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精 彩 的 戏 曲》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精彩的戏曲》。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与下一课《戏曲人物》形成一个学习单元。

中国戏曲是高度综合的民族传统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合各种艺术门类——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服装、化妆等,还表现在“唱、念、坐、打”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中国戏曲的艺术种类有三百多种,如京剧、评剧、豫剧、粤剧、黄梅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本课教材以国粹京剧为主,依托不同戏曲形式,引导学生对戏曲艺术进行综合性的探索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手法、行当划分、脸谱艺术、名段名家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探素研究,并通过戏曲欣赏、画脸谱、学唱戏等方式进行体验,加学科整合,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我们本地区的地方戏曲:秦腔、碗碗腔、眉户等戏曲,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戏曲的艺术魅力,并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教法】:
本课内容含量多,课前我布置了调查问卷,课上主要以汇报、欣赏、聆听、合作分析、探究、体验、学唱为主。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在审美、造型、色彩、动手
制作能力等多方面均有一定的积累和提高。

此外,该年龄段的学生
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并筛选资料、归纳整合、合作探究等综合探索
学习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对戏曲艺术知之甚少,虽然接触过一些包
含戏曲元素的艺术,如春节晚会上的戏曲表演、流行歌曲中的戏曲
唱段、相声及评书表演中的片段等,但很少有人能拿出较长时间听戏、看戏,品味其艺术魅力。

即就是经常路过的戏曲自乐班,也可能从来都不在意,所以本节课一开始就要提起他们的戏曲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尝试绘制脸谱。

通过听、说、画、唱、等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不同种类戏曲片段视频、图片,戏曲大师教唱戏,课前调查、探究等方法,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尝试画脸谱,用和名家学唱戏的形式感受戏曲唱腔,以及艺术表演风格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选择脸谱谱式,尝试画脸谱;
2、和戏曲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任小蕾老师学唱碗碗腔《桃园借水》里的一句拖腔。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精彩的戏曲
整脸三块瓦十字门脸碎花脸
【教学反思】
戏曲是极具魅力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特别是我国的戏曲,更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渐渐被孩子们遗忘。

很多孩子由于没有接触戏曲机会,根本不懂得如何欣赏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所以,如何帮助学生们了解欣赏戏曲,并通过感受戏曲的魅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成了我上本节课的契机。

这节课的总体要求是让孩子们对戏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学习让他们打开思路使戏曲中的知识融入到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尝试绘制脸谱。

通过听、说、画、唱、等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欣赏视频、图片,课前调查、探
究等方法,了解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热爱。

根据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问卷:搜集有关戏曲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整理。

学生分组搜集资料,并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报、展示。

课上:
一、视频导入,学生看秦腔《铡美案》选段,回答演员表演的是什么剧种?戏曲的名字叫什么?出自哪个历史题材?由秦腔《铡美案》引入本课学习,通过家乡的戏曲、身边熟悉的戏曲,初步感受我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

二、小组汇报调查问卷。

1.你了解我国戏曲的发展史吗?2.我国的戏曲有多少种类?你能讲一讲吗? 3.影响最大的是哪个剧种? (对专业名词进行解释)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了解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及文化内涵。

提倡学生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三、欣赏感悟。

1、你能看出来这几段戏曲是什么剧种吗?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特点。

2、你知道京剧四大行当吗? 欣赏我国不同地区戏曲的独特美感。

感受戏曲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

给下一个环节画脸谱做铺垫。

四、探究活动。

1、京剧脸谱的谱式(本课先只介绍四种),整脸、
三块瓦、碎花脸、十字门脸等等。

2、京剧脸谱的色彩: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如关羽。

黑色:铁面无私,刚烈直爽。

如包拯。

粉色:忠贞耿直、果断沉稳。

表现年迈气衰的忠勇老将如廉颇。

黄色:彪悍凶残、诡计多端。

如典韦。

金色:虚幻之感,多用于神、佛、鬼怪。

如如来佛。

绿色:鲁莽强悍。

如程咬金。

蓝色:粗犷骁勇、桀傲不驯。

如窦尔敦。

白色:阴险奸诈。

如曹操。

五、艺术实践,分为画和唱。

1、体验画脸谱:选择脸谱谱式,起稿着色。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临摹,体验了就行。

2、和名家学唱戏,秦腔《桃园借水》里的一句托腔。

体验艺术实践的快乐。

感受家乡戏曲的唱腔美感。

六、学生谈收获。

七、课后拓展。

1、看一看就在我们身边的戏曲。

2、听一段完整的戏曲。

3、介绍戏曲曲目给学生。

《铡美案》《三岔口》《穆桂英挂帅》《大闹天宫》等等。

建议学生回家同家长一起看。

让戏曲文化绵延流传,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课,我综合了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知识和学科特点,比如在一些生僻字的发音上,在专用词的解释上,在对问题的质疑上,在历史上,音乐唱功上等,学生通过综合性的探索、体验、学习,提高学习的乐趣来掌握知识内容,学习氛围浓郁,效果非常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