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9章《第1节 最快的“信使”》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最快的“信使”》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波长与频率、波速的关系。

2.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通过观察图表认识电磁波在不同波段有不同作用。

4.通过观察图表,认识电磁波的资源是有限的;体验电磁波是一种物质,电磁波是真实存在。

教学重点
对电磁波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电磁波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广播中的声音、电视节目的影像等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播信号的,电磁波在信息的传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那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传播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一节最快的“信使”》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认识电磁波
自主阅读教材P53~5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电磁波是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答: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可以传播电磁波。

3.什么是电磁波波长、频率?它们与波速存在什么关系?
答: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米;1s内通过的波峰(或波谷)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单位赫兹(Hz);波速是指波传播的快慢,它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c=λf。

(二)电磁波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P55~5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4.什么是电磁波谱?
答:电磁波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人们依据它们的频率或波长,给这个“家族”编制了一个“家谱”,即电磁波谱。

5.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电磁波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
答:①在医学上:医生用γ射线做脑部手术,用X射线透视来判断身体某些部位是否出现异常。

②在通信中:在通信领域用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如收看电视、收听广播、接收手机信号等。

③在生活中:日常用的电视机、空调等设备的遥控器都是红外线遥控,都是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三、合作探究
知识板块二中组内同学结合教材P55图19-5、图19-6每个同学举一个电磁波应用的实例,每组选最有代表性的实例展示。

四、交流展示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产生了电磁波的是( B )
A.打开或关闭电灯时,附近的收音机会传来杂音
B.电冰箱电路断开时,灯会突然亮一下
C.打开电吹风时,附近的电视屏幕出现条纹
D.电冰箱电路接通时,附近的收音机传出杂音
2.(广州中考)如图所示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紫外线是紫色的
B.电视机遥控器用γ射线遥控
C.体检时胸透用的电磁波频率比无线电波低
D.可见光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最快的“信使”
1.认识电磁波
2.电磁波的应用
六、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