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生态牧场建设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研究2020.07 畜牧业环境25
近几年,各地紧跟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示范推进美丽生态牧场建设,解决了畜禽养殖粪污落后的处理方式,实现了养殖场整体绿化美化,创建了部分“美丽生态养殖示范场”,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加了许多靓丽的风景线。

总观他们取得的良好成效,得益于树立牢固的绿色发展理念,抓住配建粪污处理设施、美化绿化关键点,大力推进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广大养殖场业主都应大力实施美丽生态牧场建设。

1 筑牢绿色发展理念
美丽生态牧场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密不可分的部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的一次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升级调整,是解决养殖污染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广大养殖场业主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学习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深入学习《环保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广泛学习生态养殖、畜牧业绿色发展相关知识,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自觉承担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起畜牧业绿色发展义务。

广大养殖场业主要与时俱进,顺时应势,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热切期盼,彻底转变思想,转变粗放养殖的陈旧观念,下定决心走畜牧业绿色发展的路子,大力实施畜牧业绿色发展,在生产区、生活区、养殖场周边,合理种植花卉、苗木、树木、绿化隔离带等,做好养殖场的美化绿化亮化工作,把养殖场建成花园式单位,改变养殖场脏乱差臭的旧貌,改变广大民众对传统养殖场的不好看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展现我国现代畜牧业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推动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

广大养殖场业主要广泛运用干清粪、节水饲喂、暗道排污、雨污分离、固液分离、除臭除味、粪污利用等先进技术,大力提升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促进畜禽粪污全利用、不污染。

2 建设总体要求
2.1 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总体要求
为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切实从源头遏制畜禽养殖粪污污染,各养殖场业主要按照“13421”改造标准进行建设与整改提升粪污处理设施,即“一控”:改进节水设备,控制用水量;“三分”:建设雨污分流、暗沟布设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实现雨污分离,改变水冲粪、水泡粪等湿法清粪工艺,推行干清粪,实现干湿分离、固液分离;“四防”:配套设施符合防渗、防雨、防溢流、防臭要求;“两配套”:配套建设储粪场和污水储存池;“一基本”:推进畜禽粪污基本实现全量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达到养殖场布局合理,生活区、生产区分开,功能设施配套齐全,规范化生产管理的总体要求。

2.2 绿化美化总体要求
实施美丽牧场绿化美化,散养户、养殖专业户、规模养殖场,规模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地域不同,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案,统筹发展,突出地方特色。

散养户以环境清洁卫生为着力点,以庭院绿化为主,选择易活、耐修剪、抗烟尘、枝叶茂密、生长快的草本、灌木植物为绿化植物。

养殖专业户以整洁、清新、良好、规范为着力点,养殖专业户场区用地面积小,圈舍间距小,供绿化的用地空间不多,绿化中要“见缝插绿”,甚至“找缝插绿”,充分运用空地、空间栽种花草树木,运用灵活丰富的绿化布置手法,最大限度地做好场区绿化。

可采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也可在畜禽圈舍屋顶上方开辟花园进行空中绿化,巧妙多变的绿化方式能突出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好感。

规模养殖场以绿化、美化、亮化、生态化、安全化为着力点,以乔木、灌木、草本、绿篱植物等作为绿化植物,在场界、场区、场内外道路两旁做好绿化,大型规模养殖场可做专业的景观设计,丰富绿化的层次和景观,满足养殖场功能需求;大力应用发酵床降解、能源利用、环保型沼气工程、膜工艺、数字化智慧型技术模式,推动畜牧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3 场区设施整体建设关键点
3.1 需要配建的硬件设施
3.1.1 整体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整体洁净卫生,环境优美,无明显异味,生活区、生产区分开,场区路面硬化,净、污道分开。

3.1.2 污水储存池
与养殖规模相适应,至少三级沉淀。

墙体采用砖混结构、水泥抹面;墙体厚度为25cm。

底面高于地下水位60cm以上。

底面硬化采用商品混凝土,厚度15cm,地面夯实,不加3:7灰土。

深度不超过4m。

沉淀池上面加封盖。

3.1.3 沼气池
与养殖规模相适应。

3.1.4 储粪棚
储粪棚选址要避开生活区,位于场区的下风方向,与养殖规模相适应。

顶部设置雨棚,雨棚采用彩钢瓦材料,彩钢瓦规格0.6mm厚;立柱、梁用5cm×10cm、1.8mm厚的方管;房椽用4cm×6cm方管;8m宽以上棚,中间有立柱;雨棚下玄离地面3m。

墙体采用砖混结构、水泥抹面;墙体厚度为25cm,三面建设80cm高的围墙,一面留口用于装运粪便。

硬化采用商品混凝土,底面厚度15cm,地面夯实,不加3:7灰土。

地面向留口方向倾斜(留口一侧地面高),坡度为1%。

3.1.5 污道
每栋圈舍设有排污道,污道盖板要耐腐蚀,向外有一定坡度,做到雨污分流、排污通畅,都流向污水储存池。

液态粪污管道要全封闭,可采用PVC管道。

3.2 辅助配套设施建设
3.2.1 消毒室
在场区门口建有消毒室,消毒功能完善,配有自动鞋套机、电动智能消毒设备、隔离服、雨靴、室内地面消毒地毯
美丽生态牧场建设策略
李永志1,朱玉波2
(1.山东省邹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2.山东省邹城市张庄镇人民政府)
工作研究
畜牧业环境 2020.07
26
等。

