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
2014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学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基础•应用(23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
“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行走,____①_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追溯.(shuó)“为”字的笔顺是:B.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C.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D.追溯.(shuó)“为”字的笔顺是:(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
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
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2分)A.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B.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
2014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肉食者鄙,。
(《左传·庄公十年》)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③,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④,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⑥,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⑦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⑧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4分)答: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9分)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
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
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
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
动物的梦有多有少。
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
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分)颤.()动家chù()哺.()乳(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2分)答:(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
(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2分)答:(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
(要求:符合语境)(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
老师是,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201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4年中考试卷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5分)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cu ì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cu ì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露________________ 湛__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汉字。
憔cu ì_____________ 纯cu ì____________(2分) (3)“唱和”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 .今年中考期间,呼市市政府将严格整治辖区内的噪音污染,为考生营造安静的考试环境。
B .社会角色不同,承担责任各异。
教师、医生、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站岗放哨。
C .当“钢琴王子”李云迪和“歌坛巨星”王力宏来到呼和浩特时,受到首府歌迷的热烈欢迎。
D .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的睡眠健康水平。
3.名著阅读。
(4分)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傅雷家书》节选)(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
201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 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基础(25分)1.默写(15分)(1)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
(3)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5)__________,死于安乐。
(6)北国风光,__________,万里雪飘。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8)“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李白《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
(9)选择以下其中之一,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四时俱备。
”《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呾蔼ǎi 馈guì赠铭míng记吮shǔn吸B、 Xuàn 绚烂 què雀跃 cuō撮和 chîu 酬报炫目鹊桥搓洗筹备C、桂冠 guān 记载 zǎi 湖泊pō轴 zhîu心冠军 guan 超载 zài 停泊 bî压轴 zhïu D、顷 qǐng刻游弋yì旷kuàng野阁楼 lîuqīng 倾倒摇曳yè粗犷guǎng 镂 lïu空3.下面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马大哈马后炮马前卒B、人是衣裳马是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C、马到成功青梅竹马心猿意马历兵秣马D、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4.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4 页)语文试卷 第 2页(共 8 页)绝密★启用前浙江省杭州市 2014年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 C --.--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 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 题 使生命熠熠闪光。
D.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无A.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 《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效 ----------- C --.--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 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 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饮水品质。
B. 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 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 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四小题)( 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014中考语文答案及考点解析

2014中考语文答案及考点分析A卷1、B 析:“栖”应为“qī”2、A 析:B“竟”为“竞”;C“急”为“激”,“至”为“致”;D“漩”为“旋”,“泄”为“泻”3、A 析:“忘乎所以”指因兴奋、得意等忘记了一切,含贬义,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4、C 析:A主宾搭配不当;B前后不一致,一面与两面不能同时呼应;C缺宾语5、D 析:本:本原,初始6、B 析:B项均为介词“从”,其它为:代词、语所词、表转折、表修饰、动词“到”7、C 析:“完全一致”不合文意8、(1)译: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魏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析:“或”、“代”必须要翻译出来。
(2)鯈鱼游得悠闲,这是鱼的快乐啊。
析:“从容”、“是”必须要翻译出来。
9、(1)己所不欲;濯清涟而不妖;了却君王天下事(2)《逢人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析:不能写错一个字,错、漏、添字,整句零分;找自己有把握的两句来写。
10、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结果。
析:无视各种修饰,重点观察每一段开头和结尾,提炼出观点。
11、首先举例方仲永未能成长故未能持续成功的反而例子(1分)紧接着列举居里夫人重视成长持续成功的正面例子(1分)一反一正,形成鲜明对比(1分)最后得出“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不断成长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
析:最后一分白送,因为论证必然要得出结论。
