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年级联考习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鸟鸣涧
[唐]王维
人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乌,时鸣春涧中。
[1]山润的特点可以用一个_________字概括。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3]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
D.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2. 古诗比较阅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我能将古诗补充完整,我还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诗中的第一、二句写的是诗人(____),第三、四句写的是诗人
(____)。
①看到的景色②听到的声音
[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夜半时分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来,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是
__________。
[5]下面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B. “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远和清寥,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
C. 诗人来到姑苏城外,兴奋得睡不着觉,只听到钟声传来才睡去。
3. 阅读与理解。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蹊:小路。
②留连:同“流连”,舍不得离去。
[1]诗人赏花的地点是_______。
[2]诗中侧面表现花朵繁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最能表现花朵繁盛的两个字是()
A.满蹊
B.千万
C.满低
D.压低
[4]诗中静态描写是(____),动态描写是(____)。
A.一、二句 B.三、四句 C.一、三句 D.二、四句
[5]我还知道带有动态描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乐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茱萸:香味植物。
古风俗重阳节插茱萸避灾疫。
1.“异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遥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九月九日是_______________节,中国人有_____________的习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
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
(多选)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偶
[3]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理解。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不少于两个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个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____、____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________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
[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天真
B.勤劳
C.顽皮
D.可爱
[3]下列选项不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的是()
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
[4]下面的诗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解释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____________ 徘徊:_____________
[3]把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表面写景。
诗的后两句(______),富含哲理。
A.寓问于答 B.运用比喻
[4]读了这首诗,让我联想到作者在古代一些名人学者关于读书的观点。
在《古人谈读书》中,他是这样说的:余尝谓__________,谓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___________,眼口岂不到乎?
9.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解: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
[3]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B.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男耕女织,昼夜忙碌,一派繁忙的景象。
C.这是一首送别诗。
D.“供”是多音字,在本诗中读音是“gōng”。
[5]诗的后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__________。
10. 课外类文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①河②东入海,五千仞③岳④上摩天⑤。
遗民⑥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①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②河;指黄河。
③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④岳;指“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
⑤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
⑥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区的宋朝百姓。
[1]读了诗的前两句,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尽”表达了(______),“又”字极写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现(______)。
a.诗人心头的失望
b.人们生活困苦,受到胡人的压迫,非常痛苦
c.遗民迫切希望王师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秋思:散曲的题目。
③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④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1]这首小令共写了哪几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村,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此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4]用自己的话说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阅读。
秋夜将院出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彻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写完整。
[2]说说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将晓:______
(2)摩天:_______
(3)三万里河:____
(4)胡尘: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14. 古诗文阅读。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从题目上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
[3]“生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