3.2.2 消毒池
在场区门口建有车辆消毒池,宽度2m以上,长3m以上,深0.2m以上,及时更换消毒剂。

3.2.3 养殖舍
入口设消毒盆、消毒垫、消毒喷雾器;圈舍内建有防臭喷淋设施。

3.2.4 除臭技术
圈舍中用除臭气雾剂喷淋除臭,饲料中添加防臭益生菌,粪污中添加除臭剂。

4 场区周边环境卫生控制关键点
场区进行立面建设,粉刷统一色调的外墙漆;生活区和生产区分开,场区内外栽植绿化苗木、花卉,达到环境优美;确保生产区100m内的所有道路环境卫生整洁,无养殖粪污污染,不能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

5 生产管理关键点
制度健全、上墙并严格遵守执行;有专门档案橱、档案盒,养殖档案健全,及时规范记录;兽医室要独立,洁净卫生,无杂物,药物排放整齐,便于操作,严格遵守用、休药制度,严禁购买使用人用、违禁药物;有专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室,配备冷冻柜、消毒喷雾器、运输车辆等设备;配备粪污运输车辆,便于粪污处理运输,做到不沿路抛洒。

6 养殖规模与粪污储存设施配建参考指标
6.1 生猪
存栏量500头生猪,需建设100m2储粪棚,需建设300m3污水贮存池(三级沉淀)。

生猪存栏量储粪棚面积(m2)污水贮存池体积(m3)200头以下2060
200~300头40120
300~400头60180
400~500头80240
500~600头100300
每增加100头依次增加20依次增加606.2 禽类
蛋鸡需要建设储粪棚,视情况建设适度大小的污水贮存池。

存栏量10 000只蛋鸡需建设100m2储粪棚。

每增加或减少5 000只鸡需增加或减少20m2储粪棚。

肉鸡需要建设储粪棚,视情况建设适度大小的污水贮存池。

存栏量10 000只肉鸡需建设50m2储粪棚。

每增加或减少10 000只鸡需增加或减少20m2储粪棚。

6.3 肉牛或奶牛
存栏量200头以下需建设100m2储粪棚,100m3污水贮存池。

存栏量200头以上需建设150m2储粪棚,150m3污水贮存池。

6.4 肉羊
需要建设储粪棚,视情况建设适度大小的污水贮存池。

存栏量200只以下,需建设10m2储粪棚;200~500只,需建设20m2储粪棚;500只以上,需建设30m2储粪棚。

6.5 肉鸭
存栏量10000只以下,需建设120m3污水贮存池;存栏量10000只以上,建设污水贮存池不超过150m3。

视情况建设适度大小的储粪棚。

7 排水要求
畜禽养殖场(户)必须建设和改造提升排水系统,雨水单独收集,污水通过暗沟输送到污水储存池,做到雨水和污水分流,以减少液态粪污的产生量。

8 结语
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对畜禽粪污实施全量化利用,建设美丽生态牧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净化养殖场空气、改善养殖场场区小气候,便于生物安全防控工作的开展,可实现畜牧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

2.3.2 车辆管理
场外、场内车辆做到自有专用,不得混用。

每次用车前,需经清洗、消毒及干燥后,方可接触猪场出猪台或中转站。

出场车辆务必在场外洗消。

车辆在场区内只能由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不得逆向行驶。

2.3.3 物品管理
禁止猪场内部各栋猪舍之间饲喂的饲料以及工具、饲槽、水槽、粪污处理设备、尸体处置设备等共用,并用后消毒。

一次性医疗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再次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3 加强环境控制
3.1 外部环境
3.1.1 香化绿化
在猪舍之间栽植落叶、高大、速生树种,场内空闲地带种植花草,最大限度增加绿地面积。

在场区围墙外,栽植5m~10m宽的防风林。

以此影响猪场小气候,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3.1.2 粪污处理
按照1头猪日排泄粪尿5kg,水清粪日污水排放量30kg计算,购买粪污转运车,建设污水管道,并在猪场下风头儿建设储粪场和氧化塘。

3.2 内部环境
3.2.1 猪舍环境调节
根据猪的生物学特性,舍内温度控制在18℃~25℃,湿度控制在65%~80%,空气中二氧化碳小于 3 000mg/L、氨小于30mg /L、硫化氢小于20mg/L,每天光照控制在14~16h范围内。

3.2.2 场内洗涤消毒
针对人员、车辆、物品和环境,选择两种以上消毒药品,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交替消杀。

对猪舍、猪体、进出人员、工具、车辆、物品等根据管理规定适时消杀。

对场区建筑、场地、树丛等,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彻底大消毒。

(上接第2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