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1章 功和功率 第3节 功 率教学案 鲁科版必修2-鲁科版高一必修2物理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功率
一、功率的含义 1.定义
功W 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 的比值。

2.定义式
P =W
t。

3.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W 表示。

4.物理意义
功率是标量,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二、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 1.关系式
1.功率是标量,反应做功的快慢,可分为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2.平均功率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常用P =W
t
进行计算。

假设力F 为恒力,也可用
P =F v cos α计算。

3.瞬时功率表示力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程度,通常用P =Fv cos α(α表示力F 的方向与瞬时速度v
的方向间的夹角)进行计算。

4.在机车问题中,P =Fv 是指牵引力的功率,当P
一定时v 与F 成反比,当v 一定时P 与F 成正比。

2.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定义常用描述
平均功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的平均值,
它与某一段时间(或过程)有关
P=
W
t
或P=F v cos α(v为t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状态的功率。

瞬时功率总与某一时刻或状态相对应
P=Fv cos_α(v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功率是机械可以长时间工作的最大允许功率。

一个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机械工作时都要受额定功率的限制。

(2)实际功率是机械工作时实际输出的功率,也就是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实际功率通常要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力越大,做功越快。

(×)
(2)功率越大表示做的功越多。

(×)
(3)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
(4)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功率是指额定功率。

(√)
(5)额定功率一定大于实际功率。

(×)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去过泰山的同学会遇到挑山工,假设挑山工和缆车将相同的货物运至山顶,两者对货物做的功相同吗?做功的功率相同吗?
图1­3­1
提示:两者对货物做的功都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由于将相同的货物运往相同高度的山顶,两者做相同的功,而用缆车运送货物所用时间远小于挑山工的用时,根据功率定义知缆
车的做功功率远大于挑山工的做功功率。

(2)在越野比赛中,汽车爬坡时,常常换用低速挡,这是为什么?
图1­3­2
提示:由P =Fv 可知,汽车在上坡时需要更大的牵引力,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换用低速挡的目的是减小速度,进而增大牵引力。

功率的理解与计算
公式P =W
t
与P =Fv 的理解与应用
定义式P =W t
计算式P =Fv
(1)P =W t
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既适用于合力或某个力做功时功率的计算,也适用于恒力或变力做功时功率的计算
(2)P =W
t 表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只有当物
体做匀速运动时,才等于瞬时功率
(1)P =Fv 是由W =Fs 及P =W t
联立导出的,表
达了P 、F 、v 三个量的制约关系
(2)P =Fv 通常用来计算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功率,此时v 是瞬时速度;假设v 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那么计算的是该段
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3)该式成立的条件是F 、v 同向,假设不同向,应用P =Fv cos α进行计算,其中α是
F 与v 之间的夹角
[典例] 如图1­3­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 =3 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
6 N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3 s 运动了9 m 。

求:
图1­3­3
(1)力F 在3 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 在3 s 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3)在3 s 末,力F 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1)确定力F 作用下对应的物体位移。

(2)求解3 s 末物体的瞬时速度,由瞬时功率计算式求瞬时功率。

[解析] (1)根据功的定义式W =Fs 得,
力F 在3 s 内对物体做的功为W =6×9 J=54 J 。

(2)由功率的定义式P =W t 得,力F 在3 s 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 =54
3 W =18 W 。

(3)在3 s 末,物体的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公式s =v 2·t 可知,v =2s
t
=6 m/s 。

因此,
力F 在3 s 末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 =Fv =6×6 W=36 W 。

[答案] (1)54 J (2)18 W (3)36 W
计算功率应该注意的问题
(1)首先应该明确所求的功率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计算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选择的公式不同。

(2)求平均功率时,尤其注意明确是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求瞬时功率时,应明确是哪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3)应该明确是哪一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动力还是阻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等。

不同情况的力,其做功情况会有所不同,功率的计算也会不同。

1.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在t 时刻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

解析:物体自由下落,t 时刻速度为v =gt ,时间t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v 2=1
2
gt ,
那么在时间t 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 =mg v =12mg 2
t ,在t 时刻重力做功的瞬时功
率P =mgv =mg 2
t 。

答案:12
mg 2t mg 2
t
2.如图1­3­4所示,质量m =2 kg 的物块在倾角α=37°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
,求:
图1­3­4
(1)前2 s 内重力做的功; (2)前2 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2 s 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解析:(1)对物块受力分析如下图,F 合=mg sin α,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a =g sin α=10×0.6 m/s 2
=6 m/s 2
, 前2 s 内物块的位移s =12at 2=12
×6×22
m =12 m ,
前2 s 内重力做的功W =mgs ·sin α=2×10×12×0.6 J=144 J 。

(2)重力在前2 s 内的平均功率P =W t =144
2
W =72 W 。

(3)物块2 s 末的速度v =at =6×2 m/s=12 m/s ,
重力在2 s 末的瞬时功率P =mgv sin α=2×10×12×0.6 W=144 W 。

答案:(1)144 J (2)72 W (3)144 W
机车启动问题
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如图1­3­5所示分别为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功率、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通过v ­t 图像可知,0~t 1时间内为变加速运动,t 1时刻后为匀速运动。

