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技术与系统[五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技术与系统[五篇范文]
第一篇:控制技术与系统
控制系统
系统只根据输入量与干扰量进行控制,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
输出量在整个控制过程应该对系统的控制不产生任何影响。
无反馈,无自动纠偏能力,精度低,简单,成本低。
2.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输出端与输入端存在反馈。
输出量对控制过程产生直接影响。
(由前馈通路与反馈通路构成)
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差。
3.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①给定元件②反馈元件③比较元件④放大元件⑤执行元件⑥校正元件
4.控制系统的方案
①按输入量特征分1)恒值控制系统2)程序控制系统3)随动系统
②按系统中传递信号性质分1)连续控制系统2)离散控制系统
5.控制系统要求
①稳定性②精确性③快速性④安全性
6.动态性能指标
①延迟时间td(0-50%)②上升时间tr(10%-90%)③峰值时间tp④调节时间ts(±2%-±5%)⑤超调量σ ⑥震荡次数N
7.接触器
正常工作条件下,主要作用频道地接通或分段交、直流主电路,且可远距离控制的电器。
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
8.电磁接触器原理及组成①原理: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使铁心产生吸力,当吸力大于弹簧反力时,衔铁被铁心吸合并带动触头转动。
②组成1)主触头2)辅助触头 3)电磁铁4)灭弧装置5)支架和外壳
或者1)触头系统 2)电磁机构 3)灭弧装置 4)辅助部件
9.灭弧装置
①原因:会烧坏触头
②措施:1)磁吹式灭弧装置 2)灭弧栅 3)灭弧罩 4)多断点灭弧
10.继电器 P17
xc:吸合值xf:释放值k=xf/xc 返回系数
11.固态继电器
①用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无触头继电器
②优点:1)寿命长 2)工作频率高 3)可靠性高 4)使用安全 5)对外电磁干扰小
12.伺服电动机作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把输入的电压信号变成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13.控制方式:当励磁电压Uf恒定,负载转矩一定时,升高电枢电压Ua,电动机转速随之增高,反之亦然。
把电枢电压作为控制信号,就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调整,这种方式称为电枢控制式。
14.磁场形成条件
①脉动磁场:只给两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一相输入交流电。
脉动磁场可等效为两个大小等于脉动磁场振幅之半,且以同步转速在相反方向旋转的正反旋转磁场。
即等效为两圆形旋转磁场相加的结果。
②圆形旋转磁场:励磁绕组匝数和控制绕组匝数相同,且通入两者的电流if、ic幅值相等相位差90度,其合磁场即是…
③椭圆形旋转磁场:通入两相绕组中,电流的幅值(相位)一般是不相等的(或不总是互差90度)即为不对称电流,此时电动机的气隙中将建立…
15.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方式
①幅值控制:保持励磁电压Uf的相位和幅值不变,改变控制电压的幅值以改变其转速,改变旋转磁场以改变转向。
②相位控制:保持控制电压幅值不变,改变控制电压与励磁电压相位差来改变转速与方向。
③幅相控制:保持励磁电
压相位幅值不变,同时改变控制电压相位和幅值达控制目的。
④双相控制:保持相位差π/2,而使控制电压与励磁电压幅值随控制信号同步改变。
其特点是输出功率和效率最大。
16.步进电机(stepper motor)
步进电机是用点脉冲信号控制,并将电脉冲信号转成相应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电机。
其步距角和转速只与脉冲频率有关。
17.步进电机计算公式
①Zr=2P(k±1/m)-------转子齿数2P:定子极对数
②θs=360°/mZrc------步距角m:相数k:正整数
③n=60f/mZrc-----------转速c=1/2
18.步进电动机分类(结构)
①反应式步进电动机②永磁式步进电动机③感应子式永磁步进电动机
19.常用电磁阀
①双通②三通③四通④低压和高温
20.控制规律
输出与偏差信号间函数关系
21.比例控制特点:作用快、有静差
22.积分控制特点:能消除静差、控制动作缓慢
23.微分控制特点:动作快、不能单独控制
24.PID对系统过程控制影响
当TD↑或Ti↓或Kp↑时
① 控制作用↑ ②越易产生震荡③超调量↑ ④稳态误差↓ ⑤上升时间↓ ⑥稳定程度↓
25.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主要任务及方法
任务:设计一种数字控制器D(z)
方法:①用经典控制理论设计模拟控制器D(s)。
然后在DDC系统中,用数字化方法对D(s)进行数字模拟
②用采样控制理论进行数字直接分析和设计。
26.增量式控制的优点
① 计算机只输出增量,误差动作影响小。
② 算式中不需要累加,增量只与最近几次采样值有关。
③ 任何故障或切换时冲击小,占用空间小。
27.改进PID算法方法
⒈针对微分项的变形
① 惯性延迟数字滤波器
② 带有微分限制环节的PID控制规律数字算法
③ 针对给定值突变的微分项变形。
⒉针对微分项的变形
① 积分分离控制
② 变速积分的PID算法
⒊可变增量的PID控制
⒋时间最优的PID控制
⒌带有死区的PID控制(原因:为了避免控制动作过于频繁,以消除由于频繁动作所引起的振荡,故采用…)
28.最小拍系统的设计
P80
29.模糊控制特点
①不需要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no need mathematical model)
②易于实现对具有不明确性对象和具有强非现行对象进行控制(solve uncentainty and nonlinearity)
③对被控对象特征参数的变化有较强鲁棒性(robustness)
④对干扰有较强抑制能力(suppress disturbance)
30.模糊控制原理-------步骤
①输入模糊化②模糊决策③输出清晰化--〈最大隶属度法、加权平均法、取中位法〉
31.会画BP网络结构
P111
32.顺序控制系统的类型
①时间顺序控制系统②逻辑顺序控制系统③条件顺序控制系统
33.顺序控制系统的组成①输入接口②控制器③输出接口④检出检测器⑤现实报警装置
34.顺序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
①采用继电器组成的逻辑控制系统
②采用晶体管的无触点逻辑控制系统
③采用可编程控制器逻辑控制系统
④采用计算机的逻辑控制系统
35.PLC优点