前面两分很明显,一反一正。
第三点强调说故事的表达效果。
整个四分就全部拿下。
12、邓稼先在持续的成长中获得了巨大的。
他在科学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经验,磨练意志,增强能力,获得了成长;成为中国核武器实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获得了成功。
析:表明观点(1分)阐述合理(2分),共3分。
B卷1、自然景色,市井景象析:考查描绘并概括诗歌的意境和画面。
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2、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内容0.5),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结构作用0.5),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侧面作用0.5),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诗人情感0.5)。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2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倔.(ju è)强 阔绰.(chu ò) 叱咤.(ch à)风云B .慨.(k ǎi )叹 澎湃.(b ài ) 销声匿.(n ì)迹 C .饶恕.(sh ù) 狡黠.(ji é) 迥.(ji ǒn g )乎不同 D .静穆.(m ù)梦寐.(m èi )味同嚼.(ji áo )蜡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 .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C .一场春雨之后,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 .拿到最新的一期《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3.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3分)( )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4.“不要以为快乐是自私的,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就播种快乐的种子。
”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 )(A )人是可以独自快乐的,因为人的感觉不相通。
(B )既然没有人能代替我的切肤之痛的苦恼,也就没人能指责我们的独自快乐。
(C )我们把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我们善待周围的世界。
(D )从这个意义上说,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德行。
2014 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肉食者鄙,。
(《左传•庄公十年》)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③,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④,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⑥,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⑦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⑧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
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它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
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也会发出很低的叫声。
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它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
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
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颤()动家chù()哺()乳(2)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
(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要求:符合语境)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1)-(2)题。
(4分)(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
2014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云南省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收敛.(li ǎn ) 浸渍.(z ì) 虬.(qi ú)枝 锲.(q ì)而不舍 B .徘徊.(hu í) 辍.(chu ò)学 惬.(qi è)意 千里迢.(ti áo )迢 C .琐屑.(xi è) 两栖.(q ī) 纤.(xi ān )维 风雪载.(z ài )途 D .瑰.(g u ī)丽 恐吓.(h è) 悼.(di ào )念 皮开肉绽.(zh 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装钉 针砭 厉行节约 歪风斜气B .缭草 急躁 一愁莫展 出类拔萃C .禁锢 狼藉 人才倍出 冥思遐想D .苍茫斑斓陈词滥调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教材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 .我只是伫立遥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B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C .然后他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D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B .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C .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 .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江西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江西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拮据(jù)收敛苦心孤诣(yì)人声顶沸B.臆测(yì)凋零义愤填膺(yīng)长途跋涉C.躯壳(ké) 地窖惟妙惟肖( xiào) 深恶痛嫉D.黝黑(yǒu) 狼籍浩瀚无垠(hàn) 吹毛求疵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川剧,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四川的地方戏。
D.江西婺源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⑤②①D.④⑤①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___ ,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
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弹样出膛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
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1. “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舌尖体”,网络表达新滋味周慧虹①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食材、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种仿照《舌尖》解说词的“舌尖体”文字在网上悄然走红。
②这些“舌尖体”文字,寥寥数十字、上百字,或调侃琐碎生活,或描述家常美食,或追忆至真亲情……这些文字表述得形象生动、蕴涵着一定哲理,有的因充满戏谑而令人忍俊不禁,有的因饱含深情而催人眼圈发热,有的则娓娓道来令人感到无以名状的美好。
③读着这些精美“舌尖体”文字,不免使人感叹,网络这口大锅,终究还是能够熬制出一些语言、思想上的美味。
虽说,与经典名著相比,它们不过是只言片语,然而,即便这些只言片语,也能令人读出感觉与感动,带给人一些深邃的东西。
④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
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凡此种种,虽不缺调侃戏谑,可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
此类文句,是加了地沟油爆炒、撒了嫩肉粉烧烤的,别看它们裹挟于烟熏火燎中呈现出一副生意兴隆之状,其实,食客们啖过之后,付出的都可能会是自己语言表达、内心思考等方面遭受无形伤害的代价。
⑤自从网络走入我们生活,有太多的人对之既爱且恨。
人们满怀欣喜地热爱它,是因为它展现了无限可能;人们又无可奈何地指责它,因为它身上还充斥着显而易见的浅薄、粗俗与戾气,而这些也直接影响到网上表达的纯净,影响网民思想的提升,影响到网络交往生态的健康和谐。
⑥置身网络时代,我们无法拒绝网络,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他人携手,让与己相关的网络表达多一分熨帖,就像“舌尖体”所描述的家常美食,“这一碗代代心传的疙瘩汤,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了。
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6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语 文本考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追溯.(s ù) 取缔.(t ì) 广袤.(m ào )无垠B .煞.(s à)白 阔绰.(chu ò) 锋芒毕露.(l ù)C .默契.(q ì) 贮.(zh ù)蓄 即物起兴.(x īn g ) D .拂.(f ú)晓 狡黠.(xi á) 九曲.(q ū)连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屏障 隐秘 通宵达旦B .阻遏 慰籍 周而复始C .炼达 愧怍 相得益彰D .预兆诀别闲情逸志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安倍政府对历史的严重歪曲,使日本和东亚各国的关系不断恶化。