图1­3­5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如图1­3­6所示分别为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中的速度、功率、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通过v ­t 图像可知,0~t 1时间内为匀加速运动,t 1~t 2时间内为变加速运动,t 2时刻后为匀速运动。

图1­3­6
[典例] 某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 ,汽车质量为5 t ,汽车在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车重的0.1倍,g 取10 m/s 2。

(1)假设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那么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当汽车的速度为5 m/s 时,其加速度是多少?
(2)假设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0.5 m/s 2启动,那么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思路点拨] 解答有关机车的启动问题,关键是能够正确理解机车启动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制约关系。

[解析] (1)当汽车的加速度为零时,汽车的速度v 达到最大值v m ,故最大速度为v m =P f
=60×103
0.1×5 000×10
m/s =12 m/s 由P =Fv ,F -f =ma 可得速度v =5 m/s 时加速度为 a =F -f m =P mv -f m =⎝ ⎛⎭⎪⎫60×103
5 000×5-0.1×5 000×105 000m/s 2 =1.4 m/s 2。

(2)汽车以0.5 m/s 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 m ′=P F ′=P f +ma ′=60×10
3
0.1×5 000×10+5 000×0.5
m/s =8 m/s
由于这一过程中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满足v m ′=v 0+a ′t ,
故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为t =
v m ′-v 0a ′=8-0
0.5
s =16 s 。

[答案] (1)12 m/s 1.4 m/s 2
(2)16 s
分析汽车启动类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汽车的启动方式,是以恒定功率启动,还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2)抓住两个基本公式:功率P =Fv (P 是汽车的实际功率,F 是汽车的牵引力,v 是汽车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f 是汽车受到的阻力)。

(3)正确分析汽车启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在各个阶段(如匀加速运动阶段、变加速运动阶段、匀速运动阶段)的变化情况。

1.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 )
A .4倍
B .2倍 C. 3 倍
D. 2 倍
解析:选D 设f =kv ,当阻力等于牵引力时,速度最大,输出功率变化前,有P =Fv =fv =kv ·v =kv 2
,变化后有2P =F ′v ′=kv ′·v ′=kv ′2
,联立解得v ′=2v ,D 正确。

2.(多项选择)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 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1­3­7所示,汽车的质量为m =2×103
kg ,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 取10 m/s 2
,那么( )
图1­3­7
A .汽车在前5 s 内的牵引力为4×103
N B .汽车在前5 s 内的牵引力为6×103 N C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D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 m/s
解析:选BCD 由v ­t 图像知,前5 s 的加速度a =
Δv Δt
=2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前5 s 的拉力F -kmg =ma ,得F =(0.1×2×103
×10+2×103
×2)N=6×103
N ,故B 对、A 错;又5 s 末达到额定功率P =F ·v 5=6×103
×10 W=6×104
W =60 kW ,故C 对;最大速度v max =P
0.1mg =6×10
4
0.1×2×103
×10
m/s =30 m/s ,故D 对。

3.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0 kW ,质量为10 t ,设阻力恒定,且为车重的0.1倍,求:(g 取10 m/s 2
)
(1)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假设汽车以0.5 m/s 2
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3)假设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后,当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 2
时,速度多大?
解析:(1)当汽车速度最大时,a 1=0,F 1=f ,P =P 额,故v max =P 额f =100×10
3
0.1×10×103×10
m/s
=10 m/s 。

(2)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a 2不变,v 变大,P 也变大,当P =P 额
时,此过程结束。

F 2=f +ma 2=(0.1×104×10+104×0.5)N=1.5×104 N
v 2=P 额F 2=105
1.5×104
m/s ≈6.7 m/s ,
那么t =v 2a 2=6.7
0.5
s =13.4 s 。

(3)F 3=f +ma 3=(0.1×104
×10+104
×2)N=3×104
N
v 3=P 额F 3=105
3×104
m/s ≈3.3 m/s 。

答案:(1)10 m/s (2)13.4 s (3)3.3 m/s
1.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B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C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D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解析:选B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

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故B 正确。

2.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物体做功越快,其功率越大 B .物体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C .实际功率一定等于额定功率 D .由P =W
t
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
解析:选A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做功越快,A 对。

物体做功多,用的时间很长,功率也不大, B 错。

物体的实际功率可能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也可能短时间内大于额定功率,C 错。

由P =W t
可知,只有在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功率才与时间成反比,D 错。

3.拖拉机耕地时一般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节省燃料
B.提高拖拉机的功率
C .提高传动机械的效率
D.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
解析:选D 拖拉机耕地时受到的阻力比在路面上行驶时大得多,根据P =Fv ,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小速度,可以获得更大的牵引力,选项D 正确。

4.在平直公路上以一定速率(约为5 m/s)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为车和人总重量的0.02倍,如图1所示,那么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车和人的总质量约为100 kg)( )
图1
A .0.1 kW
B .1×103
kW C .1 kW
D .10 kW
解析:选A 因为车速v =5 m/s ,骑车时的牵引力F =f =0.02×100×10 N=20 N ,所以功率P =Fv =20×5 W=100 W ,即0.1 kW ,故A 正确。

