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材高一化学下学期末总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要点一、硫、氮单质及化合物
(一) 硫单质:
黑火药的使用:S+2KNO
3+3C K
2
S+3CO
2
↑+N
2

1.物理性质:
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化学性质:
(1)氧化性〔〕:
①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燃烧生成黑色难溶固体:Fe+S FeS
②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Cu+S Cu
2
S。

由上可得:硫和变价金属反响时,一般会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特例:硫与汞反响:Hg+S HgS(黑色)(该
反响可除地上散落的汞)。

由Fe、Cu与Cl
2的反响,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
2
>S,
所以硫是一种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③硫和炭在高温时、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时也可发生反响:
(2)复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响都是:
S+O
2SO
2
(二) 硫化氢:
1.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1∶2.6溶于水,得弱酸性的氢硫酸。

2.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硫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时,其化合价只能升高,表现复原性。

(1)H2S的燃烧:在空气中点燃H2S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枯燥的干净小烧杯,可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壁有水珠,且出现黄色固体,这是因为O2不充足;H2S假设在充足的O2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2H
2S+O
2
(缺乏) 2S+2H2O 2H2S+3O2(充足) 2SO2+2H2O
(2)可被卤素单质氧化:H2S+*2→S↓+2H* 〔*2—指Cl2、Br2、I2〕如:H2S+I2→2HI
+S↓
(3)将分别盛有H2S和SO2气体的两集气瓶口对口并抽去玻璃片使之混合,可观察到瓶壁上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此反响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其中氧化剂是SO2,复原剂是H2S,氧化产物、复原产物都是S,氧化产物、复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H
2S H
2
+S
3.氢硫酸及盐:
(1)氢硫酸是一种易挥发的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具有酸的通性。

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H2S,以防污染环境。

(2)CuS、PbS、Ag2S都是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稀的强酸(如稀HNO3)的黑色物质,所以可用CuSO4溶液除H2S,用湿润的Pb(NO3)2试纸验证H2S的存在〔观察试纸是否变黑〕。

H2S+CuSO4→CuS↓+H2SO4H2S+Pb(NO3)2→PbS↓+2HNO3
4.实验室常用FeS与稀H2SO4或稀HCl反响制取H2S气体,装置可与实验室制H2或CO2的制法一样。

FeS + 2HCl → Fe Cl2 + 2H2S↑
(三)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沸点较高)。

易溶于水(1:40),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显中等(弱)酸性。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响:SO2 + H2O H2SO3,生成的亚硫酸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

(2)弱氧化性:2H2S+SO2→3S↓+2H2O
(3)较强复原性:①被氧气氧化:2SO
2 + O
2
2SO
3
;②被卤素单质*
2
(Cl
2
、Br
2
、I
2
)
氧化:使溴水褪色Br
2+ SO
2
+2H
2
O→H
2
SO
4
+2HBr;③被KMnO
4
氧化:使KMnO
4
溶液紫
色褪去。

(4)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但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

3.亚硫酸及其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比SO2更强的复原性,易被氧化。

4.酸雨:
(1)判断标准:PH<5.6的雨水
(2)酸雨的成因:主要是由煤、石油产品燃烧生成的SO
2造成的,SO
2
+H
2
O→H
2
SO
3

2H
2SO
3
+O
2
→H
2
SO
4
或2SO
2
+O
2
2SO
3
,SO
3
+H
2
O→H
2
SO
4 (3)酸雨的危害及防护:(了解)。

(四) 硫酸:
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强酸) H+的弱氧化性(如与金属置换氢气)。

2.浓硫酸的特性:
(1)难挥发性: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性酸,利用此性质可制取HF、HCl、HNO3。

(2)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枯燥不与它起反响的气体。

(3)脱水性(炭化):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参加几滴水,搅拌均匀。

然后再参加15mL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

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4)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铜反响:Cu+2H2SO4(浓)CuSO4+SO2↑+2H2O,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响:C+2H2SO4CO2+2SO2↑+2H2O。

