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永-先天性梅毒的诊治201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诊断或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的依据
(1)有先天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婴儿血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较母血增高4 倍以上(缺乏此项并能排除先天梅毒) (3) 病变部位或体液暗视野检查或PCR阳性
36
诊断或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推荐评估项目
婴儿检测包括: (1)脑脊液检查:VDRL、细胞计数、蛋白 (2)血常规检查 (3)长骨X线、胸片、肝功能检查、神经影像、眼 底检查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被全部杀灭,继续增殖
因此,非正规治疗母亲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
率较高
23
高危因素
(1)孕期治疗的早晚:若孕期梅毒能早期接受治疗,可 大大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几率 (2)孕母梅毒所处的感染阶段:早期梅毒时,经过胎盘 感染胎儿的机会较晚期梅毒更大;早期梅毒母婴传播 率最高达80%
24
高危因素
(3)孕母治疗情况: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孕妇不良妊娠 结局高。梅毒孕妇接受治疗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明显减少,但若梅毒孕妇从接受治疗到分娩的时间少 于30 d,则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几率增高; (4)循环在孕母血中螺旋体的数量:梅毒孕妇在治疗或 分娩时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滴度愈高,则先天梅毒的发 生率愈高
为0.5%
8
概况
1997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为109例,报告发病
率为0.53/10万活产数
2009年报告病例数为10757例,报告发病率为
64.41/10万活产数
发病率年均增长49.2%
9
Chen /infection
10
Syphilis transmission dynamics
33
孕妇梅毒筛查
the routine serologic screening of pregnant women during the first prenatal visit and at 28 weeks’ gestation and delivery (if increase in community or individual risk)
死胎、新生儿死亡、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梅毒
未治疗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为53.4%-81.5%
4
Lori et al.PLOS,2013,10:1-10
5
概况
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 1999年发病率为6.50/10万 2009年发病率为24.66/10万 发病率年均增长14.3% 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
≥95%.
15
Congenital syphilis is preventable disease ! which can be eliminated through effective
screening of pregnant women for syphilis and treatment of those infected.
39
婴儿无症状1(
Possible Congenital Syphilis)
母亲符合下列情况: (1)患梅毒而未经治疗或未恰当治疗者,或没有 接受治疗的证据 (2)妊娠期应用非青霉素疗法治疗者 (3)分娩前抗梅毒治疗小于4周
40
婴儿无症状1(
Possible Congenital Syphilis)
由于感染 10–45 d后才可在血液检测到梅毒 因此,初次检测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梅毒 应在孕后期或分娩前在此检测
20
母婴传播
梅毒螺旋体在妊娠 6 周时就可感染胎儿引起流
产,而16-20 周以后可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而 引起多脏器损害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在第 9 周的自然流产胎儿组
织中检测出螺旋体,证明梅毒螺旋体在妊娠早 期可以进入胎儿组织
16
梅毒
1905年,德国学者Schaudinn和hoffmann 首先在梅毒患者初疮中发现了苍白螺旋体
17
梅毒
梅毒螺旋为厌氧病原体,缺氧的环境下它能生存
数天,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
在人体外生存一般超不过 1-2 小时 潮湿的衣服上能存活数小时 血库中一般能存活24小时 梅毒螺旋体不耐高温,40℃-60℃时 2-3分钟就
27
高昂。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5):300-303
28
先天性梅毒
晚期先天梅毒:是指患儿2岁以后发病 多种症状相继出现。主要表现为梅毒螺旋体感 染胎儿全身器官(如牙齿、骨骼、眼及脑神经 等)的后遗症。 其中郝秦生齿、神经性耳聋及实质性角膜炎,统 称为郝秦生(Hutchinson′s)三征,对晚期先天梅 毒有诊断意义
先天性梅毒的诊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程秀永
1
Cxy940801
概况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梅毒
感染新发病例
主要集中在南、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
洲
2
Lori et al.PLOS,2013,10:1-10
3
概况
2008年WHO数据:每年约有136万孕妇感染梅毒 其中,20%没有做过产前保健 较高的梅毒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
34
新生儿梅毒筛查
Routine screening of newborn sera or umbilical cord blood is not recommended Serologic testing of the mother’s serum is preferred because the serologic tests performed on the neonate’s serum can be nonreactive if the mother’s serologic test result is of low titer or the mother was infected late in pregnancy
21
母婴传播
既往认为,孕16周前母血中梅毒螺旋体被胎盘
绒毛膜郎罕细胞层阻断,较难进入胎儿体内, 因此在孕16周前充分治疗,几乎可完全预防先 天性梅毒发生
现在研究表明,梅毒螺旋体有吸附和分解酶的
能力,在孕早期就能通过绒毛膜进入胎儿体内 ,故垂直传播可发生在妊娠任何阶段
22
母婴传播
如果药物剂量不足或疗程中断,梅毒螺旋体未
14
Elimina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EMTCT)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syphilis of <50 cases per 100000
live births
ANC coverage (at least one visit) of ≥95% coverage of syphilis testing of pregnant women of ≥95% treatment of syphilis-seropositive pregnant women of
