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潮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B.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循环流动,前后不变D.往返循环,总量不变
2.
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进行呼吸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都能生长和繁殖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3.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水稻→老鼠→蛇B.阳光→水稻→老鼠
C.蛇→老鼠→水稻D.老鼠→蛇→鹰
4.
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
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D.表达交流
5.
图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盐的形式进行循环
B.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C.通过②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6.
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所有的金鱼B.一块农田中的麦苗
C.森林中的所有树木D.一片草原
7.
明湖位于风景秀丽的牧城公园内,行走在明湖岸边,可见长桥卧波,鱼翔浅底。
能影响明湖中某条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水草②阳光③虾④空气⑤温度⑥其它鱼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
8.
花开、蝉鸣、叶落、雪飘,四季中每每漫步减河湿地公园,总能看到美好的景象。
下列相关生命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春天小草发芽、野花盛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小鱼游来游去寻找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蝉鸣声声响——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秋天银杏树落下金黄的叶子——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9.
对校园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时,下列不需要带的材料用具是()
A.记录表B.投影仪C.放大镜D.望远镜
10.
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
A.草→野兔→狐狸B.松子→松鼠→真菌
C.老鼠→蛇→鹰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
11.
四位同学讨论:“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观点正确的是()
A.生物,制作课桌的材料是树木B.生物,制作课桌的材料树木由细胞构成
C.非生物,课桌不会动D.非生物,课桌不能呼吸繁衍
1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词曲中关于“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概述,错误的是( )A.能进行呼吸现象的B.都有遗传变异的特征
C.能生长繁殖D.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13.
蚯蚓可以处理垃圾,以植物的枯叶等为食物,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兼消费者14.
海洋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主要是因为()
A.食物丰富B.阳光充足C.水温适宜D.氧气丰富
15.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兔B.草→兔→狐狸
C.草←兔←狐狸D.草→兔→狐狸→细菌
16.
含羞草受到触碰展开的叶片会合找,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能产生运动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能进行光合作用
17.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蝴蝶②珊瑚③黑木耳④智能机器人⑤青苔⑥流星
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②④⑥D.④⑥
18.
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对应的诗句不相符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发育——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B.生物能适应环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生物有新陈代谢的现象一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生物影响环境——秋风又见雁南飞
19.
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被更快地分解。
此现象说明( )
A.羊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干草自然分解需要的时间更短D.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20.
蚂蚁利用触角将找到食物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蚂蚁,这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 )
A.竞争关系B.互利共生C.种内斗争D.种内互助
21.
“葵花朵朵向太阳”引起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光照B.温度C.水分D.空气
22.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这是( )
A.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B.其他生物影响的结果
C.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D.对干旱环境的影响
23.
下列哪个语句能够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A.鲸鱼喷水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汗流浃背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4.
千山的梨花堪称一绝,自汉唐以来就同奇峰、怪石、古松一起,被称作千山的四大景观。
上面提到的“四大景观”中,属于生物的是:
A.梨花B.奇峰C.怪石D.古松
25.
下列各项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中所有的羊群B.草原中所有的草
C.草原中所有的动物D.整个草原
26.
某地区使用农药DDT,而远在南极洲的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该农药,这种现象说明了()
A.DDT的挥发性很强B.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互相关联的
C.南极动物去过施药的地区D.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27.
200米以下的深海中,一般没有绿色植物分布,影响植物在深海中生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阳光B.空气C.温度D.压力
28.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段,湿地内物种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是我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方面有特别功能
B.湿地是众多植物和以水禽为主的动物的乐园
C.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D.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肺”
29.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
B.生物圈的范围是指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的范围
C.生物圈的总厚度是20千米
D.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是截然分开的三部分
30.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谚语中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谚语中描述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C.若水体遭到污染,有毒物质在黄雀体内积累最多
D.谚语中的蝉、螳螂和黄雀是捕食关系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据图回答问题:
(1)乙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乏.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图中能量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__。
(3)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4)农田中的杂草和水稻是_____________关系。
2.
DDT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该物质几乎对杀灭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并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
但后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DDT进入食物链后,会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因此从70年代后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某科研小组检测到了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A、B、C、D、E五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据表格信息分析回答:
名称海水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
DDT含量
0.000050.50.00520.0475.5
(ppm)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____________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也能够沿着它们进行积累,该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积累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的自然环境中(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4)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除上面提到的海洋生态系统,请再写出
两种类型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应激性,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
4.
我国从东到西的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_____.
5.
为治理大气污染,禁止燃烧农作物的秸秆.为充分利用秸秆,农技专家帮助农民建立起立体生态农业,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该农业系统中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该系统的设计使能量更多地流向_____
(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治理虫害,农民喷洒了某种不易分解的农药,较长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6.
生物圈是指地表的生物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它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1000m和海平面以上约10000m之间,包括______圈的下层、整个______圈和______圈的上层。
7.
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所处的环境,森林生态系统属于________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属于________生态系统.
8.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调查和测量等.
9.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______;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联系______.
(2)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_____.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_____.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______.(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______.
10.
2024年4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研发测试平台在广东深圳大鹏海域投用。
下图为深圳周围海域的食物网简图,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大气中70%的氧气来自藻类等海洋植物,它们通过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所以藻类等海洋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
的_____。
浅海中有许多浒苔和石莼等绿藻,再深处有紫菜和石花菜等红藻,水生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_____的影响。
(2)若此图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
(3)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海葵和小鱼存在_____关系。
(4)一般情况下,人类适量捕捞鱼、蛤或牡蛎不会对此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_____和_____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是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做些什么_____(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