①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②适应性强、应用灵活③编程简单、容易掌握④体积小能耗低⑤控制系统设计、安
装、调试方便、工作量少⑥维修方便、维修工作量小
36.PLC工作原理
建立在微机工作原理之上,按集中输入、集中输出、周期性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进行。
37.PLC工作过程
①自诊断②检查是否有通信请求③扫描所有输入端④执行用户程序⑤输出刷新
38.PLC程序设计中,梯形圆的解释见P141-P143
第二篇: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实践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控制策略
陈礼全
2013级
一、雾霾的定义和成分。
1.什么是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
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2.什么是霾。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
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
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
霾的意思是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3.雾霾的成分。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二、雾霾的形成原因及分析。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
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
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
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
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实际上,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更多的隐患!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
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从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入冬以来,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频发,雾霾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
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
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多部门会商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三、雾霾的治理对策。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重点排减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强联水泥、平谷水泥二厂等均实现全部停产,水泥行业也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任务。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应将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车通行的路面低,这样雨浆水和污染洒水就会从马路中间流向花圃下的土壤。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在350座城市很少观察到这种防范颗粒型扬尘污染的设计。
同样,为了最大限度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可以在城外带尘车辆(运煤车和其他长途车等)入城时在城市关口收费站边设立喷水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在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后的终端罚款机制而没有入城时的清理预防机制。
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扬尘构造治理要求,缺乏预防机制的行为才是构成雾霾形成的第一源头,施工工地和经济发展数量及规模仅仅是二阶污染。
我国不少城市环境治污目标仍然偏离颗粒性雾霾治理。
多年来,我们在环境治污方面向西方标准看齐,如长期把欧
2、欧
3、欧4甚至欧5标准付诸监管细则,不符合上述排污尾管标准的车辆不能出厂,不达标的烟囱推倒、迁移,但这些管理细则只是对气体性污染有效。
对于颗粒性污染大户——黄土平高原地区污染构造形成的任何理解,几乎仍在我们城市管理部门的理解能力之外。
同时,雾霾的出现还在于在深层制度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城建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化招投标过程都是“手拉手”式的场外交易,招来招去都是那几个关系实体,外部先进的管理和竞争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观念进不到这种半公开式的双边交易过程来。
雾霾其实
是这种深层制度缺失后长期累积的外观现象。
治理雾霾不能单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任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地理现实的防治颗粒型污染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照标准落实,并尽快将上述细则落实到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招投标过程中,开放相关关联要素市场,推动施工单位、部门按照环保理念施工建设。
最后,为普通老百姓修好马路牙子的提案、建议也应出现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当中,带动社会从细微处着手治理雾霾。
参考资料
1.雾霾首次被国家纳入“自然灾情”
.中国长安网. 2.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就是车之祸?
.中华汽车网校
. 3.
入冬以来三大原因致雾霾天气频发
..百度百科.4.
北京或再现雾霾天气减少污染源是根本解决之道
.新华网. 5.
治理雾霾是持久战而不是运动战
.新华网
.
