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8课时
内容:面积的变化
使用人:六年级数学教师
主备人:罗秀珍
三维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自主发现平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2. 进一步体会比例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把平面图形按n︰1的比放大后,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的面积比是n2︰1”。

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教学过程:
一、探索长方形面积比与边长比的关系
1. 出示52页上的两个长方形。

指出:大长方形是小长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2. 在书上量出它们的长和宽,写出对应边的比。

3. 这两个长方形对应的长的比和宽的比都是3︰1,
估计一下,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几比几?
4. 想办法验证一下,看估计得对不对?各自验证后,交流:你是怎么验证的?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5. 如果大长方形与小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4︰1,那么面积比是几比几呢?
二、探索其它图形的面积与边长比的关系
1. 出示按比例放大的正方形、三角形与圆。

引导观察:估计一下,它们的对应边是按几比几的比放大的?
用尺在书上的相关的图形中测量一下,然后确认:
正方形:3︰1 三角形:2︰1 圆:4︰1
2. 这几个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面积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⑴引导学生猜测。

⑵量量、算算,将相关数据填入书上53页表格中。

⑶交流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

⑷引导观察: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拓展讨论:如果把一个图形按1︰n的比缩小,缩小前后图形面积的变化规律又是什么呢?
三、运用规律应用
出示书中东港小学的校园平面图,请从中选择一幢建筑或一处设施,测量并算出它的实际占地面积。

四、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试验田,长80米,宽60米,用的比例尺画出这块试验田的平面图。

2、在比例尺是1:4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5毫米,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厘米?如果把这个零件用6厘米的长度画在另一张图纸上,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这幅图上,量得A 地到B地之间的是3厘米,A地到B地的铁路实际长是多少千米?
4、妈妈调制了两杯同样甜的糖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糖和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240毫升水,应加入糖多少毫升?
课后练习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按比例放大,面积也发生变化;接着让学生“猜测——验证”,自主探索面积的变化规律。

再引导学生把实验的对象扩展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学生通过测量、计算、验证,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