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制定本《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使用、维护、报废等管理活动。
三、资产分类与标识
1.固定资产的分类:
1.1房地产类
1.1.1生产厂房
1.1.2办公楼宇
1.2设备工具类
1.2.1机械设备
1.2.2电子设备
1.3交通运输类
1.3.1商用车辆
1.3.2交通工具
2.资产标识:
2.1在固定资产购置时,应为每项资产配置唯一的标识码,包括资产编号、RFID标签等信息。
2.2资产标识应当与实物固定在一起,确保易于查找与管理。
四、资产购置
1.购置前审批:
1.1各部门负责提出固定资产购置需求,并提交购置申请。
1.2购置申请应明确说明购置理由、数量、预算等,经过相关主管审批后方可实施。
2.供应商选择:
2.1采购部门负责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交货期等因素。
2.2与供应商签署正式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确保交易合法、公正。
3.购置登记:
3.1购置后,应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录入相关信息,包括资产编号、购置日期、供应商等。
3.2财务部门核对采购合同、发票等材料后方可确认入账。
五、领用与使用
1.领用手续:
1.1使用部门负责填写固定资产领用申请,包括领用原因、使用地点等。
1.2领用申请需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2.使用管理:
2.1使用部门应当妥善保管和使用固定资产,确保其正常运转。
2.2定期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报告资产使用情况,包括维护情况、损耗情况等。
3.借用与调拨:
3.1固定资产借用或调拨需提前提交申请,并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2借用或调拨后,应及时更新系统中的固定资产信息。
六、维护与保养
1.维护责任:
1.1使用部门应负责日常的固定资产维护与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1.2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进行定期的维护培训。
2.维护记录:
2.1每次维护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
2.2维护记录应存档并纳入固定资产档案中,以备查阅。
七、资产清查与盘点
1.定期清查:
1.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清查,确保系统记录与实际情况一致。
1.2清查应包括现场查验、系统比对、账实核对等步骤。
2.盘点程序:
2.1固定资产盘点需提前通知相关部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2盘点结果应进行核实,并根据差异情况及时调整系统信息。
八、报废处理
1.报废条件:
1.1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寿命或技术更新需求。
1.2固定资产因故障无法修复或维护成本较高。
2.报废流程:
2.1提交报废申请,包括报废原因、资产状态等信息,经审批后方可执行。
2.2报废后,应填写报废记录,清理相关账务,并进行资产处置。
九、责任与处罚
1.违规责任:
1.1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1.2损坏固定资产的,应负有相应的赔偿责任。
2.处罚程序:
2.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负责收集相关证据,形成处理意见。
2.2处罚程序包括听证、调查、处罚等环节,确保公正、合法。
十、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1.制度修订:
1.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制度进行评估,并根据企业运营变化提出修订建议。
1.2修订后的制度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并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2.完善建议:
2.1全体员工有权提出对制度的完善建议,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评估。
2.2完善建议应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会议上进行讨论,并形成修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