方愉悦的话题,一般的原那么是寻找对方的兴趣谈话区域和自己的有知区域,而要避开对方忌讳的区域和自己的无知区域。
巧妙使用身体语言
身体符号包括人的眼神、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动作及仪表等。
专家认为,在人面对面的信息沟通中,有65%的社会意义是通过身体符号传递的。
身体符号具有无假装性的特
点,人可以言不由衷,但强装笑脸总要露出破绽。
人们可以通过恰当的身体符号向沟通对象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接纳、关心,更可以通过细心地观察对方的身体符号解读其内心世界。
环境符号
环境符号是指可以传递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因素。
时间在传递信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人约会姗姗来迟,传达给对方的可能是不认真、时间观念不强、对对方不重视等信息,进而会引起对方很多的心理活动:失落-、不信任、不愿意合作等。
空间因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间隔、位置以及沟通场所的气氛。
谁都知道远远的打招呼表示热情与友好,与人擦肩而过没有任何表示说明彼此的敌意或冷淡。
一般而言,人与人之间相隔O厘米~15厘米是亲密间隔,其语意是亲密而热烈;15厘米~75厘米是个人间隔,语意是亲切友好;75厘米~215厘米是社交间隔,语意是严肃而正式;215厘米以上是群众间隔,说明彼此之间没有心理的联络,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拥挤的公共汽车上那么是例外情境。
由此可见,应该视交往对象的关系把握与人沟通的间隔。
个案会谈的支持性技巧主要有哪些?
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支持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
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支持性技巧主要有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
表达专注
专注是指工作者面向案主、愿意和案主在一起的心理态度。
在某些人生的重要时刻,有人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当工作者以专注的神情面对案主,案主就会感觉“他与我同在”、“他在专心地陪伴我”,这无疑会给案主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专注行为的品质,反映着工作者知觉才能的敏感程度,优秀的个案工作者都会注重培养自己专注的才能。
专注技巧既表现为通过生理上的专注行为来表达心理上的二专注,也表现为心理上的专注带动生理上的专注。
生理上的专注行为主要表如今如下几个方面:
面向案主:工作者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对案主,这种表现意味着“我愿意帮助你”、“我愿意留在这儿陪你”。
上身前倾: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微前倾。
前倾的姿势意味着“我对你和你说的话感兴趣”、“我对你是友好的”。
开放的姿势:双手放开而不是抱住双肩。
良好的视线接触:会谈中工作者应与案主保持稳定、坦诚的视线接触,而不是眼睛盯在别处或四处巡视。
主动倾听是指工作者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专注与
倾听是不可分开的,是同一种行为的不同侧面。
完全主动的倾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倾听案主的话语信息:工作者在会谈中的二个重要职责就是鼓励案主多说话,自己多倾听。
工作者的倾听不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目的的,在倾听时要注意分辨案主表达中的经历局部、行为局部和情感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