5.(多项选择)质量为3 kg 的物体,从高45 m 处自由落下(g 取10 m/s 2
),那么在下落
的过程中( )
A .前2 s 内重力做功的功率为300 W
B .前2 s 内重力做功的功率为675 W
C .第2 s 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600 W
D .第2 s 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900 W
解析:选AC 前2 s 物体下落h =12 gt 2=20 m ,重力做功的功率P 1=mgh
t =300 W ,A
对,B 错;2 s 末物体的速度v =gt =20 m/s ,此时重力的功率P 2=mgv =600 W ,C 对,D 错。

6.某人用同一水平力F 先后两次拉同一物体,第一次使此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前进l 距离,第二次使此物体沿粗糙水平面也前进l 距离,假设先后两次拉力做的功为W 1和W 2,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 1和P 2,那么( )
A .W 1=W 2,P 1=P 2
B .W 1=W 2,P 1>P 2
C .W 1>W 2,P 1>P 2
D .W 1>W 2,P 1=P 2
解析:选B 由于拉力相同而又通过相同的位移,根据W =Fl 可知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一样多,但由于沿光滑水平面前进l 距离所用时间短,所以P 1>P 2,故B 正确。

7.关于功率公式P =W
t
和P =Fv 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由P =W t
知,只要知道W 和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 .由P =Fv 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C .从P =Fv 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从P =F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解析:选D 公式P =W t
所计算的应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A 错误;在P =Fv 中,假设
v 为平均速度,那么P 为平均功率,假设v 为瞬时速度,那么P 为瞬时功率,B 错误;公式P =Fv 涉及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在一个量确定不变时,才能判断另外两个物理
量之间的关系,C 错误,D 正确。

8.设飞机飞行中所受阻力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如果飞机以速度v 匀速飞行,其发动机功率为P ,那么当发动机功率为8P 时,飞机飞行的速度为( )
A .v B.2v C.4v
D.8v
解析:选B 飞机匀速飞行时,应有F=F阻=kv2,所以P=Fv=kv3,因此功率为8P时v′=2v。

B正确。

9.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
解析:选A 设经过时间t速度大小为v,其方向与竖直方向(或重力方向)成θ角,由功率公式P=Fv cos θ知,此时重力的功率P=mgv cos θ=mgv y=mg·gt=mg2t,所以A正确。

10. (多项选择)如图2所示为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速度图像,汽车所受阻力恒定。

图中OA为一段直线,AB为一曲线,BC为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那么( )
图2
A.OA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恒定的
B.OA段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恒定
C.AB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可能是恒定的
D.BC段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恒定的
解析:选BCD OA为一段直线,说明OA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牵引力不变,根据P=Fv可知,速度增大,牵引力不变,功率增大,故A错误,B正确;AB为一曲线,斜率逐渐减小,那么加速度逐渐减小,牵引力减小,根据P=Fv可知,牵引力减小,速度增大,功率可能不变,故C正确;BC为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那么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不变,速度也不变,根据P=Fv可知,功率不变,故D正确。

11.一辆重5 t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 kW。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 m/s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6倍。

(g 取10 m/s 2
)求:
(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长时间。

(2)汽车开始运动后5 s 末和15 s 末的瞬时功率。

解析:(1)设汽车做加速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对汽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ma

P 额
v
-kmg =ma ,代入数据得v =10 m/s 所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v a
=10 s 。

(2)由于10 s 末汽车达到了额定功率,5 s 末汽车还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瞬时功率为
P =Fv =(kmg +ma )at =(0.06×5 000×10+5 000×1)×1×5 W=4×104 W =40 kW
15 s 末汽车已经达到了额定功率P 额=80 kW 。

答案:(1)10 s (2)40 kW 80 kW
12.近年来,被称为“绿色环保车〞的电动车成了不少市民购买的首选,电动车在出厂时都要进行检测,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
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 ,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 与对应的速度v ,并描绘出F ­1
v
图像,如图3所示(图中AB 、BO 均为直线)。

假设电
动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恒定,求此过程中:
图3
(1)电动车的额定功率;
(2)电动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多长时间,速度达到2 m/s?
解析:由F ­1
v
图像知,AB 段对应电动车加速过程中保持牵引力F =2 000 N 恒定不变,
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O 段中直线的斜率k =F
1
v
=Fv 保持恒定不变,对应电动车在这一阶段
以额定功率加速行驶。

(1)当电动车达到最大速度v max =15 m/s 时,电动车的牵引力F =f =400 N ,其中f 为地面对电动车的阻力。

所以电动车的额定功率
P =fv max =400×15 W=6 000 W 。

(2)电动车匀加速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
a =F -f m =2 000-4008×10
2
m/s 2=2 m/s 2, 电动车刚达到额定功率时其速度
v =P F =6 0002 000
m/s =3 m/s , 之后它将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故当电动车的速度v ′=2 m/s 时,正处于匀加速阶段,那么这一过程所用时间t =v ′a
=2
2
s =1 s 。

答案:(1)6 000 W (2)1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