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丸方出_肘后方卷四,名见_圣济总录卷七十九_方剂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丸方出_肘后方卷四,名见_圣济总录卷七十九_方剂树
甘草丸方出_肘后方卷四,名见_圣济总录卷七十九_方剂树 (1)
1.原方 (2)
1.1.组成:防己2两,甘草2两,葶苈2两。
(2)
1.2.功效:大腹水病。
(2)
1.3.来源: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2)
2.葶苈丸 (2)
2.1.加:杏仁、赤茯苓 (2)
2.2.组成:葶苈(隔纸微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防己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半两。
(2)
2.3.功效:伤寒肺壅,上气多痰。
(2)
2.4.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2)
3.葶苈丸 (3)
3.1.加:杏仁、贝母 (3)
3.2.组成:葶苈(纸上炒)2两,防己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熬别研)2两半,贝母(去心)1两半。
(3)
3.3.功效:乳石发动脚气,兼上气喘急,咳嗽,小便涩,服利水药小便不利,大便反利。
(3)
3.4.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3)
4.白术丸 (3)
4.1.加:陈皮、泽泻、木香 (3)
4.2.组成:陈皮1两,泽泻半两,甘草1分,防己1分,葶苈1分,木香1分(一方有白术、茯苓)。
(3)
4.3.功效:支饮,上气不得卧,身体肿满,小便不利。
(3)
4.4.来源:《鸡峰》卷十七 (3)
5.消饮白术煎 (3)
5.1.加:陈橘皮、泽泻、白术、茯苓、木香 (3)
5.2.组成:陈橘皮1两,泽泻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甘草1分,防己1分,葶苈1分,木香1分。
(3)
5.3.功效:支饮上气,不得卧,身体肿满,小便不利。
(3)
5.4.来源:《鸡峰》卷十九 (3)
6.芸苔子丸 (3)
6.1.加:芸苔子、杏仁、紫菀、马兜铃、皂荚、白前、人参 (4)
6.2.组成:芸苔子1两(微炒),葶苈(微炒)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研细)1两半,紫菀(去土)半两,马兜铃半两,皂荚(酥炙令黄,去皮子)半两,甘草(炙令微赤)半两,白前3分,防己3分,人参3
分。
4
6.3.功效:伤寒后端咳不得卧,卧则气壅,心胸满闷。
(4)
6.4.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4)
1.原方
1.1.组成:防己2两,甘草2两,葶苈2两。
1.2.功效:大腹水病。
1.3.来源: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2.葶苈丸
2.1.加:杏仁、赤茯苓
2.2.组成:葶苈(隔纸微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防己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半两。
2.3.功效:伤寒肺壅,上气多痰。
2.4.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3.葶苈丸
3.1.加:杏仁、贝母
3.2.组成:葶苈(纸上炒)2两,防己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熬别研)2两半,贝母(去心)1两半。
3.3.功效:乳石发动脚气,兼上气喘急,咳嗽,小便涩,服利水药小便不利,大便反利。
3.4.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4.白术丸
4.1.加:陈皮、泽泻、木香
4.2.组成:陈皮1两,泽泻半两,甘草1分,防己1分,葶苈1分,木香1分(一方有白术、茯苓)。
4.3.功效:支饮,上气不得卧,身体肿满,小便不利。
4.4.来源:《鸡峰》卷十七
5.消饮白术煎
5.1.加:陈橘皮、泽泻、白术、茯苓、木香
5.2.组成:陈橘皮1两,泽泻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甘草1分,防己1分,葶苈1分,木香1分。
5.3.功效:支饮上气,不得卧,身体肿满,小便不利。
5.4.来源:《鸡峰》卷十九
6.芸苔子丸
6.1.加:芸苔子、杏仁、紫菀、马兜铃、皂荚、白前、人参
6.2.组成:芸苔子1两(微炒),葶苈(微炒)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研细)1两半,紫菀(去土)半两,马兜铃半两,皂荚(酥炙令黄,去皮子)半两,甘草(炙令微赤)半两,白前3分,防己3分,人参3分。
6.3.功效:伤寒后端咳不得卧,卧则气壅,心胸满闷。
6.4.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