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课件(人教):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微观量的估算
(3)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r0的数量级为10-10 m)
距离 r=r0
分子力F
= F引
F斥
F=0
F r图象
r<r0
< F引
F斥
F为斥力
r>r0
> F引
F斥
F为引力
r>10r0
F引=F斥=0
F=0
思维诊断
(1)质量相等的物体含有的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3)误差分析 ①纯油酸体积的计算引起误差。 ②油膜面积的计算造成误差。 a.油膜形状的画线造成误差。b.数格子所造成的误差。
题组训练
1.[实验原理与基本操作]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 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 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 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 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因素 数有关
点的选取有关
量值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可以为零
测量
无法测量
可测量
本质 微观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宏观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运动形式
热运动
机械运动
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能的总量守恒
题组训练
123
1.[对分子势能的理解](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 F 与分子间距离 r 的
题组训练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④__①__②__⑤__③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1 cm3的油
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 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5_×_1_0_-_1_0_m。(结
(1)分子动能是 分子热运动 所具有的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平均值, 温度 是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 4.分子的势能 (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具有由它们的
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2)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1)用以上字母表示一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__。
(2)油酸分子直径约为________。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2022/4/172022/4/172022/4/17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172022/4/172022/4/174/17/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72022/4/17April 17,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 kg 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MA
B.1
m3
铜所含的原子数为MNA
ρ
C.1 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MAkg
D.1 个铜原子的体积为ρMNAm3
E.1
个铜原子的体积为M
ρ
解析
考点二 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
1.温度:一切达到 热平衡 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关系:T= t+273.15 K。 3.分子的动能
C.物体的体积减小温度不变时,物体内能不一定减小
D.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
E.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内能不相等
解析
题组训练
123
3.[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综合考查](多选)(2017·宜春模拟)对分子动理论和 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选修3—3 热学
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微观量的估算 考点二 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 考点三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微观量的估算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很小:①直径数量级为 10-10 m。 ②质量数量级为 10-27~10-26 kg。
考点三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注意事项 ①将所有的实验用具擦洗干净,吸取油酸、酒精和溶液的移液管要分别 专用,不能混用。 ②痱子粉和油酸的用量都不可太大,否则不易成功。 ③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以小于0.1%为宜。 ④浅盘中的水离盘口面的距离应较小,并要水平放置,以便准确地画出 薄膜的形状,画线时视线应与板面垂直。 ⑤要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再画轮廓。 ⑥滴油酸酒精溶液的滴口应在离水面1 cm之内,否则油膜难于形成。
则运动来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物体分子永不停息地 无规则 运动,这种运动跟 温度 有关。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 。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
引力和斥力 的合力。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
增大而 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增大 , 斥力 比引力变化更快。
B.cd表示引力图线
C.当分子间距离等于两曲线交点的横坐标时,分子势能为零
D.当分子间距离等于两曲线交点的横坐标时,分子力为零
E.当分子间距离小于两曲线交点横坐标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
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分子间斥力减小快,所以 A 正确,B 错误;当分子间
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 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 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r=r0 时,分子势能为零
B.在 r>r0 阶段,F 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C.在 r<r0 阶段,F 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
距离等于两曲线交点横坐标时,引力等于斥力,D 正确;当分子间距离等于两
曲线交点横坐标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C 错误;当分子间距离小
于两曲线交点横坐标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E 正确。
题组训练
12 3
3.[微观量的估算](多选)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 M kg/mol,铜的密度为 ρkg/m3,阿
(2)分子数目特别大: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6.02×1023 mol-1。
(3)微观量的估算方法 ①微观量:分子体积 V0、分子直径 d、分子质量 m0。 ②宏观量:物体的体积 V、摩尔体积 Vm、物体的质量 m、摩尔质量 M、
物体的密度 ρ。 a.分子的质量:m=NMA=ρNVAm。 b.分子的体积:V0=NVmA=ρMNA。对气体,V0 表示分子占据的空间。
解析
方法技巧
(1)判断分子势能变化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 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方法二:利用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判断。 如图所示。但要注意此图线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形状虽然相似,但意义不同,不要混淆。
(2)对分子力与分子势能理解的几个误区 ①对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理解不清。 ②认为物体体积增大时,物体的分子势能就增大而出错。 ③对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间的关系不明确。
②实质: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 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微观量的估算
(2)布朗运动 ①永不停息、 无规则 运动。 ②颗粒越小,运动越 明显 。 ③温度越高,运动越 剧烈。 ④运动轨迹不确定,只能用不同时刻的位置连线确定 微粒 做无规则运动。 ⑤不能直接观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用悬浮的 固体小颗粒 的无规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微观量的估算
(4 )分子的两种模型
3
①球体模型直径 d=
6πV0。(常用于固体和液体)
3
②立方体模型边长 d= V0。(常用于气体)
3
对于气体分子,d= V0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两个相邻的气体分子之间的 平均距离。 2.分子的热运动 (1)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1
考点三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 实 验 原 理 与 操 作
考点三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2.数据处理与分析 (1)数据处理 ①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 ②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然后根据纯油 酸的体积 V 和薄膜的面积 S,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 d=VS,即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比较算出的分子直径,看其数量级是否为 10-10 m,若不是 10-10 m 需重做实验。
D.在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E.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随 r 增大而减小,在 r>r0 阶段,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
一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解析
题组训练
123
2.[对内能的理解](多选)(2017·惠州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增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增大
B.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也为零
②当r<r0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 分子势能增加。
③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5.物体的内能
(1)内能:等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 (2)物体内能的决定因素 ①微观上: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数。 ②宏观上:温度、体积、物质的量(摩尔数)。
考点二 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
(√ )
(2)组成物体的每一个分子运动是有规律的。
(× )
(3)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 )
(4)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分子间引力却随分子间
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 )
(5)内能相同的物体,温度不一定相同。
(√ )
(6)分子间无空隙,分子紧密排列。
(× )
题组训练
12 3
1.[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布朗运动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 动的反映,选项 C 错;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 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 D 错。
题组训练
12 3
2.[分子作用力的理解](多选)如图是分子间引力(或斥力)大小随
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变物体内能方式间的关系 ①两者在内能改变上是等效的。 ②两者的本质区别: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6.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比较
内能
机械能
定义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 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势能的总和
的统称
决定 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 跟宏观运动状态、参考系和零势能
微观上——决定于 分子间距离 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决定于 体积 和状态。
考点二 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
(3)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 所示(取r→∞处分子势能Ep=0)。
①当r>r0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 分子势能增加。
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 cm3 1
解析:(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V=
50
×= 300
6.7×10-5 cm3,故油酸分子直径 d=VS=6.7×0.1103-m5 2cm3=6.70×.1130-m112m3≈5×10-10 m。
题组训练
2.[实验数据处理](2017·扬州模拟)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 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N滴溶液 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 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 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 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数为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