B .只要你悉心品读汉字,认读汉字,就会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C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D .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
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宋江——私放晁盖(《水浒传》)B .华子良——狱中装疯(《红岩》)C .诸葛亮——火烧连营(《三国演义》)D .鲁滨孙——荒岛造船(《鲁滨孙漂流记》) 5.下面情境下,表述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情境】小明把从小刚那儿借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直接把书还给小刚,就委托小亮代还,并且让小亮代他致歉。
小亮对小刚说:A .小明把你借给他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让我代还,并替他说声对不起。
B .我来替小明还书。
书被他不小心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
不就一本书嘛,你就别计较了。
C .这是向你借的书,现在还给你,但书不小心弄脏了,真是对不起。
2014年甘肃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女娲.(wā)分.外(fèn)猝.然长逝(cuì)B.门楣.(méi)咆.哮(páo)众目睽.睽(kuí)C.干涸.(gù)窈.窕(yǎo)兀.兀穷年(wù)D.广漠.(mò)忏.悔(qiàn)怡.然自得(yí)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地势高,能见度也特别高,远近景物历历在目....。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经过14年的建设,黄河风情线独具特色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D.“兰州玫瑰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特别是开幕那天,游人鳞次栉比....。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车“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兰州地铁的建成和投运,将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
D.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
,,,。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中的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国演义》中的的卢马曾载着刘备逃离险境。
B.《格列佛游记》中慧骃国的马是理性的载体。
C.《西游记》中的白龙马载着唐僧去西天取经。
D.《水浒传》中的乌骓马是皇帝给卢俊义的赏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人生的标点符号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
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
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
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
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
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
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
回答问题
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答:。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答:。
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答:。
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答:。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不超过40字。
答:。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答:。
2·父亲的节日(金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
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
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
我逗他,给我吧。
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
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
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
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
竟让我无法回答。
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
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
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
他敲门
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
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
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
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
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
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
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
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
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
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
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
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
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
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
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
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
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
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
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
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
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8.本文围绕“父亲的节日”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至少写3 伟(3 分)
答:
9.第②段与第⑥段中分别写“我”、“父亲”夸孩子“懂事”的用意是什么?( 3 分答:
10.⑨段划线句“父亲很开心”中“父亲”开心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1.文末划线句“沉默了好一阵子”中“沉默”体现出“我”怎样的心理?( 3 分)答:
1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不超过50 字)( 4 分)
答:
答案
(一)
1.句号“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2.善,信,顽强,进取,创造
3.“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
”
4.比喻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
5.人生是一句话,要由我们的脚印落成美丽生动的文字,让后人为我们堆起的那座坟墓竖起一个感叹号。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二)·参考答案
8. ( 3 分)答案示例:女儿送给我手工做的桃子,并祝我节日快乐。
/父亲给我们送钱来。
/我送书及戏票给父亲。
/小男孩为他的父亲准备节日礼物。
9.( 3 分)反复夸孩子“懂事”,反衬“我”作为孩子的不懂事。
10. ( 3 分)有儿子送的戏票可以陪“我”那喜欢看戏的母亲看戏了;可以把儿子写的书带回去给庄上人翻翻。
11.( 3 分)渐愧、内疚及自责。
12. ( 4 分)答案示例:第①段写小男孩的语句:“……给我吧!”他立即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出小男孩把给父亲的礼物看得非常神圣,不容侵犯。
突出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及对父亲的爱。
第②段写父亲的语句:“在裤兜里摸了半夭,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
通过对父亲摸钱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准备的钱藏得非常安全,体现了父亲对儿子周到细致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