注意:Al和Fe在冷的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盛装浓硫酸。

3.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先用盐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SO32-、Ag+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参加BaCl2溶液,根据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现来判断原溶液中是否有SO42-存在。

4.几种重要的硫酸盐:
硫酸盐结晶水合物俗称色态主要用途
硫酸钙CaSO4·2H2O 生石膏、石膏
白色固
体制粉笔、模型、雕像、石膏绷带、
调节水泥凝固时间
2CaSO4·H2O 熟石膏
白色固

硫酸钡——重晶石白色固

白色颜料、医用"钡餐〞
硫酸铜CuSO4·5H2O 胆矾蓝色晶

制农药(玻尔多液) 、电解精炼铜
硫酸铝钾KAl(SO4)2·12
H2O
明矾
无色晶

净水剂
(五) 氮气:
1.化学性质:
很强的稳定性,可从构造上(电子式:、构造式:)去分析。

(1) 与氧气的反响: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可解释"雷雨发庄稼〞)。

NO为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者都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2)与氢气的反响〔工业制氨〕:N
2+3H
2
2NH
3
〔注意反响条件、可逆反响〕。

(3) 与活泼金属的反响:N
2+3Mg Mg
3
N
2
2.氮的固定:
把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又分为天然固氮和人工固氮。

(六) 氨:
1.分子构造:
三角锥形,电子式:。

2.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可用喷泉实验验证)
3.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响:NH3+H2O NH3·H2O NH4++OH- (在喷泉实验中,烧瓶溶液变红,说明氨溶于水后呈碱性。

)
(2)与酸反响:NH3+HCl→NH4Cl(分别蘸有浓氨水与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会出现白烟。

) 氨同样能跟其它酸化合生成铵盐。

如:NH3+HNO3→NH3NO3
2NH3+H2SO4→(NH4)2SO4
(3)与氧气反响:4NH
3+5O
2
4NO+6H
2
O:
现象:插入时红热铂丝保持红热,瓶或瓶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液面可能有白雾。

4.氨的实验室制法:2NH
4Cl(s)+Ca(OH)
2
(s)CaCl
2
+ 2NH
3
↑+2H
2
O
(1)假设无固体NH4Cl、Ca(OH)2,能否用溶液代替?〔不可,因NH3极易溶于水〕
(2)固体和固体混合加热制气需选用什么仪器?(选用硬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我们已学过哪些气体的制备与NH3一样?〔实验室制O2〕
(4)如何收集氨气?为什么?为什么收集NH3的试管要十分枯燥?〔口向下排空气,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极易溶于水〕
(5)根据NH3的性质,可用什么方法检验NH3是否收集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6)多余的氨气是否需处理?如何处理?〔需处理,可用水或酸吸收〕
(7)枯燥NH3可选择什么枯燥剂?〔碱石灰〕
(七) 铵盐:
1.物理性质:
均为白色晶体、均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NH
3
↑+HCl↑、NH
4
HCO
3
NH
3
↑+CO
2
↑+H
2
O↑ 所
以在保存和施用氨态氮肥时,应注意低温,施后覆盖。

(2)铵盐与碱共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NH
4++OH–NH
3
↑ + H
2
O
3.铵盐的检验:与碱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二、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 化学反响速率:
1.通常用单位时间反响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可表示为:。

2.物质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以mol/L为单位,时间单位通常可用s、min、h表示,因此反响
速率的单位一般为mol/(L·s)、mol/(L·mon)或mol/(L·h)。

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响速率时,其数值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的
比,如反响,则有:v(A):v(B):v(C):v(D) = m : n : p : q 。

4.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
(1)因:反响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①浓度:反响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响速率就越快。

②温度:温度升高,反响速率
加快。

③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响,通过改变容器体积可使压强变化,增大压强,反
响速率加快。

④催化剂:一般可加快化学反响速率。

⑤反响物颗粒大小、溶剂、光、超声波、
放射线等也会影响化学反响速率,如反响物颗粒越小,反响速率越快。

(二) 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是υ正和υ逆相等,这是判断到达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

