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2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习资料专题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届天津六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地和②地海拔差的最大值约为( B )
A.100米B.150米
C.200米D.250米
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B.X值为100m
C.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图中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
解析: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相关计算。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①地海拔高度为150-200米,②地海拔高度为250-300米,故①地与②地的高差为50—150米,最大接近150米,故答案选B项。
第2题,该题主要考查通视问题。
丙地位于山间平地,①②③三地分布位于丙地的三个方向的坡面,居高临下,可看见丙地:而④地位于相对于丙地的山脊的另一侧,有山脊阻隔,不能看到丙村。
D符合题意。
第3题,根据图中比例尺判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5千米;等高线递变的原理,图中已有的数据可推算等高距为50米,X在数值200递减的方向,相差两个等高距,数值为100m,B说法也正确,丙村被50m等高线穿过,则其海拔高度为50米,图中高山为372米,相对高度为322m,
C说法正确;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再结合图中的方向标判读,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D对。
故选A项。
(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月考)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D )
A.600米B.650米
C.700米D.800米
5.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C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解析:第4题,读图,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根据等高线,该地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的山峰,约700-800米之间。
海拔最低处是0-100米,高差范围600-800米,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D对。
A、B、C错。
第5题,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山区修路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C对。
其它方案穿过的等高线较多,不合理,A、B、D错。
(2018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6~8题。
6.从图中可知( C )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米B.乙地海拔可能为1025米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米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米
7.在②地可以看到( B )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8.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A )
A.水库最深为10-15米B.水坝高度为15-20米
C.库区水面大于1平方千米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解析:第6题,山峰海拔为1035米-1040米;乙地海拔为1020-1025米;但不等于1025米;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米;区域内最大高差近45-55米。
第7题,①②之间为凹坡,②③之间为凸坡,②⑤之间为谷地,在②地可看到①⑤,看不到③;②④分别位于陡崖的上下方,但②地不在陡崖边缘处,需要结合②地坡度和④地距崖底的距离判断两地能否通视。
第8题,甲养殖场靠近1020米高等高线,按该水面高度计算,水库最深为10-15米;水坝高度为5-10米;库区水面小于0.25平方千米;从地形状况和相对位置看,乙养殖场不会污染库区。
(2017·广东惠州市高二检测)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 )
A.东北—西南向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D.南北向
10.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B )
A.上、下部均陡峭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第9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10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图示山体主峰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11.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D )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因此A、C是山脊,B、D是山谷。
山谷部位是孕育河流的地方,可排除A、C。
B是湖泊水向外流,D是河水流入湖泊,故D项符合题意。
(2017·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回答12~13题。
12.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域景观最可能是( B )
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
解析: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型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
选B正确。
13.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C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解析: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选C正确。
二、综合题
14.(2018·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联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是__由东南流向西北__。
(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应选取地点,简述理由。
答案:(2)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省道经过,对外联系方便
(3)C 视线通透(没有地形阻挡)
解析:本题考查方向的判定、区位、观测点的选择。
第(1)题,河流在山谷处,而山谷是由海拔低处凸向高处,所以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第(2)题,聚落的形成要考虑地形、河流、水源、河流交汇处、交通等因素。
第(3)题,A地与甲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且距离远,不易拍摄,A错。
B地距离近,但之间有一山峰阻挡,无法拍摄全景,B错。
C地视线通透,且地势较高,可以俯视全村,C对。
D地地势太低,无法拍摄全村景观,D错。
利用山谷是由海拔低处凸向高处,经常判定河流的流向。
凹坡不影响视线,而凸坡影响视线。
15.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__北高南低__。
(2)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__②__。
(3)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__17℃__。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__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__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__顺河流而下。
__
解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2)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②处等高线稀疏,故②小河水流比较缓;(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根据题意,若B山顶(1030米)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1530米)气温为20-(1530-1030)÷100×0.6=17℃;(4)读图可知,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5)一般河流处都有村落,故王先生可以顺河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