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知识竞争的世纪,我们的下一代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必须思维活跃、富有探究创新能力。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
性实验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在实验教学中逐渐摸索出
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知识竞争的世纪,我们的下一代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思维活跃、富有探究创新能力。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
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演示实验
科学探究的形式多样,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但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往往只注重结论,而忽略或淡
化了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很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变有些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更容易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获得对研究成果的满足感。

如在引入
额定的概念时,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变为探究性实验。

老师设问:当一个用电器
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它的功率是否改变?让学生猜想。

有的学生由调光台灯的亮
暗程度可以变化猜想到:当一个用电器电压变化时,它的实际功率发生改变。


生设计方案,对猜想结论进行验证,探究实验,测出数据,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对
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个用电器的电压改变,电功率发生改变”的结论,同时
还得出“电压越大,功率越大,灯越亮,甚至会烧坏;电压过低,功率小,灯暗,即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引入了使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即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

二、分组实验
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与科学探究性的分组实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实验方式。

科学探究性实验旨在发展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
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往往都是确定的,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原理、步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需要按照实验报告上
的要求去做,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它重在学生实验结果的获得。

因此,我
们要变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为科学探究性的分组实验。

如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
的特点时,可将学生实验变为探究实验。

教学时,老师可先展示物理情境,营造“融洽点”。

将标有100W和25W的两只灯泡串联后,让两名学生将其接入电路,
电灯发光,学生看此情景后,非常兴奋、惊奇。

接着老师把握教学的“引入点”提问:你对刚才展示的情景感到最惊讶的是什么?你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启
发学生提问。

结果可能会出现:灯泡通电后为什么会发光呢?两灯为什么一个亮
一个暗呢?灯亮的电流是否比暗的电流大呢?……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给予肯定、赞扬,并指出本节应探究的问题,即串联电路中两灯电流大小的问题,
对其它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探究。

探究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去猜想,同时要求学生
尽可能地说出猜想依据。

有的学生说:由前面学习电流的概念可知,一只灯泡越亮,电流越大。

因此,串联两灯泡,亮的电流大。

有的说:两灯电流一样大。


想的依据是电流相当于水流,电路相当于水路,由于水管中无分支,水管中的水
流大小不变。

串联电路中,电流无分支,电流大小不变。

老师对学生善于动脑、
大胆猜想给予肯定后,让他们自己分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实施探究,并对其
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在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时,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得
出的结论远多于书上的内容,如:干路中的电流大于任一支路上电流;两用电器
规格相同时,各支路电流相等,且干路电流是其中一个的两倍。

……
三、课外实验
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

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创
设科学探究性的教学,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时,老师可发给学生两只灯泡及其它器材,让学生连接电路。

提问:两只灯泡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各有何特点?学生分
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画电路图、动手实验,并让灯泡发光。

通过探究得出有
两种方式,即:一种是顺次连接,一个灯泡损坏,另一个不工作;另一种是并排
连接,一个损坏,另一个照样发光。

随后,老师告诉学生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
两种最基本的连接方式。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两种方式的理解,老师还可提出:现
有三只不同灯泡,又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呢?让同学们去探究。

学生在学过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的实验后,老师可提问:如何才能让线圈
持续转动下去呢?让学生课外去探究(老师可发给学生小型电动机模型),查阅
资料,从而明确换向器的作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感。

总之,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
一项艰巨任务。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的强者,我
们广大物理老师必须更新传统教学理念,摸索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

我们的探索
刚开始,今后仍要继续试验,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经柏龙《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3]赵凯华《从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看对中学物理教学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