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件苏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010年2月10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这次评出了一个特别奖——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 雄群体。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大一新生陈及时、何东旭、方 招3位大学生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而永远沉入了江水中,献出了 自己年轻的生命。 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义举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一场关
材料二: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
昆士兰州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 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材料三: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 部283万公顷的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造成巨大的 损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于外来植物的引入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 影响,被称之为“绿色污染”。
于生命价值观的激烈辩论也隆重开场。
观点一:救人“值不值得”?有网友说:“自己不会游 泳就不要贸然下水!救人要讲方法,不能盲目,否则付出的
就是生命的代价!”“这些大学生太不理智,自不量力,不
会游泳就不该下水救人。挽救他人的生命固然值得称赞,但 尊重自己的生命和采取理智的救助方式似乎更应该考虑。”
观点二:“凭什么我去救人?”一位市民告诉《半月谈》 记者:“我虽然很敬佩这些学生,但也会叮嘱自己的孩子, 以后就是看到有人落水也不要自己下水。” 对于见义勇为的大学生为救别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你 有什么看法?(3分)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两选文对“绿”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都采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请各选一例并简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甲)文中“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把绿比喻成小姑娘,赋予绿以生命。(乙)文中“我囚住这 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写出了绿的可怜。
了绿。
答案:(甲)文作者是因为爱绿而保护绿,(乙)文作者是 因为爱绿却损害了绿。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本单元是以“绿”为主题,请你写出两句含“绿”的古诗 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春风又绿江南岸(2)千里莺啼绿映红
7. 综合性学习。(3分) “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今世界性的难题。请阅读下列材料, 说出“绿色污染”的意思。 材料一: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它浑身碧绿,原产于巴西,后 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它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在各地抢 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人类健康。
答案:“栽”改为“裁”, “踏”改为“沓”, “遐”改 为“暇”,“昂”改为“盎”。
3.下列句中加点词或短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形容水光一闪一闪的,神奇莫测) B.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比 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1.两选文的作者对“绿”的感情是一致的,但二者却采取了 不同的做法,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文作者用第二人称代词“你”和一系列抒情 性极强的动词,充分表达出对那“醉人的绿”的爱恋之情; (乙)文作者虽然也是爱绿,但把绿囚禁了起来,从而损伤
(六)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为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镂(
﹒
)空
) )见 yà tiào
远眺( piē(
﹒
揠(
jū(
)苗助长
)躬 ) 娑
﹒
婆suō( 鞠 瞥
答案:lòu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别出心栽( 目不遐接( ) ) 纷至踏来( 绿意昂然( ) )
)
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 B.“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一 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这句话直接写“我”对绿的赞美和热爱。
D.“这个641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生活在大大小 小的花园中。”这句话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解析】选B。本句中的“仿佛”只表明后面内容是“我”的 想像,它在这里不是喻词,因此不属于比喻。
5.默写填空。(4分) (1)《龟虽寿》一诗中表现曹操年事虽高却仍有雄心壮志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运用比喻写雪的千古名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示例):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 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将永放光芒!
9.两选文作者对“绿”的感情都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些语 句中看出来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喜爱 。(甲)文:“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乙)文:“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 更亲密。”
﹒﹒﹒﹒
C.巴西各大城市的楼房常见绿色荡漾,青草在微风中摇曳,
﹒﹒
原来外墙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生物砖”。(一起一伏地动) D.小兴安岭上的积雪化净了,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林区
﹒﹒
人扛镐上山。(舒畅、放松)
【解析】选D。句中“惺忪”的意思应为“形容因刚醒而眼睛
模糊不清”。
4.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