31
先天性梅毒的治疗-2010年美国CDC方案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0.MMWR.Recomm Rep,59:l-109
32
决定婴儿是否需要检查和治疗依据因素
(1)母亲梅毒; (2)母亲梅毒治疗情况; (3)婴儿出现梅毒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表现; (4)同一实验室检查母亲和婴儿血非梅毒螺旋体 抗体滴度差别
testing and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 is critical for avoiding transmission of syphilis to infants
2011
11
12
The goal of the Initiative for the Global Elimination of Congenital Syphilis by2015 :
WHO, 2007 http://whqlibdoc.who.int/publications/2007/9789241595858_eng.pdf
13
Eliminate congenital syphili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
early antenatal care for all women, with universal syphilis screening and prompt treatment of those infected treatment of all neonates born to syphilis-seropositive mothers treatment of all sexual partners of infected women, counselling of all women on how to prevent infection.
报告中居第三位
6
Joseph D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 . 2011 ; 24(1): 50–55
7
概况
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高,2009年监测哨点结果: 暗娼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0.6%,平均为
2.4%
吸毒人群最高达27.9%,平均为3.4% 孕产妇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1.3%,平均
29
实验室检测
螺旋体检查:病损处分泌物涂片,用暗视野检查或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活螺旋体,阳性者即可确诊 血清学试验: 素试验(RPR)或性病研究试验(VDRL),通常用于筛 查。如果阴性但怀疑患者有梅毒,可以做进一步 检查
30
(1)血清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
实验室检测
(2)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为常用的确诊试验,包 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及梅毒螺旋 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3)其他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梅毒 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 基因重组抗原(TmpA)的快速检测及PCR技术检测梅 毒螺旋体DNA等
25
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早期先天性梅毒和晚期先天性梅毒 早期先天性梅毒:是指生后2岁以内发病者 约30%的活产梅毒患儿出现临床症状 在胎儿期就可出现肝脾大,转氨酶升高,胎儿水肿, 非溶血性贫血,宫内生长迟缓等,严重者可致流产 、死胎和死产
26
先天性梅毒-出生后表现
(1)早产和生长发育迟缓 (2)黏膜损害:梅毒性鼻炎 (3)皮肤损害,如皮疹、脱皮、梅毒性天疱疮等 (4)眼睛梅毒:可见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视网膜 (5)骨梅毒:指炎、骨髓炎、骨软骨炎及骨膜炎等 (6)肝、脾、淋巴结肿大 (7)神经性梅毒 (8)呼吸、泌尿、血液系统表现:可合并有肺炎、膜性 肾病、贫血等
at least 90% of pregnant women will be screened for
syphilis by 2015
at least 90% of syphilis-seropositive pregnant women be
treated appropriately by 2015
37
对诊断或高度怀疑先天梅毒的患儿 治疗方案
水剂青霉素: 出生7 d内: 5万U/kg,静脉滴注, q12 h 出生7 d后: 5万U/kg,静脉滴注, q8 h,连用10d;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肌注, qd,连用10 d
38
婴儿无症状1( Possible Congenital Syphilis) 对妊娠合并梅毒孕妇所分娩的婴儿,若体检无异常 发现,婴儿血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小于/等于母 血抗体滴度的4倍,是否对婴儿进行有关梅毒检测 和评估的指证如下:
能死亡,100℃时则即刻死亡
18
传染源及感染途径
梅毒苍白螺旋体只感染人类,人是唯一传染源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影响胎儿:
一是经胎盘及脐静脉血进入胎儿体内,发生胎儿 梅毒,累及胎儿的各器管系统 二是感染胎盘,形成多处梗死灶,致胎盘功能严重 障碍,结果造成流产、死产、早产、新生儿死亡
19
母婴传播
婴儿检测包括: (1)脑脊液检查; (2)长骨X线检查;(3) 血常规检查 需要进行以下治疗: 出生7 d内, 5万U/kg,静脉滴注, q12 h 出生7 d后, 5万U/kg, q8 h,连用10 d;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 5万U/kg,肌注, qd,x10 d 或苄星青霉素5万U/kg,单次肌注
诊断或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的依据
(1)有先天梅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婴儿血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较母血增高4 倍以上(缺乏此项并能排除先天梅毒) (3) 病变部位或体液暗视野检查或PCR阳性
36
诊断或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推荐评估项目
婴儿检测包括: (1)脑脊液检查:VDRL、细胞计数、蛋白 (2)血常规检查 (3)长骨X线、胸片、肝功能检查、神经影像、眼 底检查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被全部杀灭,继续增殖
因此,非正规治疗母亲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
率较高
23
高危因素
(1)孕期治疗的早晚:若孕期梅毒能早期接受治疗,可 大大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几率 (2)孕母梅毒所处的感染阶段:早期梅毒时,经过胎盘 感染胎儿的机会较晚期梅毒更大;早期梅毒母婴传播 率最高达80%
24
高危因素
(3)孕母治疗情况: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孕妇不良妊娠 结局高。梅毒孕妇接受治疗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明显减少,但若梅毒孕妇从接受治疗到分娩的时间少 于30 d,则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几率增高; (4)循环在孕母血中螺旋体的数量:梅毒孕妇在治疗或 分娩时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滴度愈高,则先天梅毒的发 生率愈高