由于υ正=υ
,可使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所以一般情况下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密逆
度、浓度等多种宏观性质也保持不变,这些宏观的特征有时也可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2.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响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使平衡向正反
响方向移动;反之,则可使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

但固体和纯液体(无浓度)量的增多或减少
一般不影响平衡。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
强,会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应注意,有些可逆反响,如
H2(气)+I2(气)2HI(气),反响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则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另外,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也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3)温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平衡向吸热反响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平衡向放热反响的方向移动。

〔温度改变会无条件影响化学平衡〕
(4)催化剂: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响速率与逆反响速率影响的幅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一般加快)可逆反响达平衡的时间。

3.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说明:①必须有平衡体系存在;②一般认为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三种外界条件;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4.对于化学反响速率及化学平衡有关的图像问题:
(1)认清坐标系,清楚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
(2)分析清楚起点、终点,中间转折点(拐点)的含义;
(3)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清不变、渐变和突变,分析其变化原因。

(4)假设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变化对应关系。

三、电解质溶液
(一) 电解质的电离:
1.电解质、非电解质及强、弱电解质比拟:
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能电离的〕
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局部发生电离
的化合物
化状态下不能导
电的化合物
常见代表物强酸:HClO4、HNO3、
H2SO4、HCl、HBr、HI等
强碱:NaOH、KOH、
Ba(OH)2绝大局部盐(包括难
溶盐)
弱酸:H2S、H2SO3、
H3PO4、HClO、HF、羧
酸等
弱碱:氨水、Fe(OH)3等

酸类和水以外的
多数共价化合物,
包括大多数有机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特点①用"〞
②一步完成
如:H2SO42H++SO42–
①用可逆号"〞
②多元酸分步写,如:
H2CO3H++HCO3–
(HCO3–H++CO32–)
不电离
在离子方程式
中的表示符号
离子符号分子式(化学式) 分子式(化学式)
2.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不包括单质,也不指溶液。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中或熔化(熔融)状态下。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响生成的H2CO3、H2SO3电离后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

〔4〕*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

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局部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一般常见物质中酸、碱、盐、水都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二) 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
3.离子共存问题
不能大量共存的原

常见实例
(1)结合成难溶物SO42―不能与Ba2+共存;
OH-、CO32–不能与Mg2+、Fe2+、Fe3+、Al3+、Zn2+、Cu2+等共存;
Ag+不能与Cl–、Br–、I–共存;
(2) 生成挥发性物质CO32–、SO32–、S2–、HCO3–、HSO3–、HS–等与H+不能共存
(3)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水、弱酸和弱碱) H+与OH-结合成水
H+与PO43–、CH3COO_、F–、ClO–、AlO2–、C6H5O―结合成弱酸
OH-与酸式酸根如HCO3―、HSO3–、H2PO4―生成水
OH-与NH4+结合成NH3·H2O
(4)发生氧化复原反响MnO4–、ClO–、NO3–(有H+时)与S2–、I–、Fe2+、SO32–等不能共存。

(5)能结合成络合物Fe3+与S–不能共存
(6)发生双水解反响Fe3+、Al3+ 与AlO2–、S2–、CO32–不能共存
(三) 几个要记住的小规律:
(1)HNO3、H2SO4、HCl、HBr、HI、HClO4为强酸,其他未指明则为弱酸;
(2)NaOH、KOH、Ba(OH)2及活泼性强于镁的金属氢氧化物为强碱,其他未指明则为弱碱;
(3)盐的水中溶解性:①钾、钠、铵盐及硝酸盐、酸式盐(如碳酸氢盐)一般易溶②硫酸盐除BaSO4、PbSO4外,易溶③盐酸盐除AgCl外,易溶(溴化物、碘化物类同)④其它酸的盐(如碳酸盐、亚硫酸盐、硫化物等),除钠、钾、铵盐外,一般难溶。

期末总复习题
1、以下图为硫和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试写出相应化学反响方程式。

2、H2S的性质:____色、____毒、有______气味,能溶于水(1: _____)
①热不稳定性,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复原性:H2S + O2(缺乏)→ ______________ H2S + O2(充足)→________________
H2S+ Cl2→_______________ H2S + SO2→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溶液有________性及复原性;
④检验:_______、_______、Ag2S都是即不溶于水也不能溶于_________的_____色沉淀。

