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课件(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从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 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感受 到春天就要来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我还知道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 里钻出来,嫩嫩的;小溪里的 冰融化了叮叮咚咚地流淌;杨 柳树都开始枝条柔软,接着就 是扬出白色的花絮……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题画 诗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 芽、菘菜三物”烹煮。——张耒《明道杂志》
“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这三样 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 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作者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 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可苏轼 却用细腻的联想将这一美味带到我们眼前,给整个 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心”重心偏右。
组词:惠赠 优惠 平等互惠 造句:今天,超市里打折,商品价格很优惠。
重点提示
chóng
结构:上下 偏旁:山
笔画数:11
书写提示:上小下大,宝盖不要 写成秃宝盖。
组词:崇高 推重 崇山峻岭 造句:我们敬佩那些有崇高品质的人。
学习生字
duǎn
长短 短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矢 组词:短缺 取长补短 造句:这支短短的铅笔已经无
惠崇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 于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的水景。“春江晓 景”图有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 《飞雁图》。
整体感知
1.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中 描写了哪些景物? 2.结合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整体感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 宋·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虚
实
课文理解
诗的前两句:从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 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感受到春 天就要来了。
诗的后两句:作者通过视察岸上、水面之 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知人们:桃花开放、春 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 游产卵繁育的季节。
课文理解
从哪些景物可以知道春天来了?你 还知道春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的?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绿——竹林 江水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 芦芽
红——桃花
蒌蒿满地芦芽短, 白——鸭子
正是河豚欲上时。
日积月累
要想体会动人的诗趣,自然少不了点滴的 积累,试着朗读下面的诗句,用这节课学到的 描画画面解读古诗的方法写出你的感悟吧。
法使用。
书写指点:矢字两横居中、下横 往上拉、要长、下撇上边不出头, 豆字上横要短、下横要长。
学习生字
yá
芦芽 芽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艹 组词:发芽 豆芽菜 造句:这些黄豆发芽了。
书写指点:牙字上横稍短,撇折 的撇要短、横要长,竖钩稍靠左, 左撇在横竖交叉处起笔。
全诗小结
这一首诗描画了早春时节的春江风景,苏 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 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把僧人惠崇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 的、活动的诗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姓 名:苏轼 朝 代:北宋 成 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易 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评 价:“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重点提示
huì
结构:上下 偏旁:心 笔画数:12 书写提示:上部笔画间隔均匀,
竹子 竹外开放的桃花 江水 水上浮游的鸭子
布满地面的蒌蒿 刚发嫩芽的芦苇
生机勃勃的江南早春图
课文赏析
理解字词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惠崇】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蒌蒿】 【芦芽】 【河豚】
芦苇的嫩芽。
一种有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 水中产卵。
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重点提示
lóu hāo
蒌蒿
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 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 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要写得宽扁, 横要长。
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lóu hāo tún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你从古诗中看到了哪些颜色? 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注意到苏轼的视察顺序了吗?
水中 水边 江面 江岸
正 是 河 豚
蒌 蒿 满 地
春 江 水 暖
竹 外 桃 花
【惠
宋 】
崇
苏春
轼江
欲芦鸭三
晚
上芽先两
景
时短知枝
。 ,。,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 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 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惠崇春江晚景》是元丰八年(1085) 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 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原诗共两首。另一 首为: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从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 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感受 到春天就要来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我还知道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 里钻出来,嫩嫩的;小溪里的 冰融化了叮叮咚咚地流淌;杨 柳树都开始枝条柔软,接着就 是扬出白色的花絮……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这首题画 诗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 芽、菘菜三物”烹煮。——张耒《明道杂志》
“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这三样 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 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
作者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 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可苏轼 却用细腻的联想将这一美味带到我们眼前,给整个 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心”重心偏右。
组词:惠赠 优惠 平等互惠 造句:今天,超市里打折,商品价格很优惠。
重点提示
chóng
结构:上下 偏旁:山
笔画数:11
书写提示:上小下大,宝盖不要 写成秃宝盖。
组词:崇高 推重 崇山峻岭 造句:我们敬佩那些有崇高品质的人。
学习生字
duǎn
长短 短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矢 组词:短缺 取长补短 造句:这支短短的铅笔已经无
惠崇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 于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的水景。“春江晓 景”图有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 《飞雁图》。
整体感知
1.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中 描写了哪些景物? 2.结合注释和资料,了解古诗大意。
整体感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 宋·苏轼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虚
实
课文理解
诗的前两句:从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 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感受到春 天就要来了。
诗的后两句:作者通过视察岸上、水面之 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知人们:桃花开放、春 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 游产卵繁育的季节。
课文理解
从哪些景物可以知道春天来了?你 还知道春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的?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绿——竹林 江水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 芦芽
红——桃花
蒌蒿满地芦芽短, 白——鸭子
正是河豚欲上时。
日积月累
要想体会动人的诗趣,自然少不了点滴的 积累,试着朗读下面的诗句,用这节课学到的 描画画面解读古诗的方法写出你的感悟吧。
法使用。
书写指点:矢字两横居中、下横 往上拉、要长、下撇上边不出头, 豆字上横要短、下横要长。
学习生字
yá
芦芽 芽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艹 组词:发芽 豆芽菜 造句:这些黄豆发芽了。
书写指点:牙字上横稍短,撇折 的撇要短、横要长,竖钩稍靠左, 左撇在横竖交叉处起笔。
全诗小结
这一首诗描画了早春时节的春江风景,苏 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 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把僧人惠崇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 的、活动的诗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姓 名:苏轼 朝 代:北宋 成 就: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易 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评 价:“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重点提示
huì
结构:上下 偏旁:心 笔画数:12 书写提示:上部笔画间隔均匀,
竹子 竹外开放的桃花 江水 水上浮游的鸭子
布满地面的蒌蒿 刚发嫩芽的芦苇
生机勃勃的江南早春图
课文赏析
理解字词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惠崇】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蒌蒿】 【芦芽】 【河豚】
芦苇的嫩芽。
一种有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 水中产卵。
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重点提示
lóu hāo
蒌蒿
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 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 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要写得宽扁, 横要长。
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lóu hāo tún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你从古诗中看到了哪些颜色? 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注意到苏轼的视察顺序了吗?
水中 水边 江面 江岸
正 是 河 豚
蒌 蒿 满 地
春 江 水 暖
竹 外 桃 花
【惠
宋 】
崇
苏春
轼江
欲芦鸭三
晚
上芽先两
景
时短知枝
。 ,。,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 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 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惠崇春江晚景》是元丰八年(1085) 苏轼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 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原诗共两首。另一 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