为0.5%
8
概况
1997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为109例,报告发病
率为0.53/10万活产数
2009年报告病例数为10757例,报告发病率为
64.41/10万活产数
发病率年均增长49.2%
9
Chen /infection
10
Syphilis transmission dynamics
33
孕妇梅毒筛查
the routine serologic screening of pregnant women during the first prenatal visit and at 28 weeks’ gestation and delivery (if increase in community or individual risk)
死胎、新生儿死亡、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梅毒
未治疗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为53.4%-81.5%
4
Lori et al.PLOS,2013,10:1-10
5
概况
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 1999年发病率为6.50/10万 2009年发病率为24.66/10万 发病率年均增长14.3% 200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
≥95%.
15
Congenital syphilis is preventable disease ! which can be eliminated through effective
screening of pregnant women for syphilis and treatment of those infected.
39
婴儿无症状1(
Possible Congenital Syphilis)
母亲符合下列情况: (1)患梅毒而未经治疗或未恰当治疗者,或没有 接受治疗的证据 (2)妊娠期应用非青霉素疗法治疗者 (3)分娩前抗梅毒治疗小于4周
40
婴儿无症状1(
Possible Congenital Syphilis)
由于感染 10–45 d后才可在血液检测到梅毒 因此,初次检测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梅毒 应在孕后期或分娩前在此检测
20
母婴传播
梅毒螺旋体在妊娠 6 周时就可感染胎儿引起流
产,而16-20 周以后可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而 引起多脏器损害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在第 9 周的自然流产胎儿组
织中检测出螺旋体,证明梅毒螺旋体在妊娠早 期可以进入胎儿组织
16
梅毒
1905年,德国学者Schaudinn和hoffmann 首先在梅毒患者初疮中发现了苍白螺旋体
17
梅毒
梅毒螺旋为厌氧病原体,缺氧的环境下它能生存
数天,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
在人体外生存一般超不过 1-2 小时 潮湿的衣服上能存活数小时 血库中一般能存活24小时 梅毒螺旋体不耐高温,40℃-60℃时 2-3分钟就
27
高昂。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5):300-303
28
先天性梅毒
晚期先天梅毒:是指患儿2岁以后发病 多种症状相继出现。主要表现为梅毒螺旋体感 染胎儿全身器官(如牙齿、骨骼、眼及脑神经 等)的后遗症。 其中郝秦生齿、神经性耳聋及实质性角膜炎,统 称为郝秦生(Hutchinson′s)三征,对晚期先天梅 毒有诊断意义
先天性梅毒的诊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程秀永
1
Cxy940801
概况
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梅毒
感染新发病例
主要集中在南、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
洲
2
Lori et al.PLOS,2013,10:1-10
3
概况
2008年WHO数据:每年约有136万孕妇感染梅毒 其中,20%没有做过产前保健 较高的梅毒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
34
新生儿梅毒筛查
Routine screening of newborn sera or umbilical cord blood is not recommended Serologic testing of the mother’s serum is preferred because the serologic tests performed on the neonate’s serum can be nonreactive if the mother’s serologic test result is of low titer or the mother was infected late in pregnancy
21
母婴传播
既往认为,孕16周前母血中梅毒螺旋体被胎盘
绒毛膜郎罕细胞层阻断,较难进入胎儿体内, 因此在孕16周前充分治疗,几乎可完全预防先 天性梅毒发生
现在研究表明,梅毒螺旋体有吸附和分解酶的
能力,在孕早期就能通过绒毛膜进入胎儿体内 ,故垂直传播可发生在妊娠任何阶段
22
母婴传播
如果药物剂量不足或疗程中断,梅毒螺旋体未
14
Elimina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EMTCT)
incidence of congenital syphilis of <50 cases per 100000
live births
ANC coverage (at least one visit) of ≥95% coverage of syphilis testing of pregnant women of ≥95% treatment of syphilis-seropositive pregnant women of
31
先天性梅毒的治疗-2010年美国CDC方案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0.MMWR.Recomm Rep,59:l-109
32
决定婴儿是否需要检查和治疗依据因素
(1)母亲梅毒; (2)母亲梅毒治疗情况; (3)婴儿出现梅毒的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表现; (4)同一实验室检查母亲和婴儿血非梅毒螺旋体 抗体滴度差别
testing and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 is critical for avoiding transmission of syphilis to infants
2011
11
12
The goal of the Initiative for the Global Elimination of Congenital Syphilis by2015 :
WHO, 2007 http://whqlibdoc.who.int/publications/2007/9789241595858_eng.pdf
13
Eliminate congenital syphilis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
early antenatal care for all women, with universal syphilis screening and prompt treatment of those infected treatment of all neonates born to syphilis-seropositive mothers treatment of all sexual partners of infected women, counselling of all women on how to prevent infection.
