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期中考试考前复习15单元PDF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考前(1-5单元)考前复习周末作业
一、单选题
1.“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2.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 B C D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实现硬水转化为软水
B.家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入明矾或蒸馏
C.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5.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3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
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称取氯化钠
C.过滤
D.制取氧气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Hg、F、Si
B.单质:氢气、氧气、稀有气体
C.混合物:稀硫酸、石油、洁净的空气
D.氧化物: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
8.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9.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
C.汽油挥发
D.石蜡熔化
10.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11.“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
清热解毒等功效。

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12.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高温CaO+CO2↑
B.HCl+KOH=KCl+H2O
C.SO2+2NaOH=Na2SO3+H2O
D.2Na+2H2O=2NaOH+H2↑
1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分子的运动
B.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硬度
14.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
15.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
C.汽油挥发
D.石蜡熔化
16.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
17.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氧气
C.铁片
D.硫酸铜
18.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铁丝
B.硫
C.镁条
D.木炭
19.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 2.34000
反应后质量/g00 2.2 2.7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20.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
2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A. B. C. D.
23.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读取液体的体积
24.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
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5.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升华
C.爆炸
D.燃烧
26.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O2
B.O2
C.CO
D.NO2
27.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张青莲
2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金和金刚石
B.水和氨气
C.汞和氯化钠
D.干冰和硫酸铜
29.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30.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硫酸铜、水
B.分子构成的物质:氢气、臭氧、干冰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原子构成的物质:水银、金刚石、C60
31.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吹胀气球—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
D.水的蒸发—说明在化学变化分子可以在分
3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氧气可以用于支持燃烧
3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和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3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3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NaCl、CuSO4
B.CH4、HCl
C.Si、CO2
D.Ar、Au
36.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2X↑+3N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O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37.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石油分馏
C.铁水铸锅
D.麦磨成面
38.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39.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海水、干冰
B.冰水、水银
C.食醋、黄铜
D.煤、金刚石
40.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肥皂水
D.加食盐水
4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2.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43.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NO2
C.NH3
D.SO2
4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4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
46.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硫
B.镁条
C.铁丝
D.木炭
47.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
4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50.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51.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52.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D.用磁铁区分碳粉和铁粉53.过氧化钠
(Na 2O 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 2CO 3和H 2
B.Na 2O 和O 2
C.NaOH 和O 2
D.Na 2CO 3和O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54.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
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
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丙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55.请从氮气、氧气、氢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以化学式填空: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物
质是_________;可以做燃料的气体是____。

56.区分其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____;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

57.“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由____(填“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____;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 2O 通电2NaOH+H 2↑+X↑,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8.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7.90.9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0 2.7
则反应后A 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该反应中B 和D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

59.
请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极易燃烧,被认为是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60.
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始满城飘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我们闭上眼睛可以通过气味区分榴莲和香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1.
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 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 2+2X=2NaCl+2ClO 2,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除去硬水中过多的______(填离子符号)和Mg 2+就可以得到软水.
62.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______(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硬水中含较多的Ca 2+、Mg 2+,常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Cl 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 2+4HCl (浓)−△
X+Cl 2↑+2H 2O ,X 的化学式为______。

6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2)酒精C 2H 5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是最轻的气体,另一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

66.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形成化
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67.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
X的质量为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
6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
物的化学式为。

69.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原子
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
的(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

70.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与
碱中和,如果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72.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
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14.1g青蒿素燃烧生成33.0gCO2和9.9gH2O,则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7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74.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和________;在医疗上可以小苏打治疗胃酸(HCl)过多症,
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5.电解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Cl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g,则原混合物的含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76.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在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属于
复合肥料的是______。

77.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氢气
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7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三、简答题
79.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
(2)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
(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
8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A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
(2)写出选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若采用C(气体由a口进入)收集到一种气体,请简述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法。

81.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次氯酸)。

下图是探究物质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实验。

(1)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2)写出上图c中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HClO+NaOH=NaClO+H2O)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B中布条褪色而A中布条不褪色,由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哪些?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82.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
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83.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84.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

(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______ 85.以下是有关氨气(NH3)性质的趣味实验。

(1)下图圆底烧瓶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推侧氨气具有哪些性质?
(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8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3)若用下图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请简述操作步骤。

87.2017年5月,我国宣布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物。

(1)请写出甲烷CH
4
(2)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取
甲烷,请将如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

8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用试管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在D处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只画试管和导气管)。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0.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

(2)写一个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

(4)若用D装置采取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
91.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

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O2时分解加速______。

(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1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______。

9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写名称)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可燃物燃烧除需氧气外,还需满足什么条件?
(2)氢能源已被广泛关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9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2)用磁铁矿石(含Fe3O4)炼铁.
(3)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一个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