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益智故事五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寓⾔益智故事五则
听故事可以丰富⼉童知识,同时提升思维能⼒和想象能⼒,促进⼉童的思维更加细微准确,想象更加斑斓、开阔。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关于经典寓⾔故事,我们⼀起来看看吧!
经典寓⾔故事1
孔⼦带领学⽣去楚国采风。

他们⼀⾏从树林中⾛出来,看见⼀位驼背翁正在捕蝉。

他拿着⽵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样⾃如。

“⽼先⽣捕蝉的技术真⾼超。

”孔⼦恭敬地对⽼翁表⽰称赞后问:“您对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后,在竿上垒放两粒粘丸⽽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

如垒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有⼋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九垒在⽵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样简单容易了。

”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的学⽣们传授经验。

他说:“捕蝉⾸先要学练站功和臂⼒。

捕蝉时⾝体定在那⾥,要像竖⽴的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树枝⼀样不颤抖。

另外,注意⼒⾼度集中,⽆论天⼤地⼴,万物繁多,在我⼼⾥只有蝉的翅膀,我专⼼致志,神情专⼀。

精神到了这番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到擒拿,得⼼应⼿么?”
⼤家听完驼背⽼⼈捕蝉的经验之谈,⽆不感慨万分。

孔⼦对⾝边的弟⼦深有感触地议论说:“神情专注,专⼼致志,才能出神⼊化、得⼼应⼿。

捕蝉⽼翁讲的可是做⼈办事的⼤道理啊!”
驼背翁捕蝉的故事向我们昭⽰了⼀个真理:学好任何本领都需苦练扎实基本功,专⼼致志,⽇积⽉累,才能取得真功。

经典寓⾔故事2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

这3个⼈虽然同时在汉武帝⼿下为⾂,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了,⽽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还只不过是个⼩官,职位低得很。

可是由于他们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步⼀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夫,两⼈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偏偏⼼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之下的⼩官都已官居⾼位,⼼⾥很不服⽓,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天散朝后,⽂武⼤⾂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去。

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放在上⾯,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我⾼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样吗?"
⼏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

他本想贬斥汲黯,可⼜想到汲黯是位⽼⾂,便只好压住⽕⽓,什么也没说,拂袖⽽去。

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度来看这个问题了。

汲黯认为提拔⼈才⼀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经典寓⾔故事3
武松在景阳岗打虎出了名以后,某机关重视⼈才,特地把他调了去。

武松在机关⾥既没有什么打虎任务分配给他,⼜没有什么出⼒的⼯作要他去⼲。

武松是条好使⼒⽓的硬汉⼦,没有坐办公室的耐性⼉,每天闲着⽆事,看着这⼉苍蝇不少,飞来飞去,着实令⼈讨厌,便拿起苍蝇拍⼦来打苍蝇。

⼀天,鲁智深来拜访⽼朋友,⼀进门,看见武松在打苍蝇。

笑道:“我们的打虎英雄,怎么在此打起苍蝇来了?”
武松见是鲁智深,忙施礼说:“⽼兄,请勿见笑!在这⼉实在闲着⽆事,浑⾝筋⾁都松弛得发酸。

恐怕长此以往,我是过不得景阳岗了。


鲁智深问:“为什么?”
武松说:“如果再过景阳岗,遇到⽼虎,我打不了⽼虎,恐怕只能给⽼虎当点⼼了。


经典寓⾔故事4
有个叫⽥饶的⼈,在鲁哀公⾝边做事已经好⼏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饶的远⼤志向,总是待⽥饶平平的。

⽥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

⽥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飞。

"
鲁哀公不明⽩⽥饶的意思,问道:"你在这⾥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呢?"
⽥饶说:"⼤王您经常见到那雄鸡吧!你看它头上戴着⼤红的鸡冠,⾮常⽂雅;它双脚长有锋利的⽖⼦,⼗分英武;它⾯对敌⼈时毫不畏惧敢⽃敢拼,格外勇敢;它看见⾷物时总是'格格'叫着招呼同伴们⼀起来享⽤,特别仁义;它还忠于职守,早起报时从不误事,极其守信。