报告中居第三位
6
Joseph D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 . 2011 ; 24(1): 50–55
7
概况
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高,2009年监测哨点结果: 暗娼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30.6%,平均为
2.4%
吸毒人群最高达27.9%,平均为3.4% 孕产妇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达11.3%,平均
29
实验室检测
螺旋体检查:病损处分泌物涂片,用暗视野检查或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活螺旋体,阳性者即可确诊 血清学试验: 素试验(RPR)或性病研究试验(VDRL),通常用于筛 查。如果阴性但怀疑患者有梅毒,可以做进一步 检查
30
(1)血清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
实验室检测
(2)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为常用的确诊试验,包 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及梅毒螺旋 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3)其他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梅毒 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 基因重组抗原(TmpA)的快速检测及PCR技术检测梅 毒螺旋体DNA等
25
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早期先天性梅毒和晚期先天性梅毒 早期先天性梅毒:是指生后2岁以内发病者 约30%的活产梅毒患儿出现临床症状 在胎儿期就可出现肝脾大,转氨酶升高,胎儿水肿, 非溶血性贫血,宫内生长迟缓等,严重者可致流产 、死胎和死产
26
先天性梅毒-出生后表现
(1)早产和生长发育迟缓 (2)黏膜损害:梅毒性鼻炎 (3)皮肤损害,如皮疹、脱皮、梅毒性天疱疮等 (4)眼睛梅毒:可见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视网膜 (5)骨梅毒:指炎、骨髓炎、骨软骨炎及骨膜炎等 (6)肝、脾、淋巴结肿大 (7)神经性梅毒 (8)呼吸、泌尿、血液系统表现:可合并有肺炎、膜性 肾病、贫血等
at least 90% of pregnant women will be screened for
syphilis by 2015
at least 90% of syphilis-seropositive pregnant women be
treated appropriately by 2015
37
对诊断或高度怀疑先天梅毒的患儿 治疗方案
水剂青霉素: 出生7 d内: 5万U/kg,静脉滴注, q12 h 出生7 d后: 5万U/kg,静脉滴注, q8 h,连用10d;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肌注, qd,连用10 d
38
婴儿无症状1( Possible Congenital Syphilis) 对妊娠合并梅毒孕妇所分娩的婴儿,若体检无异常 发现,婴儿血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小于/等于母 血抗体滴度的4倍,是否对婴儿进行有关梅毒检测 和评估的指证如下:
能死亡,100℃时则即刻死亡
18
传染源及感染途径
梅毒苍白螺旋体只感染人类,人是唯一传染源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影响胎儿:
一是经胎盘及脐静脉血进入胎儿体内,发生胎儿 梅毒,累及胎儿的各器管系统 二是感染胎盘,形成多处梗死灶,致胎盘功能严重 障碍,结果造成流产、死产、早产、新生儿死亡
19
母婴传播
婴儿检测包括: (1)脑脊液检查; (2)长骨X线检查;(3) 血常规检查 需要进行以下治疗: 出生7 d内, 5万U/kg,静脉滴注, q12 h 出生7 d后, 5万U/kg, q8 h,连用10 d; 或普鲁卡因青霉素, 5万U/kg,肌注, qd,x10 d 或苄星青霉素5万U/kg,单次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