用湿润的硝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硫:____色、____毒、有______气味,易溶于水(1:_____),易液化。

①酸性氧化物——亚硫酐H2O+SO2H2SO3Ca(OH)2+SO2(少量)→________________
②弱氧化性——只有遇到H2S才表现氧化性H2S+SO2→______________
③复原性:使水褪色SO2 + Br2+ H2O→______________SO2+O2_________
④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作用:与品红等有机色素化合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这与HClO、Na2O2、H2O2、O3及活性炭的漂白原理不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氮的固定是指( )
A.将氨转变为硝酸或其它氮的化合物B.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C.植物吸收施入土壤的氮肥作养料D.将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响转变为其它氮的化合物5、以下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
A.B.C.D.
6、医疗上用硫酸钡做钡餐的理由是( )
①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②不易被*射线透过③对肠胃无害
A.①②③B.只有①C.只有②D.②③
7、常温下,以下物质可用铁制容器或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
A.稀硫酸B.盐酸C.硫酸铜溶液D.浓硫酸
8、确定*溶液中含有SO42-的方法是( )
A.*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
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
C.*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D.*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9、通常状况下,以下气体中最易溶解于水的是( )
A.SO2B.Cl2C.NH3D.CO2
10、氨气与空气混合气体持续通入置有赤热铂丝的锥形瓶中,以下物质不可能产生的是( )
A.H2 B.NO2 C.HNO3 D.NH4NO3
11、以下化学式中错误的选项是( )
A.胆矾(CuSO4•5H2O)B.明矾(KAlSO4•12H2O)C.石膏(CaSO4•2H2O)D.重晶石(BaSO4) 12、用一种试剂可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无色溶液加以鉴别(必要时可加热),此试剂是( )
A.BaCl2溶液B.AgNO3溶液C.NaOH溶液D.Ba(OH)2溶液
13、检验*晶体是铵盐时,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之后( )
A.加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
B.直接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
C.加烧碱溶液,加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
14、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注意注明反响条件〕
①Fe在Cl2 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u 在Cl2 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与S粉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④Cu 与S粉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Cu片参加浓H2SO4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工业合成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实验室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工业制硫酸过程中硫铁矿(主要成份FeS2)在沸腾炉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下现象反映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在酸性、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中分别选取适当的浓硫酸表现的性质填入下空中:
①红热木炭放在浓硫酸中,会反响产生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

②在蔗糖上滴加浓硫酸,蔗糖会炭化变黑同时膨胀冒泡,这些现象表现了浓硫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增加,表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

④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响可得二氧化硫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

⑤浓硫酸与铜反响,呈现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室用浓硫酸与氯化钠反响制氯化氢气体,应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

⑦浓硫酸滴加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到先变红色后红色褪去,最后试纸又变黑,这些现象
表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6、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展合成氨反响。

根据在一样时间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υ(H2)=0.1 mol·L-1·min-1B.υ(N2)=0.2 mol·L-1·min-1
C.υ(NH3)=0.15 mol·L-1·min-1D.υ(H2)=0.3 mol·L-1·min-1
17、反响4NH3(g)+5O2(g)→4NO(g)+6H2O(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展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响的平均速率υ(*) 为〔〕。

A.υ(O2)=0.025 mol·L-1·s-1B.υ(NO)=0.008 mol·L-1·s-1
C.υ(H2O)=0.003 mol·L-1·s-1D.υ(NH3)=0.020 mol·L-1·s-1
18、以下反响A+B → C+D反响速率最大的一组是〔〕。

