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复习(培优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复习(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③试管外壁潮湿;④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⑤忘了加催化剂;⑥试管没加棉花;⑦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全部B.①②④C.没有⑤⑥D.没有②③
2.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硫粉B.细铁丝C.木炭D.红磷
3.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实
验
内
容
水
的作用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
得出O2的体积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
裂集气瓶
降温,便于气密性
检查。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
何时集满。
A.A B.B C.C D.D
4.同学们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后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其中错误的是
A.B.
C.D.
5.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
合物。
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
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A.B.
C.D.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烟冒出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8.下列物质燃烧时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更旺,发生白光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下列图象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A.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进行发生的变化
B. 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5%的过氧化氢的溶液,向a 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在密闭容器中足量红磷燃烧,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总质量的变化情况
D.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的变化情况
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B.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制取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管中,将红磷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放进集气管,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2.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示: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1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_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
13.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
①S+O2点燃
SO2 ②2CO+O2
点燃
2CO2 ③3Fe+2O2
点燃
Fe3O4
通过比较我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________,二________;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其中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这个反应和它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
14.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设备,有以下几种制备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②通电分解水③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1)你认为最合适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2)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最佳方法的优点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①氧气②氯气③活性炭④氦气
⑤氮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以防腐的物质是__________。
(3)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安全气体是__________。
16.请回答下列与氧气有关的问题。
(1)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2)医疗上用纯度较高的氧气进行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_。
17.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产生的影响。
(假定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
(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多,所制得的氧气质量_____。
18.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组成
①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乙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
宇航员呼出的CO2可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Li CO+___________。
223
③工业上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
(已知在1.01 105Pa 时,O2的沸点为-183°C,N2的沸点为-196°C)
(2)空气的保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___。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19.某一天,下列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如下表
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北京81二氧化硫
上海117可吸入颗粒
广州186二氧化氮
东莞173可吸入颗粒
重庆201二氧化硫
昆明48可吸入颗粒
空气质量分级标准如下表
污染指数0~5051~100101~200201~300>300
质量级别ⅠⅡⅢⅣⅤ
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请回答
(1)当天,以上城市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东莞的空气质量级别是_____;
(2)北京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它溶于雨水,会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
酸雨,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请说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_____ 。
20.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后,小浩和小亮同学想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步骤:
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表面的铁锈和油漆,拧成一束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
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缓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以上实验步骤前,小浩同学在空气中进行过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铁丝不能燃烧,这是
由于_______。
(2)你认为小浩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
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________。
(3)小浩同学实验前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目的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
(1)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
(2)在做完加热实验后,发现试管破裂,原因是_________;
(3)某同学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
其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22.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______(填序号);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种,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3)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
23.大明和小明发现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
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
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小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⑶中要求,你认为______________(填"大明"或"小明")的猜想正确。
24.超市里常出售一些易脆、易潮的松脆食品,通常在其密封塑料包装袋中充一种气体,有的还放入一小袋的干燥剂。
从卫生、安全和经济等角度综合考虑,回答:
(1)对充入气体的要求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符合上述条件最适宜用作充入气体的是_______。
A.空气 B.氦气 C.氧气 D氮气
2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1)用纯净物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6.改进后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组装好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引燃红磷。
(1)燃烧匙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 。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该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7.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果发现测得数值比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实验误差的原因。
(写出三条)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8.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1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中,红磷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倒吸进入集气瓶中,进水量不足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