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干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干电池》
教学内容
在本次课程中,孩子们将学会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一个干电池。
课程将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电池的内部结构,并了解电能的
产生和传递。
教学目标
•能够了解电池的基本概念
•能够通过简单的实践,制作出一个干电池
•能够理解电能的产生和传递方式
教学准备
•蒸馏水
•锌片
•铜片
•酸化液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导学生探究电池的基本概念
1.启发问题:我们现在身边的很多电器都需要电能才能工作,
电能从哪里来?学生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2.讲解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电池,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电能的。
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常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或半金属质量粘合在一起的化学物质组成。
电池中,化学物质和金属之间的反应能够产生电子,并将电子从一个金属板传递到另一个金属板上。
3.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电池,并共同探究它
们的外观、尺寸和形状等特征。
步骤二:制作干电池
1.分发材料:分发锌片、铜片和一定量的酸化液。
2.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实践,制作出一个干电池。
制作方法如下:
1.取一个锌片和一个铜片。
2.将铜片插入玻璃杯中,再将锌片插入玻璃杯中,并使
其两端都露出来。
3.加入足量的酸化液,液面不超过锌片和铜片的高度。
4.待片的上部表面产生气泡后,干电池制作成功。
3.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干电池的组成、原理和使用方法,
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步骤三:探究电能的产生和传递方式
1.启发问题:干电池能够很好地为我们的电器提供电力,但
电能是如何从干电池到达我们的电器的呢?
2.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电能的产生和传递方式,并了解
电路的构造和作用。
实践方法如下:
1.取一根导线,将两端分别与干电池的铜片和锌片相连
接。
2.取另一根导线,将两端分别与小灯泡的两端相连接。
3.帮助学生在两根导线之间,循环进行电流传递。
3.讲解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传输和部件之间的关系,
并了解电路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总结
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及适当的导入和讲解,孩子们应该可以掌握基本
的电池、干电池和电路的概念,充分理解电能的产生和传递方式以及
电路的基本构造。
本节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
力和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