A.常温下,20mL含A和B各0.001mol的溶液
B.常温下,100mL含A和B各0.01mol的溶液
C.常温下,0.1mol/L的A和B溶液各10mL混合
D.标准状况下,0.1mol/L的A和B溶液各20mL混合
19、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展反响I2(g)+H2(g) 2HI(g)—Q ,假设反响物H2浓度由0.1 m ol·L-1降到0.06 mol·L-1需20s,则由0.06mol·L-1降到0.024 mol·L-1,需反响的时间为〔〕
A.等于18s B.等于12s C.大于18s D.小于18s
20、把Mg带投入盛有稀HCl的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与以下因素:①盐酸浓度②温度③Mg带的外表积④容器的密闭情况⑤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有关系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1、无色玻璃注射器中装有NO2和N2O4混和气体,迅速压缩,气体颜色变化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颜色变深B.颜色变浅
C.颜色不变D.先变深后慢慢变浅
22、如图,表示反响:*(g) + Y(g)2Z(g) + Q〔Q>0〕
平衡移动的情况,[Z]、[ *]分别表示Z、*的浓度。

图中时间t2与t3间曲线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A.增大压强B.升温
C.增大Z的浓度D.增大Y的浓度
2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响A2(g)+B2(g)2AB(g)到达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B.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24、在高温下,反响2HBr(g)H2(g)+Br2(g)〔正方向放热〕已达平衡,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压强B.缩小体积C.升高温度D.增大H2的浓度
25、*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以下空白:
〔1〕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响开场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响速率为
〔3〕假设*、Y、Z均为气体,反响达平衡时:
①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场时的倍;
②假设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
外界进展热交换〕,则该反响正反响为反响〔填"放热〞或"吸热。

〔4〕此反响平衡后,假设只加大体系压强,Z的物质的量减少,假设Y是气体,则*的聚集状态是__。

26、以下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①熔融态铁②液氯③冰醋酸④BaSO4⑤H2O ⑥SO2⑦NaCl溶液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⑤D.全部
27、区分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
A.化学键B.电离程度C.溶解度大小D.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
28、固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A.NaOH B.CH3COOH C.NaCl D.CH3COONa
31、写出以下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2〕Fe(OH)3;
〔3〕HClO;〔4〕CH3COONH4;
〔5〕KAl(SO4)2;〔6〕NaHSO4;
〔7〕H2S;〔8〕NH3·H2O。

32、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H3COOH H++CH3COO-,改变外界条件,对醋酸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
参加物质加NaOH固
体通入氯化

加CH3COONa
固体
加水加热
平衡移动方

33、常温下,以下溶液中酸性一定最弱的是〔〕。

A.pH=4 B.c(H+)=1×10-3mol·L-1C.c(OH-)=1×10-11mol·L-1
D.c(H+)·c(OH-)= 1×10-14
34、*酸溶液的pH=3,则该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一定大于0.001 mol·L-1 B.一定等于0.001 mol·L-1
C.一定小于0.001 mol·L-1 D.以上说法均欠妥
35、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溶液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C.pH=3硫酸跟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36、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表示的反响是( )。

A.Ba(OH)2溶液和稀硫酸混合B.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C.Cu(OH)2和硫酸溶液反响D.H2S通入NaOH溶液中37、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 + NH3→ CH3COONH4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响H++ OH-→ H
2
O
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 2H+→ Ba2++ H2O + CO2↑
D.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NH
3·H
2
O + SO
2
→NH
4
++ HSO
3
_
38、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

A.碳酸钡与盐酸反响2H+ + CO32- → H2O + CO2↑
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 + SO42- + H++ OH-→ BaSO4↓+ H2O
C.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 + 2OH- → Cl- + ClO- + H2O
D.把Fe放入稀H2SO4溶液中:2Fe+6H+→ 2Fe3+ +3H2↑
39、能在溶液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Cu2+、SO42-、OH-、K+B.Na+、S2-、H+、Cl-
C.Ca2+、H+、CO32-、NO3-D.H+、Cl-、NO3-、Ba2+
40、写出能实现以下变化的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两个。

(1) H+ + OH-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u2+ + 2OH- → 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e + 2H+ → Fe2+ + 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O2 + 2OH-→CO32- +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H+ + CO32-→ H2O +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Cu2++ H2S →CuS↓+ 2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用一种试剂鉴别NaNO3、BaCl2、Na2SO3、Ba(HCO3)2四种溶液。

该试剂是________,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