尽管雄鸡有着这么多长处,可是⼤王还是漫不经⼼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雄鸡经常在您⾝边,您每天见惯了它,习以为常,它的光彩在⼤王眼⾥便黯然失⾊,⼤王感觉不到它的那些杰出的优点与才能。

⽽那鸿雁,从千⾥之外飞来,落在⼤王的⽔池边,它啄吃⼤王池中的鱼鳖;落在⼤王的⽥园⾥,毁坏⼤王的庄稼。

鸿雁尽管没有雄鸡的那些长处,可是⼤王依然很器重鸿雁。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鸿雁是从遥远的地⽅来的,⼤王对它怀有⼀种神奇感,它的⼀切作为,⼤王都认为是⾮常伟⼤的。

所以,请⼤王让我也像鸿雁⼀样远⾛⾼飞吧。

"
鲁哀公说:"请你别⾛,我愿意把你说的这些话都记下来。

"
⽥饶说:"您认为我平淡⽆奇,并不觉得留下我有什么⼤⽤,即使写下我的话,也不起什么作⽤。

"于是⽥饶就离开鲁国前往燕国去了。

燕王让⽥饶做了相国,⽥饶从此有了机会施展⾃⼰治国安邦的本领。

3年以后,⽥饶把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内富⾜安定,边境平安没有盗贼。

⽥饶名声⼤振,燕王也⼗分得意。

鲁哀公知道了这些情况后,万分感叹,对当年没能留下⽥饶真是后悔莫及。

为此,他⼀个⼈独居3个⽉,深刻反省;⼜降低⾃⼰的⾐⾷标准,以⽰⾃责。

鲁哀公发⾃内⼼地慨叹道:"以前由于不能知⼈善任,才使得⽥饶离我⽽去,以⾄于造成了今天的悔恨。

真希望⽥饶能再回到我⾝边,可是,我知道已经很难了。

"
其实⽣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

⼈们往往对⾃⼰⾝边的优秀⼈才视⽽不见,只是⼀味好⾼骛远,崇拜引进的⼈才,认为他们才有真才实学。

特别是做领导的⼈,应该善于发现⾝边的⼈才,知⼈善任,不要舍近求远,放跑了本来就在⼿边的⼈才。

经典寓⾔故事5
墨⼦在经过⼀家染坊时,看见⼯匠们将雪⽩的`丝织品分别放进热⽓腾腾的染缸⾥,浸泡良久后取出,在晾晒时就变成不同颜⾊的织物了。

⼯匠们⼯作得⼗分⾟苦⽽认真。

墨⼦仔细地观察了染丝的全过程后,顿有所悟,不觉长叹⼀声,⾃⾔⾃语地说:“本来都是雪⽩的丝织品,⽽今放到青⾊颜料的染缸⾥浸泡后就变成了青⾊,放到黄⾊颜料的染缸⾥浸泡后就变成了黄⾊。

所⽤的颜料不同,染出来的颜⾊也随之不同。

如果我们将⽩丝先后放到五种不同颜⾊的染缸⾥各染⼀遍,它就会改变五次颜⾊了。

如此看来,染丝的时候,⼈们就不能不谨慎从事啊。


接着,墨⼦⼜从染丝的原理引伸开去,进⼀步产⽣联想,从⽽深深地感到,其实在⼈世间,不仅是染丝与染缸的颜料有关,即使是⼀个⼈、⼀个国家,不也存在着⼀个会染上什么颜⾊的问题吗?
这则寓⾔提醒⼈们,对于⼀个涉世未深、纯洁⽆瑕的青少年,当他⾝处五颜六⾊的社会⼤染缸之中时,⼀定要牢记“近朱者⾚,近墨者⿊”的真理,择善⽽从,以促使⾃⼰更健康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