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7节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降水
B.气温
C.土壤
D.地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海拔大于2 800米植被带内总物种数量大约为400个, 其中草本植物物种大约为300个,草本植物物种在该植被带内占比约为75%, 所以海拔大于2 800米植被带内草本植物物种占比最大,D正确。 第15题,海拔小于600米植被带内,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人类毁林开 荒,破坏植被,植被物种数量偏少,D正确。 第16题,海拔1 100~1 899米植被带主要位于峨眉山的山腰处,山地迎风坡形 成地形雨,且一般山腰处降水较多,所以该植被带物种数量最多,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从气候类型来看,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 B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
2.“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土层太薄 B.气温太高
C.降水太多 D.海拔太高
3.据图推断,“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 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河北保定定州高一期末]华北某山区有一处黄土土林地貌景观,区域 内发育了程度不同的塔状、锥状土柱,突兀峥嵘,土林顶部分布着低矮的草 本和灌木,谷底多是人工种植的次生乔木林。据此完成第9~10题。 9.土林顶部分布着草本和灌木,但少有乔木,说明土林顶部( A ) A.保水性差 B.有机质少 C.土质坚硬 D.盐碱严重 10.在土林发育的不同阶段,当地植被对该地貌发育的影响是( D ) A.早期灌木加速土林发育 B.早期草本抑制土林发育 C.晚期草本加速土林发育 D.晚期乔木抑制土林发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东缘过渡的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 海拔551米,山顶海拔3 099米。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 峨眉山5个垂直植被带内的物种数量和所占比例。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下列海拔植被带内,草 本植物物种占比最大的是 ( D) A.600~1 099米 B.1 100~1 899米 C.1 900~2 800米 D.>2 800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9题,华北地区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多为乔木(水分较多的地方 生长),但华北某山区土林顶部分布着草本和灌木(二者适应在水分较少的 地方生长),但少有乔木,说明土林顶部保水性差,水分较少,不能适应乔木生 长,综上对比四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故A正确。B、C、D错误。 第10题,结合材料可以推知土林发育早期,面积较大,保水条件较好,生长乔 木、灌木,不利于土林发育,A错误;土林发育早期,土体面积较大,保水条件 较好,早期草本少,对土林发育影响不大,故B错误;土林发育晚期,土体面积 较小(呈锥状),保水条件较差,上面生长耐寒旱的草类,草本抑制土林发育, 故C错误;土林发育晚期,沟谷变宽阔,谷地乔木增多,抑制水土流失,因而乔 木抑制土林发育,故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5.海拔小于600米植被带内的植被物种数量偏少,原因最可能为( D ) A.气候干旱 B.地形陡峭 C.土壤贫瘠 D.人类活动
16.海拔1 100~1 899米植被带内的植被物种数量最多,推测其主要的影响因
素是( A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读图, 完成第4~5题。 4.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地区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D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5.③樟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的叶片?( D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4题,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适应温凉和寒冷的 气候;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所 以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地区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D正确。 第5题,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四个地区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 热带气候,故D正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属于温带气候,故A、C错误。青 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典型植被为高山草甸,故B错误。
(2)热带雨林主要集中分布在 东南亚地区 、_____刚__果__盆__地________ 和 南北纬10°之间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热带雨林的显著特征是 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分层明显,四季常绿 。 (3)分别说明图中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和对应的植被。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环 境调节功能下降;等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拓展探究)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 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③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_山_脉__(_安__第__斯__山__)_的__隆__起__阻__挡__西__风__进__入__,山__脉__东____ _侧_为__背__风__坡__,_降__水__少__;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 化的根本原因是 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1)题,受地形影响,山脉(安第斯山脉)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 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 第(2)题,若安第斯山脉变为平地,南美洲自然环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热带 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 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 第(3)题,D处的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为促进全球水循 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 球生态平衡。 第(4)题,主要从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被砍伐对流域水文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当地森林茂密”,再结合保和岛气 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可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 为热带季雨林,所以,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热带季雨林。 第2题,位于菲律宾中部的保和岛,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巧克力山”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强烈,土层薄,土壤有机质 含量少,所以“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土层太薄。与岛上其他地区 相比,该地气温和降水相差不大。40~120米的小山丘海拔比较低。 第3题,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大,分旱、雨两季。由材 料“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可知,“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应为 热季。由图可知,5月为旱季后期,此时气温最高,但是降水稀少,“草堆”最可能 干枯,转为褐色。所以,“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数量大增。下图为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 当地( C ) A.水土流失多发 B.河流水量锐减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洪涝灾害多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某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下图)建设者们的事迹感人至深,50多年来他们在“黄 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1亩=1/15公顷),创造了一个 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禽兽繁 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据此完成第11~1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云南是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也是我国的“植物王 国”。下列自然带不易在云南发现 的是( C ) A.高寒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解析 第11题,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 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①②对。过度捕猎不是植被消失的原因,③错。连 年山火,导致土地荒漠化,④对。 第12题,对题干所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阴坡蒸发量小,土壤墒情好。 第13题,该地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说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 要树种属于针叶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 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 (3)图中D处的自然植被是什么?该处自然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热带雨林。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 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4)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 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 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 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概括图中亚寒带针叶林 的分布特征。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横贯 大陆东西,如亚欧大陆北部 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带状 东西延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当地森林茂 密,但是,岛上1 000多座高度为 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 草不长树,形成草堆。每年热季,“草 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 力摆放在山丘上。“巧克力山”的称 谓由此而来。下图示意保和岛气温 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 成第1~3题。
解析 第6题,外来入侵植物挤压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其主要危害是使 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外来入侵植物可能使当地植被覆盖率提高(但 植被种类减少),水土流失并不会多发,A错误;植被涵养水源的作用使得河 流的径流量趋于平稳,其径流量既不会锐减,也不会诱使洪涝灾害多发,B、 D错误。故选C。 第7题,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形成的自然带,在云南没 有分布,C符合题意。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以及横断山区,有热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存在热带季雨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横断山 区存在高寒荒漠带,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C )
A.阳坡和平地降水相对较少
B.阳坡和平地上层较薄,砾石较多
C.阴坡蒸发量小,土壤墒情适宜
D.阳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13.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D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
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
( D)
①放苑开垦 ②掠夺式采伐
③过度捕猎 ④连年山火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2.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