第三篇: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电气与PLC控制技术》智慧型课程教学改革自从2008年IBM 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地球”战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而教育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智慧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感知化、泛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它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态。
有别与单纯的网络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教育新形态。
在与课程的融合上更
优于网络和信息化教育。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教育新形态,是“互联网+教育”的必然。
它给传统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角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转变。
世界范围内也因此掀起了新一轮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浪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也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密切关注教育改革,提出“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的总体要求。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1] 以个性化、社会化、开放化、智能化、集成化、碎片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
1)理论意义: 智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加强对该模式下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理论研究,对完善智慧教育理论体系很有必要。
2)实践意义:通过对智慧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在智慧课程教学中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更好地发生,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为智慧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者提供教育理论支撑,促进智慧课程建设,推动智慧教育进程。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全球范围内的M00C、翻转式课堂、微课、在线课堂等教学形式孕育而生,为教育带来了活力,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形式过于独立,未能很好的将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进行融合。
2)改变传统教材中的知识和多媒体资源的实时对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体系。
3)且如何将互联网中的技术融合到理工科类课程中探索。
智慧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对此进行相关研究很有必要。
因此,本研究将以对本校开发的智慧课程为例,对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得出一些课堂行为的特征,从而促进教师在智慧
课程开发,更好地实行有效教学。
1、个性化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修订版将认知领域学习者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由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并将这六个层次的目标分类划分为浅表学习与深度学习两个层级,浅表学习指向“识记、理解、应用”,深度学习指向“分析、评价、创造” [5]
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 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 ,2016,(02):18-26 教学内容按分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好的人性关怀,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智慧教育的核心。
采用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集获取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根据学习者的学业水平智能地提供全过程学习支持和及时的评价反馈,并根据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调整;辅助教师在课堂上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做出精准的学习指导,调整教学环节;在课后,则可以使学习者基于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开展自学、自测、协作交流等。
第四篇:农药污染控制技术与措施(范文模版)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污染控制技术与措施
陕西省农药管理检定所
农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危害,保障农业增产、丰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农药又是一种有毒物质,管理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危害人畜健康。
目前,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农业生产过程污染,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就无公害生产中,农药使用应掌握的主要技术要素,控制农药污染措施及有关农药管理的问题向大家作以介绍。
一、减少农药污染的关键是加强源头的治理
(一)我国农药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药生产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经核准的农药生产企业有2600多家,全国农药年生产生产量190多万吨,为世界第一农药生产大国,2/3以上进行出口,
国内使用量约占1/3。
我国生产的农药有效成份650多个(世界上为800多个),产品近28000个,大部分为低水平相同产品,复配品种所占比例很大。
2、农药经营渠道过滥,经营秩序混乱
我省现有农药经营单位上万家,平均每个县、区近100家,个别县已超过300家,大部分分布到乡、村。
农药经营环节普遍存在法制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进行进货把关。
农药经营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起码的农药基本知识,“卖药不懂药”现象很突出。
二、农药的禁用、限用
(一)禁用、限用农药的概念
禁用、限用农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区别,两者不能等同。
1、禁用农药
禁用农药是指经国家批准生产、使用的农药或未经批准使用的农药,经实践证明,对生态环境、人畜健康和农业生产有严重影响的,国家明文公布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
2、限用农药
根据我国农药品种结构特点、农药产品性能特征等因素,对一些取得农药登记、正常生产、销售的农药产品,对其使用区域、使用作物、使用方法等进行限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农药品种的副面影响。
目前,我国对限用农药的生产、销售与其他非限用农药实行同等的管理制度,缺乏独特的管理办法,只是对使用量提出要求,但农民作为农药使用的主体,文化素质较低,很难达到限用的目的。
因此,如何搞好限用农药的管理,是农药管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我国已公布的禁用、限用农药品种
1、禁用农药品种
目前,我国公布的禁用农药有17种,具体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
毒鼠硅。
这些限用农药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残留,就全国而言,目前还未出台具体规定,但各地都在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现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在蔬菜、果树集中种植区域全面禁止销售高毒农药。
上海、浙江等地在城郊部分地区,我省的洛川、太白等地按该办法执行。
这种做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相违背,争议较大。
二是对高毒农药实行定点销售。
山东、四川等地进行试点。
从执行情况看,对高毒农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仍存在很多缺陷。
三是实行高毒农药禁销、限销相结合。
主要是以乡镇为基础,对蔬菜、果树面积超过一定比例(如60%、80%等)的,禁止销售高毒农药;低于一定比例,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乡镇,定点2-3家农药经营单位销售高毒农药,并实行销售登记管理等制度,这种办法,需要农业、工商等部门的紧密配合,更需要加强对农药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四是指定部门实行高毒农药专营,并由植保部门技术人员开据证明购买,这种办法类似于医药中的处方药管理。
(三)使用管理
该环节是控制高毒农药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目前,还没有好办法,但可以按以下思路予以考虑:
一是加强对农民宣传高毒农药的危害性,培训农药使用技术,大力推广安全、高效的替代农药产品。
二是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督,强化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对违规使用高毒农药者,通过进行公示等办法,逐步提高农民抵制使用高毒农药的自觉性。
剂为黄色。
⑤毒性标志:农药急性毒性分为四级:剧毒、高毒、中毒和低毒。
一般在标签上都有红色文字和特定图样注明。
⑥使用说明:包括登记作物、防治对象、施药时期、使用剂量、施药方法、限用范围、禁忌混用的物质等内容。
主要是核查标签上标明的这些内容是否与登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