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美日管理模式
论述人:罗欢
在中国公司正面临着从发展型公司向成熟期的转变,怎样才能真正变成百年老店,这是每一个公司面临的问题。

希望通过对欧、美、日公司的对比,谈谈中国公司应该学习怎样的公司管理模式。

在ZF就业政策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美国ZF法律规定相当细腻,这是为什么美国公司中很多人力资源总监毕业于美国法学院,也是美国公司中ZF的影响力代替了工会影响力的原因。

在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公司中有工会的比例为49%-50%,现在低于12%,这说明ZF 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美国,股东利益确实高于一切,尽管很多公司谈社会责任感,如果股东利益走下坡路,董事会照样会把现有CEO替换下来。

总之,在德国、日本和美国公司中,美国公司最强调绩效,在绩效指导下按照规则办事。

不过,美国公司采用的股票期权激励仍是管理争论中的焦点。

虽然我个人不同意全员期权,但是公司对重要管理者给以期权激励,使之感觉自己成为公司一部分,并将个人利益和公司结合,这是公司管理模式的创新。

不过,由于美国公司过分强调短期利益,放弃了长远目标,这就使美国公司的短期行为可能产生长期性的问题。

我想起《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说的一句话,“我们今天所采取的措施可能是我们公司明天灭亡的原因”。

这是很重要的启示。

美国公司中,CEO权力过分集中。

CEO是董事会的关键人物,再加上美国公司强调专业化的团队,不同于德国和日本公司所强调的内部沟通,这就使美国公司更容易发生长期性决策失误。

在长期性战略方面,德国公司是绝对出色的,因为它的长期性战略不受制于任何外界因素,特别是不受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

与此同时,德国公司的长期性战略并不妨碍其应对变化的环境。

西门子就像坦克,一边向长期性目标前进,一边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我认为,无论德国管理、美国管理还是日本管理,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体系,也没有最佳的公司管理模式,只存在最适宜的公司管理模式。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体系受到人文环境、行政制度、市场环境的制约。

管理随着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

所以管理涉及理念、文化、行业、组织员工的特征,这些对于我们学习欧洲管理,评判美国管理很有好处。

管理是在博弈中达到平衡的,今天的管理方案可能是明天问题所在,所以如果以系统思维理念对待管理,看似简单的管理问题实际上非常复杂。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中国公司的特殊情况,包括经济、市场环境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工业行业的生命周期特殊性等。

在美国公司、日本公司、德国公司中,我们到底要学习什么?
我认为,首先,中国公司需要根据特定的人文环境,改革激励机制,借鉴美国的绩效管理和绩效文化;其次,中国上市公司应该学习德国公司严谨的品质,在财富论坛上,德国宝马公司CEO谈到,宝马向不同地区市场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通用汽车CEO则提倡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中国公司需要向市场提供更优秀品质的产品,才能做成百年老店。

再者,中国公司应该学习日本公司的团队精神和培训机制。

在学习欧美公司管理模式的同时,我也总结了中国公司的四大优势:发财致富的激情动力,赶超先进的学习精神,应付变化的灵活行为,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

我相信,中国人的热情+灵活,加上美国人的激励+绩效,德国人的技术+质量,日本人的团队+培训,中国公司的强盛势不可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